石橋中學
石橋中學
石橋中學,落在有“花鎮”之稱的古鎮,該校是資陽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學校始建於1942年,在60餘年的風雨辦學中,先後培養出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克芹、首任旅美科技協會會長周華康、嚴文貴等一大批馳名海內外的著名作家和知名學者。石橋中學校園依山傍水,建築錯落有致,環境幽美宜人,近年更以教學質量高,科研氣氛濃,藝體成績優,升學人數多而享譽市內外。學校現有教職工135人,共有36個班,學生近2000人。
石橋中學創辦於1965年,40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由最初57名學生、5名教師、3間土牆茅屋組成的一個半耕半讀制初中班,於1969年改為全日制初級中學,於1973年擴大為完全中學,期間歷經兩次遷址、更名,已發展成為四川省示範高中、省綠色學校、省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中科大實踐基地,馬鞍山市農村對外窗口學校。
如今的校園佔地面積188畝,建築面積61098㎡,綠地面積36600㎡,分成四塊區域,依次為學生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和教師生活區。校園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花草疊翠、鳥語花香。教學樓、綜合樓、藝體中心、圖書館、電教館、實驗室、400m標準塑膠運動場、風雨操場、籃排乒球類場地、學生公寓、學生停車場、食堂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學校現有56個班級,3553名高中在校學生;教師186名,學歷均在本科以上,中高級職稱131人,年齡在35歲以下的教師121人,占高中教師數的65%。學校設有企業捐資180萬元的“微塵獎學基金會”,對品學兼優和家境貧困的學生進行獎學和助學;為提高英語教學水平,營造英語氛圍,學校還聘請專職外教深入課堂,開設英語角。
隨著學校的發展和壯大,我們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立足農村,以人為本,強化管理,穩步發展”的辦學之路,形成了“團結、求實、勤奮、創新”的校訓,磨礪了“團結、純樸、嚴謹、奮進”的石中精神,積澱了較為濃厚的校園文化底蘊。近年來,隨著全市1255和6653戰略的推進,我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先爭優為契機,以新課程實驗為主線,以提高教師素質為關鍵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個和諧的文明校園正在形成。
近年來,學校高考成績一直位於全縣前列,並先後榮獲、“省示範高中”、“省綠色學校”、“省高中新課程樣本校”、“市督導評估優秀學校”、市“文明單位”、“平安校園” 、“全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市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學校”、“馬鞍山市支教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學校以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優異的辦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辦學目標:辦“重點+特色”學校,育“合格+特長”人才。
辦學方針: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自加壓力,勇攀新高。
辦學原則:辦學理念前沿化,辦學投資多元化,辦學手段現代化,辦學方式多樣化,辦學水平高檔化。
石橋中學是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少年百科知識競賽先進集體、資陽市最佳文明單位、資陽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資陽市教育科研示範校、資陽市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資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1999年至今,在簡陽市教育局目標考核中連年被評為優秀級學校。
石橋中學高考成績多年來一直名列全市前茅。2000年硬上線201人,升學率65%,位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高考綜合評估列全市高完中之首,被評為地、市高考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硬上線223人,升學率70%,繼續位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被評為簡陽市徠高考工作先進集體;2002年硬上線340人(本科159人),升學率80%,實現高考“三連冠”,再次被地、市評為高考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重藝體教育的發展。近四年考入音樂學院12人,美術學院55人,體育學院78人,參加省、地、市各類比賽獲66個第一,58個第二,49個第三。99級學生李傑曾獲全國田徑分齡賽冠軍、四川省青運會亞軍(並破省紀錄),現在省田徑隊集訓,兩幅學生作品被選送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傳畫展。學校團刊《五彩橋》、文學社社刊《星語》已培養了一大批文學新苗,在地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近30篇。
學校佔地3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實驗樓、教師宿舍樓、學生公寓等共14幢,有一流的多功能教室、語音室(72座、96座各一間)、微機室(三間共108台電腦)及先進的校園網路,有環400米的塑膠標準運動場,實驗設施齊備,圖書室藏書4萬多冊,電子閱覽室。
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四川省優秀教師4人,資陽市十佳教師1人,資陽市學科帶頭人4人,資陽市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資陽市優秀學科教師21人,簡陽市知名教師2人,簡陽市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簡陽市優秀學科教師28人,簡陽市優秀青年崗位能手6人。特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後備人員3人,高級教師16人,中級教師39人。石橋中學教師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100% 的教師達專科以上學歷,80%的教師達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有研究生7人,有地、市學科教研組成員 8人,國家、省、地學術團體會員 16人。
石橋中學十分重視教育科研,現有國家級子課題1個,省級課題1個,市級課題2個,已結題的地級課題《普通高完中中層幹部聘任制的探索與研究》被資陽市人民政府評為首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近三年來,教職工有150餘篇論文獲市以上獎勵,有70餘篇文章在各級報刊發表。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國國民經濟處於極端困難時期,黨中央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為了節省財政開支,對我國當時的中、高等教育院校進行了關、停、並、轉。到了六十年代中期,隨著青少年的增多,許多人沒有地方讀書。為了解決這些矛盾,黨中央作出了採用“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即除了辦好當時保留下來的公辦學校外,更要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在城市廠礦建一些半工半讀的工業學校,在農村辦一些半農半讀的農業學校。於是在縣教育局的督辦下,當時的石橋人民公社農業中學(簡稱石橋農中),經過籌建、招生,於1965年5月4日正式創立,並於這一天舉行了成立大會暨首屆開學典禮。在大會上,縣教育局分管耕(工)讀學校的韋永獅老師及石橋公社黨委宣傳委員鄭立本同志相繼作了重要講話,各兄弟單位致了賀信。
石橋農中當時招收了初一一個班,約70名學生,學生有三個來源,馬橋初中停學學生,小學畢業幾年的學生,還有小學沒畢業的學生,因此文化程度不齊。有的學生因大隊需要而提前離校安排工作。
校舍因陋就簡,借用當時團林大隊(現團林村)的辦公室。課桌凳學生自帶。學校在團林大隊的周家垾開墾了30餘畝荒地作為師生的學農基地。成立時的石橋農中僅有專職教職員5人。李思漢(中共黨員)任校長,李聲槐、劉家慶任教師,庾可武任食堂炊事員,吳繼庭任農業工人,並聘用當時團林大隊黨支部書記晉德寶任農業生產顧問。教職工的工資及辦學經費主要由石橋人民公社負擔,教育局只作適當補貼。
農中的體制是半耕半讀制(民辦)。農閑時、陰雨天,以學習為主;農忙時,為了搶收搶種,以生產勞動為主。一般情況下,上午學習,下午勞動。教學時間,由老師教授初中的主要課程,開設語文、數學、政治和生產技能。另外,通過參加生產勞動獲得的收益,爭取達到師生的口糧半自給(因為當時農村農民實行口糧按勞分配製度)。學校成立了“校務管理委員會”,由校長、職工代表和學生代表組成,對學校重大事情作出決策。學校成立共青團支部,教師李聲槐任團支部書記,兩名學生任支委。
由於學生的增加,班級數的增多,再加上學農基地移作它用,農中從1965年9月搬遷到當時的永興大隊(現永寧圩村),借用原來的糧庫做教室,學農基地也隨之配備到教學區附近。為了解決辦學經費的困難,石橋農中又進行了第二次搬遷,1966年8月遷移到當時的石橋人民公社水產養管會設立的魚苗場(即原來的學農基地周家垾),與之合併。組織上成立場校黨支部,養管會負責人姚振滿任黨支部書記,李思漢校長任支委。學校成立團支部。學校教職工的工資及辦學經費由養管會負擔,做到了以場養校。石橋農中為石橋人民公社農業生產輸送了不少寶貴人材。
由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經費的投入,石橋農中又第三次搬遷,1969年10月遷移到當時的石橋小學(現成人學校校址),並正式改名為公辦的石橋初級中學。石橋初中的教師有三個來源:一是農中教師李思汗、李聲槐,二是選拔了部分小學教師詹聲仁、詹正華、楊其祿、汲自樹、王根,三是新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丁太堂、崔友暉、崔之玉、詹聲禮等。石橋初中由王根、李思漢、詹正華組成了行政領導班子。 1970年3月,石橋初中部招收了第一個全日制初中班,40多人,其中包含農中帶過來的學生,小學和初中教師在一起辦公。抗日戰爭時期的老革命、老幹部王根同志擔任石橋初級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負責學校工作。1971年3月,石橋公社範圍內要求上初中的學生人數多起來,石橋初級中學的教室不夠,於是在石橋公社陶村大隊小學、新太大隊小學、興永大隊小學分別招收一個初中班,學生人數20-30人不等,時稱“戴帽子”初中。但苦於初中學生分散,師資不足,有許多課程無法開設,特別是數學、英語、化學(當年化學稱《工業基礎知識》,在初一開設)等課程沒有老師,而石橋初級中學這些學科的師資相對強一些。另外,這些教學點的教學條件極其簡陋,用泥土築台,算作課桌。故此,1972年3月,將各大隊小學的三個初一班合併到了石橋初級中學,編為兩個初二班。這一年石橋初級中學初中部已有5個班(初三一個班;初二初一分別兩個班),再加小學幾個班。但當時的班額並不大,在校學生並不多,教師中有三名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們是皖南大學英語系畢業的崔友暉老師,合肥師範學院英語系畢業的丁太堂老師和中文系畢業的尹顯忠老師,這在當時確是鳳毛麟角。雖然當時英語學習不被重視,但對學生的熏陶和影響還是很大的。石橋初中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石橋初級中學的各屆畢業生,後來有很多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學。
由於宿舍只有6間土牆麥草屋,當時的教職工大多住在家中,早出晚歸,只有外地的兩位崔老師和尹顯忠、丁太堂老師住校,每個房間不足5平米,低矮潮濕,好在不漏雨。學校也辦有食堂,汲自樹老師管理,薛傳根師傅燒鍋。供應師生的伙食,供應量很有限,以供應教師為主。茅草燒火,燜子燜飯,常常吃夾生飯,始終沒有改觀,因為那茅草火很烈,無法控制,要麼燒焦了,要麼燒生了。那夾生飯給我們師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73年1月,石橋初級中學首屆畢業生畢業,學校組織全校教職工和全體初三畢業生步行到當塗一中教學樓前合影留念。這一屆畢業生大多升入了石橋中學首屆高中班。
1972年初,石橋初中已初具規模的時候,校舍緊缺的矛盾進一步突現出來,學校四周都是溝池和村莊,無發展空間,下一步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下一年初一又將招生,並且不止一個班,沒有了教室,引起了學校領導和公社領導的高度重視。同時,縣教育局根據當時大公圩有幾所初中招了高中班,教學資源十分分散的情況,準備集中力量在大公圩地區辦一兩所完中,但辦學地點沒有最後確定,縣教育局也拿不出經費。石橋公社和學校領導抓住了這個機遇,要求在石橋辦完中。石橋公社領導對教育十分重視,開創了石橋黨委和政府重視教育的傳統。時任石橋公社政工組長的戎敬芳分管教育,他親自出面,帶領學校領導幾經向縣教育局及縣領導要求,闡述石橋在大公圩的中心地理位置有利於大公圩各公社學生上學方便的道理,並說明石橋公社人民對於辦高中的熱情。經縣領導、教育局領導和石橋公社領導及石橋初中領導慎重研究,決定:在石橋辦一所完中,同時決定石橋中學另選校址,重造新校,中小學分離。1972年初,石橋公社統籌安排,派時任石橋公社人保組長鄭立本牽頭,召集各方人員會議,採用“抬田”形式,即將臨近石橋公社街東生產隊四周生產隊的土地劃一部分給街東生產隊,而將街東生產隊的成片的上好的良田33畝劃撥給石橋中學建造完中,就是現在石橋中學的學生生活區。這是石橋人民在辦教育上的一個大動作。這項工作得到了街東生產隊人民的大力支持,他們犧牲了自身利益,為石橋中學的誕生作出了貢獻。
石橋初中派詹正華老師擔任建造石橋中學的籌辦工作。當時正經歷著文化大革命的災難,經濟十分困難,沒有資金,石橋公社就發動各生產大隊支援石橋中學各種建築材料,磚瓦木材紛紛運到工地,並且指派民工到工地無償做工,石橋初中的學生也經常到工地參加搬磚搬瓦的義務勞動,真正是自力更生辦學校,人民教育人民辦。1972年5月,石橋中學第一期四排磚瓦木結構的平房建造完工。共8個教室24間,教師單身宿舍8間,食堂4間,共計36間。這在農民普遍住草房,石橋還很少看到瓦房,人民生活還處在不能解決溫飽的年代,不能不說石橋的政府和人民太重視教育了。
1972年9月,石橋中學搬進了新校址。小學留在了原校址。除了蒙玉華老師留在了小學外,其餘的教職工都到了石橋中學。王根同志繼續擔任學校負責人。教師住家的仍在原校址住家,單身的住到新校區宿舍,兩人一間,宿舍剛夠開兩張床,擺兩張辦公桌,再放別的東西,房門就無法開關。但條件已有了大大的改善。
縣教育局為了加強石橋中學的領導和教師力量,調來了團結街小學的教務主任夏可鈺同志,擔任石橋中學的教革組長,分管教學,分配來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畢業生陳兆金同志和化學系畢業生王書貴同志,擔任高中教師,白書雲老師任體育教師。73級學生入學時,初中2個班。石橋中學高中部招收的首屆高中班開學了,共計62人,編為一個班。
1974年3月,學校教職工21人,其中公辦教師17人,民辦教職工4人。1974年4月,教育局分配來安徽大學英語系畢業生周時淮、蕪湖師專物理系畢業生尹親貴和數學系畢業生徐瑞鈴。以後幾年,分配來石橋中學任教的高校畢業生較少,由於初中班級的增多,師資的不足,石橋公社又從各大隊抽調了部分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補充教師隊伍。這時原食堂已不夠用,移到了教師宿舍後面的瓦業組,瓦業組就是石橋建安公司的前身,瓦業組早在1971年就在這裡造了一排瓦房辦公,後來由於石橋中學的需要,1973年瓦業組遷出,房子留給了石橋中學,共計8大間。西頭三間經改造做了食堂,東頭五間經改造做了學校的大禮堂,用於學生的集會,再後來做了教師集體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