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大

百部科黃精葉鉤吻屬植物

金剛大(學名:Croomia japonica Miq.),正名:黃精葉鉤吻,稀有種。生於中國東部中亞熱帶中、高海拔的落葉闊葉林或混交林下,呈星散分佈,植株稀少,且易落子,天然下種較弱,加之盲目挖掘作葯,若不採取保護措施,將會陷入瀕危狀態。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節多而密,每個節上具短的莖殘留物;根肉質,粗約2毫米。莖通常單一,直立,不分枝,高14-45厘米,具縱槽,基部具4-5枚膜質鞘。葉通常3-5枚。互生於莖上部,柄長5-15毫米,紫紅色;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1厘米,寬3.5-8厘米,頂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微心形,並稍向葉柄下延,邊緣稍粗糙,主脈7-9。花小,單朵或2-4朵排成總狀花序;總花柄絲狀,下垂,長1.5-2厘米;花柄長8-15毫米;苞片絲狀,長約3毫米,具1條偏向一側的脈;花被片黃綠色,成十字形展開,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大小近相等或內輪長於外輪,長1.5-3.5毫米或更長,寬2.5-3毫米,邊緣反卷,具小乳突,在果時宿存;雄蕊4枚;花絲粗短,具微乳突;花藥長圓狀拱形;子房具數枚胚珠;柱頭小,頭狀,無柄。蒴果稍扁,熟時2爿裂。

生長環境


金剛大多分佈於中山上部,氣候特點是終年溫涼,年平均溫8-12℃,最冷月平均溫低於-3℃,最熱月平均溫約22℃,年降水量1650毫米或更大,雨日多,雲霧期長,相對濕度在85%以上。土壤為黃壤或黃棕壤,土層厚約30--70厘米,質地疏鬆,濕度大,腐殖質層厚15-30厘米,pH值4.7-5.1。有機質含量2.5-1.7%。金剛大性耐陰,常生於光照8000勒克斯以下的林地,不耐高溫乾旱。在浙江西天目山闊葉林或混交林下的伴生植物主要有木莓Rubus swinhoei Hance、莢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華赤竹Sasa sinica Keng、藜蘆Veratrum nigrum L,粗壯小鳶尾Iris pseudorossii var.valida Chien與綿穗蘇Comanthosphace ningpoensis (Hemsl.)Hand.-Mazz.等種類。金剛大在杭州栽培條件下,於3月中下旬萌生,不久出現花蕾,4月上旬進入開花期,一直延至下旬。而西天目山在6月間仍在開花,因此產地比平原栽培萌發較晚,花期遲一月左右。果實7-8月開始成熟,由於花梗基部具關節,容易落果。

分佈範圍


分佈於浙江省西天目山、天台山、安徽省黃山、江西省上饒,福建省建寧、泰寧等處。日本也有分佈。花的研究
金剛大的花腋生,花柄絲狀,中部有關節;苞片絲狀;花被片4,排成2輪,大小近相等;4枚雄蕊緊貼在一起,花絲粗短;子房上位,1室,具有數個至十多個室頂懸生的胚珠;柱頭無柄(無花柱),頭狀,極小。茹果卵圓形,稍扁,頂端具鈍詠,2瓣裂。種子近球形,表面具縱皺紋,一端叢生增厚的流蘇狀附屬物。花被片的形狀和顏色存在豐富的變化,有的內外輪被片等大,也有部分不等大的;大部分花被片反卷,也有不反卷的或向內側捲曲的;形狀從三角形、卵形、條形、倒匙形和近圓形都有。這種變化主要存在與居群之間,居群內部的個體間基本一致。
花被片和雄蕊的數目也發現極少數變異,如古田山居群出現一朵花為3基數,花被片和雄蕊均為3,成一輪排列;安吉縣的居群有一朵花的雄蕊4,花被片5,在成對的兩輪被片內部多了一枚;來自安吉縣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被片為4,5枚雄蕊呈一輪。由於花被片貼在一起,且沒有花柱,極小柱頭基本是藏於雄蕊圍成的空間內,難以與外界接觸。金剛大的花沒有氣味;花期也沒有發現傳粉昆蟲。

保護現狀


金剛大是東亞的特有種,其同屬另一個近似種分佈於北美東南部,它的發現對闡明東亞與北美東部地區在古陸上的聯繫也增加了一個例證。
保護措施:了解物種的遺傳變異是制定全面有效保護策略的基礎。保護遺傳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學的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保存物種潛在的進化、演化可能,以及對生物、非生物環境條件變化的適應能力的保證。總體來說,金剛大居群的數目和個體數目較少,大部分居群面積仍在縮小,居群間的遺傳分化值高於50%,因此,有必要保護大部分的亞洲居群。此外,高水平的居群間遺傳分化要求在保護時避免居群間的基因交流,以保證遺傳上對原有環境的適應。具有很低的遺傳多樣性,同時居群較小、受人類影響嚴重的,應優先考慮異地保護。
物種的生存受到自然的和人為的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於金剛大來說,其低的結實率、萌芽率和低的更新速率是其物種生存的潛在的威脅。進一步的保護策略是增加小居群的個體數量。由於它在適宜的生境中可以依靠地下橫走莖進行營養繁殖,可以通過分株和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人工的繁殖,然後栽培到種植園內,或著重新移植到野生的生長地。西天目山及黃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正加強對珍稀植物和古樹的管護。建議其餘各分佈區也應採取相應措施,禁止砍伐森林和挖掘其根狀莖杭州植物園已引種栽培。

栽培技術


由於採種困難,最好在產地移苗就地定植於庇蔭處。定植植株每年從地下根莖萌生小苗,可以采分株繁殖。

主要價值


【葯 名】:黃精葉釣吻
【來 源】:為百部科植物黃精葉鉤吻的根。
【功 效】:祛風解毒、化瘀療傷。
【主 治】:治風熱隱癆、瘙癢、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性味歸經】:苦,平。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外用:搗敷或研末。
【考 證】:始載於《本草綱目》

花的研究


金剛大的花腋生,花柄絲狀,中部有關節;苞片絲狀;花被片4,排成2輪,大小近相等;4枚雄蕊緊貼在一起,花絲粗短;子房上位,1室,具有數個至十多個室頂懸生的胚珠;柱頭無柄(無花柱),頭狀,極小。茹果卵圓形,稍扁,頂端具鈍詠,2瓣裂。種子近球形,表面具縱皺紋,一端叢生增厚的流蘇狀附屬物。花被片的形狀和顏色存在豐富的變化,有的內外輪被片等大,也有部分不等大的;大部分花被片反卷,也有不反卷的或向內側捲曲的;形狀從三角形、卵形、條形、倒匙形和近圓形都有。這種變化主要存在與居群之間,居群內部的個體間基本一致。
花被片和雄蕊的數目也發現極少數變異,如古田山居群出現一朵花為3基數,花被片和雄蕊均為3,成一輪排列;安吉縣的居群有一朵花的雄蕊4,花被片5,在成對的兩輪被片內部多了一枚;來自安吉縣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被片為4,5枚雄蕊呈一輪。由於花被片貼在一起,且沒有花柱,極小柱頭基本是藏於雄蕊圍成的空間內,難以與外界接觸。金剛大的花沒有氣味;花期也沒有發現傳粉昆蟲。

結實率研究


花期在4月初至6月中下旬,不同居群的開花時間不一致,如同等環境下建寧居群明顯晚於其它居群;對於個體而言,開花時間也不一致,部分居群花葉同期展放,也有部分居群的葉較花稍早3-5天。花開放5-6天左右,花被片又合起來,之後由於花絲關節極易脫落而出現兩種情況,部分花從關節處脫落;部分花進入幼果期,進入幼果期后,幼果也極易從關節處脫落。對有的居群來說是大部分花不能進入幼果期(如天目山和天台山居群的花)。
結實率在不同的居群差異很大,而且受環境的影響也大。自然條件下,天目山居群在2003、2004年沒有發現成熟果實,2005年在300多個體中發現8個個體結實,有果實n顆。天台山居群2004和2005年均未發現成熟果實。古田山居群2004年結實率在85%以上;2005年,可能受暴雨的影響,結實率不到1%。福建建寧居群在2004年結實率90%以上,2005年結實率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