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崧
醫生
(1895-1989年),香港著名醫生。廣東新會七堡鄉人。
目錄
少年時居會城,在西南學堂讀書。父往香港做店員工人,他於1911年往香港,就讀於皇仁書院,每試必列前茅。考得廣東省政府免費學額並獲中國總統學額獎和香港何東獎學金,入香港大學醫學院攻讀至畢業。他在讀書期間,與中國同盟會員潘達微(李崧的岳父)關係密切,傾向民主革命,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1921年開始行醫,認為培養自己醫技的獎學金,是老百姓的血汗,決心做個愛國的為人群服務的醫生。
1932年和1937年兩次赴上海到何香凝領導下的抗日軍隊後勤隊伍,奉命組設救傷站和救傷醫院搶救傷兵。
香港淪陷后,入內地繼續進行醫療服務,救傷扶危。
1949年起,任港九工會和社團的義務醫生。
1950年7月,在工會聯合會支持下,創辦工人醫療所,他自願當主任醫生。30多年來,義務為貧苦工人診病,不收診金。市民陳文漢患了肺疾吐血,他轉送病人到中港醫院搶救,直至治癒,並為病者支付醫療費用5000多元。這一義舉,震動了香港社會。
1956年,他應邀赴京出席中華醫學會第一次大會,周恩來總理說他“出污泥而不染” ,是個“看病不要錢”的好醫生;
從1968年12月起,李崧又受聘在中銀集團聯合診所當主任醫生,長達20多年。他長期為工人義務診病,直至九十高齡,仍指導各醫療站的工作。他鑽研醫藥技術,曾研製出“牛肝組織液”,主治哮喘,療效頗高。他沒有把這一創造發明的專利當作私利,而是毫無保留地把製劑和使用的方法傳授給年輕的醫生。
1968年開始,他被選為香港中華總商會第二十六屆至三十三屆會董;
1972年他參加中華總商會赴京參觀時,又受到葉劍英元帥的接見,被稱讚為品德高尚的醫生,並號召人們向他學習。
從1975年起,被選為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4年改選為第三十四屆會董會的榮譽會董。
1989年於香港逝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