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青春之歌》是由張曉光執導的紅色抗戰劇,由童蕾、謝君豪高雲翔等聯合主演。

該劇根據著紅色小說《青春之歌》改編攝製而成,講述了從九一八至一二·九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青年知識分子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祖國所進行的頑強鬥爭的故事。

該劇於2007年5月26日在南方電視台影視頻道播出。

劇情簡介


電視劇《青春之歌》劇照
電視劇《青春之歌》劇照
1931年夏,從西山女中畢業的林道靜(童蕾飾)為了追求自由,選擇了抗婚出逃,走投無路的她覺得天下之 大卻沒有她的容身之所,茫然之下想要投海自盡,被大學生余永澤(謝君豪飾)救回。熱情而多才的余永澤一下子感動了林道靜。在北平,林道靜結識了進步學生、共產黨員盧嘉川(高雲翔飾)、江華(成泰燊飾)等人,明白了許多革命救國的道理。而在這些問題上,余永澤卻和自己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在一次學生運動中,盧嘉川因為余永澤的不肯幫助而遭到被捕。林道靜毅然離開了余永澤,加入到了風起雲湧的愛國學生運動中。當局一次次的陷害和逮捕讓林道靜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學生運動領袖。在又一次的愛國遊行運動中,林道靜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古老的中華大地,回蕩著這代青年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青春之歌。
(以上內容來源參考資料)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林道靜童 蕾
余永澤謝君豪
胡夢安呂 涼
陳蔚茹屈 玥
鄭君才劉 牧
林紅王 茜
江 華成泰燊
盧嘉川高雲翔
王曉燕陳 蓉
林道風文 章
王鳳娟石 蘭
許 寧肖 聰
徐 輝陰亦彤

職員表

製作人趙浚凱
導演張曉光
編劇李煒、張健、婭子
攝影李鵬
剪輯周新霞
道具楊啟躍
美術設計崔俊德
造型設計王朔
服裝設計王愛華
燈光王天和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林道靜
演員 童蕾
不懈追求自由,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當發現余永澤與自己漸行漸遠時,堅決地與之分手。正是由於對黨的信仰讓她對盧嘉川產生了朦朧的愛意,而當她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最終發現江華才是自己真正的所愛時,坦然接受了江華的表白,深情地依偎在江華的身邊。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余永澤
演員 謝君豪
曾經在大海邊救下意欲自盡的林道靜,用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林道靜重新找到生活的信念。但是當面對行動救國的革命青年,他退縮了,守著自己的小家埋頭書堆,篤信學問救國的他與擁有著革命理想的林道靜漸行漸遠。後來在叛徒鄭君才的威脅下幡然醒悟奮起揭發其罪行,最終遭特務的毒害而慘死。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江華
演員 成太燊
對於與他的命運息息相連的女性林道靜,江華起初是謹慎的與她保持距離,在了解到林道靜對於革命的滿腔熱情、對共產主義的忠誠信念后,他被這位女性的堅強深深吸引,暗中幫助她、保護它,最終有著共同理想的兩顆心走到了一起。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青春之歌[2006年張曉光執導電視劇]
盧嘉川
演員 高雲翔
北大黨組織的學生領袖用,他積極奔走號召北京學生南下示威為抗日而呼喊,他站在遊行的最前排勇往直前,他坐在市政府大樓前的露天課堂爭取學生的聽課權,他面對敵人的槍口臨危不懼誓死捍衛自己的信仰。
(以上內容來源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高雲翔在拍攝一幕被捕拷打鋒刃戲份時,劇組為了真實還原革命者的威武不屈,決定用麻繩代替皮鞭真打。拍完這場戲,高雲翔身上留下了不少血印子。
• 在出演該劇之前,童蕾不但閱讀了《青春之歌》的原著,還專門找來了《我的母親楊沫》等記錄作者的傳記書籍來閱讀。
• 《青春之歌》拍攝的一幕重場戲,該場戲當時劇組找來了在校大學生出演,另一些演員化裝成警察,阻攔學生。結果扮演大學生的群眾演員因為太投入,和扮演警察的群眾演員真打在一起。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
2008年8月30日第七屆金鷹電視藝術節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童蕾 

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播出平台劇場 
2007年5月26日南方電視台影視頻道白金劇場白金劇場 
2007年10月19日濟南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2007年10月21日北京衛視

劇集評價


該劇同名原著和電影相比,保留了原著中的所有的經典情節和主要的人物關係,但是內容大大的擴展了,更加追求故事的可看性與人物的真實性,一方面努力的重現那個時代獨有的韻味,另一方面,又用現代的眼光來重現這個經典故事。(新浪娛樂評)
該劇打的是偶像牌,主演的路線走的是靚麗加時尚。(《北京娛樂信報》評)
該劇以紅色經典加入了愛情元素的潤色,整部電視劇流露出一種新鮮感。(新浪網評)
該劇相比於電影,電視劇版內容有了很大的擴展,並加強了女主角林道靜和三位男主角的愛情線,幾位男女主角都被賦予了新的命運,以反映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們的愛國精神。(《京華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