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果鎮
貴州省六盤水市下轄鎮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紅果鎮,位於貴州省西部滇黔兩省交界處,東與西沖、水塘、兩河相連,南連樂民鎮、石橋鎮。
原紅果鎮平均海拔170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4.2℃,平均降雨量1328.7毫米,無霜期長達252天,年日照1593.8小時。紅果鎮面積271.8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近10平方公里。
1950年設亦資鄉,
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成立的,更名紅果鎮。轄14個行政村(2004年11月由36個行政村合併而成)、9個社區居委會。
1999年2月28日,撤銷盤縣特區,設立盤縣,以原盤縣特區的行政區域為盤縣的行政區域。將盤縣政府駐地由原盤縣特區政府駐地城關鎮遷至紅果鎮。
2013年7月2日,省政府(黔府函[2013]153號)批複同意從紅果鎮析置亦資街道、翰林街道,析置后的紅果鎮、亦資街道、翰林街道所轄地域分別如下:紅果鎮轄中沙村、下沙村、舍勒村、紙廠村、挪灣村、月亮山社區、平川社區,鎮政府駐月亮山社區;亦資街道轄石家莊村、西鋪村、大海村、上街村、亦資社區、白岩社區、東河社區、紅果社區,街道辦事處駐亦資社區;翰林街道轄花家莊村、沙坡村、舊鋪村、華屯村、小關村、蛾螂鋪社區、迎旭社區、翠屏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沙坡村。7月4日,省政府(黔府函[2013]155號)批複同意撤銷兩河鄉,設置兩河街道,以原兩河鄉地域為兩河街道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馮家莊社區。
2015年6月4日,盤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西沖鎮、紅果鎮、滑石鎮等26個鄉(鎮)建制,設置新的紅果街道等、調整兩河街道和翰林街道管轄區域。具體為:紅果街道轄原紅果鎮地域,街道辦事處駐月亮山社區;將原西沖鎮爬山村和原翰林街道舊鋪村、沙坡村、花家莊村,以及滑石鎮雷打山村、岩腳村劃歸兩河街道管轄,街道辦事處駐兩河村;調整后的翰林街道轄華屯村、小關村、蛾螂鋪社區、迎旭社區、翠屏社區地域,街道辦事處駐迎旭社區。
截至2008年人口近9萬人,其中非農人口近4萬餘人。
紅果鎮
1995年,紅果鎮被國家體改委等11個部委批准為全國57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規劃城區面積20平方公里 由1992年成立的貴州省省級開發區——紅果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紅果鎮享有國家、省級多項優惠政策。
2004年紅果鎮財政總收入完成5243萬元,其中本級財政收入完成2327萬元,工業總產值完成316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47元。
紅果鎮圍繞這一中心,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以煤興鎮、以林美鎮、以牧富民、以教強鎮”的工作思路,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根本目的,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社會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穩步發展,年,財政總收入完成75918萬元,較上年增長64.85%。
全鎮鄉鎮企業產值由2005年的10.3億萬元增長到2010年的42.6億元,年均增長33%。工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1.95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33.78億元,年均增長76.86%。
財政總收入由2005年的1.056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7.59億元,年均增長47.5%。原煤產量由2005年的190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330萬噸,年均增長11.3%。
紅果鎮是貴州省重要的產煤鄉鎮,截至2008年煤炭探明儲量為7億噸,遠景儲量達20多億噸,且煤質好、品種全、易開採,煤炭產品暢銷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
紅果素有“江南煤都的門戶”之稱,煤炭產業是紅果鎮主要支柱產業,境內有21對鄉鎮煤礦,6個焦化廠、4個洗煤廠、2個優煤加工廠,年產原煤近200萬噸。除煤炭外,紅果還有白銀石、硅砂、粘土、煤層氣等礦產資源。
199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同志到紅果地區視察,揮筆寫下了“金三角下的一顆明珠”的題詞。
紅果鎮主大街勝境大道長2.5公里,寬50米,次幹道兩條長3.6公里,分別為38m和40m,支幹道16條,長為5990米,寬(9—30米),環城東路2006年開始勘測設計,2007年底開工建設。
紅果鎮中心區建有一個水廠,分別從哮天龍和下西鋪取水,日供水量為10000噸,乾溝橋片區也建有一個水廠,從鍋邊洞取水,日供水量的5000噸。
自來水普及率為100%。紅果鎮城區用電為國家電網供電,無地方水電站,1998年建成110千伏安和35千伏安的變電站兩座。2005年建成220千伏安和110千伏安的變電站兩座,城區用電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