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於1958年。通過新華人近五十年的勵精圖治,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專業特色,集醫、教、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

歷史沿革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於1958年。通過新華人近五十年的勵精圖治,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具有專業特色,集醫、教、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曾先後七次被評為市文明單位,三次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稱號,1993被授予三級甲等醫院稱號,2004年榮獲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和上海市學習型單位。

科室設置


常規科室

心血管內科
新華醫院成人心血管內科是醫院新一輪重點建設學科之一,也是教育部公布新一輪國家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的組成單位之一。學科確立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藥物治療,冠心病的優化治療,血管生物學和動脈粥樣硬化調控機制研究,高血壓的臨床和基因研究四個主要研究方向,近年來在堅持醫、教、研緊密結合,床邊心臟病學、分子心臟病學和介入心臟病學相輔相成,整體快速全面發展,科室學術地位和社會聲譽日益提高,尤其在房顫、室速等難治性心律失常治療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地位。
心血管內科目前擁有普通床位58張、監護床位12張。年出院1300餘人,年手術600餘例,年門診量13萬人次,單科門診量為上海各大醫院之首。目前全科共有醫護人員60名,包括主任醫師8名、副主任醫師9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4名,主管護師6名。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和“211工程”建設的組成單位之一,是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3名。消化內科醫療運行規範、教學秩序穩定、科研方向明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三級醫療工作管理體系、一支由老中青結合的臨床教師隊伍及以學科帶頭人和各類研究生組成的科學研究隊伍。消化內科的學術帶頭人陸漢明為國家級終身教授,是中國消化學界公認的老前輩之一,臨床經驗特別豐富,擅長消化系統疑難疾病的診治,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心胸外科
新華醫院心胸外科由中國第一代的著名胸心外科專家梁琪琛教授於1958年創立,至今已有五十年歷史。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國內一流的心胸疾病診治中心,目前能對所有的心胸血管外科疾病進行手術和介入治療,尤其在心臟瓣膜病、嬰幼兒及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胸部大血管病、食管癌、肺癌手術及胸腔鏡手術等外科治療領域具有顯著的特色和優勢,學科人才雲集,設備先進齊全,是國內唯一集成人和小兒於一體的最全面的心胸血管疾病診治中心,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科室設有病床45張、重症監護病床(ICU)8張,年手術量1100餘例。全科現有在職醫務人員36人,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住院醫生8人,中青年骨幹均具有博士學位。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3名,中華心胸血管外科胸腔鏡學會委員1名、上海市心胸血管外科學會委員2名、中華心胸血管外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學科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點。已培養博士生11名、碩士生15名,在讀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5人。
普外科
新華醫院普外科創建於1958年,學科創始人是著名外科學家何尚志教授,歷經半個世紀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科總體醫療、教學和科研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是外科碩士、博士培養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是以消化道腫瘤、器官移植、微創外科為特色,整體水準高的強勢科室。
學科分設甲狀腺外科、乳腺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移植外科、胰腺外科以及血管外科等專業組,核定床位數160張,年住院病人手術總數近5000例,手術種類涵蓋了普外科的所有疾病門類;年門、急診病人數近7萬人次,門診病人手術總數1300餘次。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骨科
新華醫院骨科現有兩個病區,開放床位60張。現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8人,主治醫師7人。其中博士4人,碩士4人。博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2人。是醫院新一輪院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現設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四肢骨創傷三個專業組。
脊柱外科: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率先開展了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在脊柱損傷、脊柱腫瘤、脊柱畸病、頸椎病、腰椎退變性疾病、脊柱韌帶骨化以及脊柱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並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關節外科:為國內最早開展人工髖關節置換及人工膝關節置換的單位之一。現已全面開展髖、腰、肩等關節置換術,用於治療股骨頸骨折,髖、膝關節骨關節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及肩關節骨折等。
引進新的術式——髖臼周圍截骨術,治療青少年及成人髖臼發育不良。該手術有效地矯正髖臼畸形,緩解髖部疼痛,延緩髖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與發展,取得滿意的效果。具有難度高、效果好、活動早、不需石膏外固定的特點,成為國內極少數能開展該手術的單位之一。
四肢骨創傷:與FloridaOrthopaedicInstitute合作成立創傷骨科中心。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大量的新理論,新技術及新方法被引入到創傷的治療中,各種複雜難治的創傷如四肢多發性骨折、關節骨折、骨盆與髖臼骨折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方面,科室承擔大學部的理論教學與實習指導。指導碩士生、博士生的科研與臨床。每年舉辦一期全國性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創傷骨科新進展、新理論》。
在科研方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科、博士點基金以及院基金等科研項目多項。科室非常注重人才培養,有多名醫師被列為校、院兩級“優秀青年教師”以及院“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后”等培養計劃。已有十多人次醫師分別赴德國、日本、新加坡瑞士、美國及香港等地醫療機構進修學習。
中醫科
新華醫院中醫科創建於1958年,是醫院建制最早的科室之一。經過50年的發展,逐漸發展成為由中醫內科、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傷科、針灸科五個部門,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臨床科室。現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3名,上海市中醫高層次臨床人才1名、上海市中醫希望之星1名。
中醫科在醫、教、研方面全面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由資深醫師堅持門診第一線,注重中醫特色專科建設,開設了中醫腫瘤專科、兒童抽動障礙專科、兒童咳喘專科、冬令膏方調理專科、冬病夏治門診、中醫心腦血管專科、中醫消化專科、月經病專科、腎病及男性病專科、骨關節病專科、減脂專科等特色中醫專科。同時根據中醫藥市場需求,不斷研發各種“簡、便、驗、廉”中藥製劑和多種中醫特色鮮明的療法,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積極推進中西醫結合腫瘤病房的建設和發展,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示範中醫科達標單位。

特色科室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心血管內科
近年來,心血管內科在心臟介入治療領域獲得了飛速發展,廣泛開展了各種複雜的和急診和PCI術、單雙腔起搏器及ICD植入、射頻治療各種複雜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其中對房顫、室速的機制研究與消融治療、心梗急診介入治療、雙腔起搏植入最具特色。率先在國內開展了三維標測系統引導下,用冷鹽水灌注導管進行的有明確隔離指征的的環肺靜脈隔離術治療房顫,該方法成功率高、複發率低,已用於各種房顫的治療。科室與急診科、放射科、手術室等科室密切合作,開啟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腔內成型術+支架植入術綠色通道,已救治急診心梗患者近百例,極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成功率。心內科還與急救中心放射科手術室等科室密切合作,開啟急診PCI綠色通道,極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成功率,挽救了許多瀕危患者的生命,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益和社會信譽
學科帶頭人李毅剛教授是國內射頻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技術的最早掌握和推廣人之一,在室性心動過速、房撲、房顫、房室結折性心動過速的機制研究和治療方面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在新型起搏器預防、治療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體內自動轉復/除顫器(ICD)治療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他在國際上率先進行了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房撲和心梗后室速折返環的定量分析;率先進行了冠狀動脈竇內室速的機制的研究和治療;在國際上首次證實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動過速可發生於正常HV間期的患者;率先進行了有器質性心臟病室顫的射頻消融;成功進行了國際上首例心臟移植後房撲的射頻消融術。
消化內科
消化內科設病床56張,附有校級消化病研究室、、胃腸動力學檢查室及消化B超室。現有醫師共26名,其中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6名及住院醫師9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4名、碩士學位者8名。現有護理人員共名,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7名、護士9名。承擔包括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診斷學》和《內科學》在內的各類授課和臨床帶教任務。內窺鏡診治部擁有國內最先進的OlympusXQ260型電子胃鏡、OlympusQ240型電子放大胃鏡、Olympus2T240型雙通道電子治療胃鏡及OlympusCF-240I型電子腸鏡。在國內較早開展超聲內鏡等多種內鏡診斷和治療技術。總體學術地位居國內先進水平。
心胸外科
1、心臟瓣膜病的外科治療:是國內早期成功施行心臟瓣膜手術的單位之一,已累計施行各種心臟瓣膜手術(包括瓣膜置換術和瓣膜成形術)數千例,目前瓣膜手術成功率高達到98%左右,手術治療效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手術病人年齡最小者僅為56天,最大者為81歲,60歲以上的病人約佔手術病人的25%,而各類危重的心臟瓣膜病約佔手術病人的30%。多年來心胸外科先後在國內較早開展了10餘項新技術、新手術,如二尖瓣綜合成形術、保留瓣下結構或全瓣保留的二尖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置換術同期主動脈根部拓寬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同期行冠脈搭橋術及巨大左心房減容術等。近年來在微創心臟瓣膜外科,瓣膜病合併冠心病、瓣膜病合併升主動脈瘤、以及瓣膜病合併房顫等同期手術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心胸外科的成人心胸外科水平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2、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在上世紀60年代早期就成功開展了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是國內最早開展嬰幼兒和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的單位,經驗極其豐富,先後開展了各種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如單心室、大動脈轉位、肺動脈瓣閉鎖、完全性房室隔缺損、永存動脈干、主動脈弓離斷等的矯治手術。心胸外科嬰幼兒先心病、複雜先心病的外科治療效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已經成為心胸外科的專業特色之一。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開展冠狀動脈搭橋術,並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目前冠脈搭橋術已成為常規手術,年手術量近200例,手術成功率在99%左右;患者最高年齡達83歲,70歲以上者占手術病人的70%以上。常規開展的項目有:微創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急診冠脈搭橋術、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冠脈搭橋術同期行瓣膜置換術或成形術、冠脈搭橋同期室壁瘤成形術、冠脈搭橋手術同期主動脈瘤手術、以及應用內窺鏡血管採集取橈動脈、大隱靜脈等。這些冠心病的治療技術及療效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大血管病的外科手術與介入治療:近幾年心胸外科在大動脈瘤的外科手術與介入治療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並成為學科發展的新增長點。先後成功開展了升主動脈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主動脈瓣和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手術(BENTALL手術)、Bentall加全弓置換和術中降主動脈腔內支架置入術、胸主動脈夾層及主動脈瘤的介入治療、保留主動脈瓣的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術(David手術)等各類胸主動脈瘤及夾層的治療技術。其中保留主動脈瓣的升主動脈置換及冠狀動脈移植術(David手術)在國內僅有極少數幾家單位能開展。該科在胸部大動脈瘤外科治療方面的技術水平和療效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5、胸部外科:每年施行各類普胸手術400餘例,其中食管手術約佔45%,肺手術約佔35%,並於199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胸腔鏡外科這一先進的手術技術,目前已成功地將這一微創手術應用於自發性氣胸、癌性胸水、肺良性腫瘤、早期肺癌、膿胸、賁門失弛緩症、縱隔良性腫瘤等胸部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該技術是胸部外科的專業特色之一,一直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近10年來,在普胸手術技術和療效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先後開展了空腸代食管術、氣管腫瘤切除重建術、氣管隆突重建術等高難度的普胸手術,技術水平和療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心血管內科
在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心肌缺血與再灌注損傷”、“阿黴素心肌病”、“動脈粥樣硬化與血栓形成分子機制”、“基因重組血管再生”等課題先後獲得了國家自然基金、國家教委、衛生部、市科委及國外學術科研基金資助,多項成果鑒定屬於國內領先水平並獲衛生部和市科委獎勵。先後培養了博士生6名、碩士生15名,目前在讀研究生9名。主編參編專著1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餘篇,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講習班多期。
心血管內科將在保持已有的優勢、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凝鍊、集成研究重點。保持複雜心律失常機制和消融治療,冠脈介入治療,起搏和除顫治療等優勢,積極開展心臟病介入治療等方面的工作,繼續擴大臨床研究的力度和廣度,深入心血管病學科臨床和基礎的系統化建設。把心血管內科建設成為在醫療、教學、科研、基地建設、團隊建設等方面在國內、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的學科。
心胸外科
著重在冠心病防治,幹細胞移植心肌及血管再生、心室重構,新型組織工程心臟瓣膜,肺癌和食管癌的化療藥物耐藥性等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已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市局級課題4項。目前在研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上海市科委重點基礎研究課題2項,其他市局級課題4項。該科與美國Boston波士頓兒童醫院、澳大利亞皇家Alfred王子醫院心血管中心及Westmead兒童醫院、美國Colorado大學心血管醫學中心等建立了友好協作關係,每年互派學者進修學習。
普外科
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973”計劃、“863”計劃、衛生部科研基金、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上海市科委、教委以及衛生局等課題,並獲得3項專利,近5年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10餘篇。
普外科是衛生部首批批准的肝移植定點醫院、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衛生部臨床藥師教育培訓基地(抗感染專業)、衛生部臨床藥物實驗外科基地、上海市全科醫師培訓基地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實習醫師的臨床實習教學基地。擁有上海市啟明星、醫苑新星、上海市教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以及新華醫院“百人計劃”、“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青年醫學人才”等各級培養計劃人才,新長征突擊手、三八紅旗手等先進個人、集體稱號。
中醫科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中醫教研室,承擔交大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內、外、婦、兒各科課堂教學任務、臨床見習和實習任務;作為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實習、見習基地,承擔大量的中醫帶教工作,並接收一定數量的外籍和內地進修醫生來進修學習。
中醫科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局、申康集團等資助基礎與臨床研究課題近20項,發明專利4項,科技成果1項,在國家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近100篇,研究成果填補中國多項中醫藥研究領域空白。

醫護團隊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姓名:錢繼紅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兒內科行政副主任、黨支部書記、兒內科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醫學會圍產學會青年委員。
診治範圍:新生兒各種類型黃疸、新生兒肺炎、RDS、胎糞吸入綜合症、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CMV感染、新生兒腦損傷、新生兒腹瀉病、乳糖不耐受、新生兒各種貧血、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等的診斷治療和早產兒綜合管理、新生兒餵養指導等。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姓名:沈立松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檢驗科行政主任。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委員、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委、上海免疫學會理事、免疫技術分會副主委、上海市檢驗質量專家委員會委員、《臨床兒科雜誌》等期刊的編委。
診治範圍:惡性腫瘤發病機制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姓名:劉穎斌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導師、普外科行政主任。中國醫師學會外科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圍手術期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副主任委員)、上海外科學會普外科分會胃腸學組副組長、胰腺學組委員、上海外科學會普外科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學會上海分會胃腸學組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教育部科技獎勵評審專家。
診治範圍:胃癌、胰腺癌、肝癌、膽囊癌、肝門膽管癌、后腹膜腫瘤根治性切等治療。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孫錕
黨委書記、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唐國瑤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醫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項,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631項。

學術期刊

一、醫院共發表SCI文章854篇。
二、《臨床兒科雜誌》為月刊,創刊於1983年,國際刊號為ISSN-1000-3606,國內標準刊號為CN 31-1377/R,是由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辦的兒科專業學術期刊。
三、《教育生物學雜誌》歷經海內外學者近十載協同籌劃,於2013年初創刊,為國家第一本教育學與生物醫學兩大領域科學整合的學術科技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季刊,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2095-4301,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CN 31-2079/R。受眾為教育學、醫學、心理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學者及基層工作者。

學術交流

一、芝加哥大學普里茨克爾醫學院外科系主任教授率代表團4人訪問醫院,雙方就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在健康項目諮詢、醫學教育、醫院管理、醫護專業人員交流和培訓等方面開展的合作進行會談。
二、醫院心血管內科成為美國心臟病學院教育基地(ACC Education Center)。院長徐衛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霍勇和上海醫學會心血管分會主任委員沈衛峰共同為基地落成揭幕。
三、應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MCW)、美國國際健康中心(CIH)及芝加哥大學普利茨科爾(Pritzker)醫學院(UCPSM)的邀請,醫院赴美學術訪問交流團一行在院長徐衛國的率領下赴美進行了訪問交流。期間與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美國國際健康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書。
四、醫院主辦“首屆上海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DDH)高峰論壇”,小兒骨科、青年期保髖手術和晚期關節置換手術領域的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近400人匯聚一堂,徐衛國院長到會致辭,主任陳曉東教授擔任執行主席。
五、由國際神經與疾病研究會主辦,醫院麻醉與重症醫學科承辦的“第一屆國際疼痛研討會暨新華國際麻醉論壇”舉行。
六、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護理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分會主辦的“第一屆東方兒科大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沈曉明、桂永浩教授擔任本次大會名譽主席,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醫院黨委書記孫錕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獲得榮譽


醫院獲得全國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單位、全國衛生系統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2020年9月,獲得”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醫院地址


上海市控江路16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