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亞科
牛亞科
中國是世界上牛品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同時也面臨著嚴重威脅。本詞條從遺傳多樣性的重要性、中國牛亞科家畜遺傳多樣性面臨的嚴重威脅、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及其保護現狀等方面進行了綜述。
生物分類學中的牛亞科(拉丁文為Bovinae)包括24種中至大型的有蹄動物,其中包括家牛、野牛、水牛、氂牛以及四種帶角的羚羊。這個亞科內的動物之間的親屬關係還不很清楚。為了顯示這個不清楚性,在生物分類學上亞科以下又分族。
牛亞科體型較粗壯,一般體長160~350厘米,尾長18~110厘米,肩高60~280厘米,體重150~1350千克,不善於奔跑。雌雄都有角,角的截面為圓形或三角形;頸、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並有發達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
牛亞科Bovinae是分佈比較廣泛的亞科,也是僅有的可見於非洲和亞洲之外的兩個亞科之一,但是分佈中心還是在非洲和亞洲南部,其中亞洲東南亞最近還有新種被發現。牛亞科多體型較粗壯,其中包括有角類中體型最大的成員,不善於奔跑。牛亞科可分成牛族Bovini、藍牛羚族Boselaphini和藪羚族Tragelaphini。牛族包括現存有6個屬,其中多種馴化成了家畜。牛屬Bos是牛族最大的一屬,野生種類分佈現局限於亞洲南部、東南部一帶,北到青藏高原、南到爪哇,其中氂牛Bos mutus生活於青藏高原,其它現存牛屬成員除了家畜外均生活於熱帶森林和林地。水牛屬Bubalus僅水牛Bubalus bubalis,也有人分出不同的種,已經被馴化成家畜,另有少數種群生活與南亞和東南亞的少數地區。水牛屬史前曾經到達我國北方地區。倭水牛屬Anoa是牛族中體型最小的成員,有3種,分別分佈於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和菲律賓的民都洛島,數量稀少。非洲野牛屬Syncerus僅非洲野牛(非洲野水牛)Syncerus caffer,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稀樹草原和森林地帶,是非洲僅有的牛屬動物,也有人將熱帶雨林中的分出單獨的赤水牛(剛果野牛)Syncerus nanus,二者外形和習性均有一定差別。野牛屬Bison是唯一分佈非洲和亞洲以外的牛亞科成員,包括美洲野牛Bison bison和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兩種,歐洲野牛數量稀少,現處於半野生狀態,美洲野牛曾經是美洲數量最多的大型動物,但一度幾乎被捕殺殆盡,經過保護得到了恢復。藍牛羚族現為南亞的特產,有藍牛羚Boselaphus tragocamelus和四角羚羊Tetracerus quadricornis兩種,藍牛羚是亞洲體型最大的羚羊,四角羚羊則是唯一有四個角的羚羊。藪羚族使非洲的特產,其中德氏大羚羊Taurotragus derbianus世界上最大的羚羊,體型和牛相當,紫羚羊Boocercus euryceros則是最大與最漂亮的森林羚羊。
牛亞科分為3個族。
藍牛羚族(Boselaphini)是一個極近似整個亞科的祖先的動物的最後倖存者。其生物解剖的特徵與行為都比較原始。其母動物無角。它們生活在印度的森林中,一般避免空曠地帶。其生活環境在急劇減小。藍牛羚(Nilgai)被引入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這一群不到10.000的動物大約可以保證這個族的倖存。
牛族(Bovini)的成員都是大到極大的食草類動物,其中包括對人類非常重要的家牛、水牛和氂牛。最大的野生牛族成員是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這一族一般統稱為牛。
藪羚族(Strepsicerotini)只生活在非洲。這一族的動物一般都是高大、結構纖細、長頸的動物。其公母區分非常明顯。其九種內有七種受保護。旋角大羚羊和大旋角羚羊沒有滅絕的危機。
牛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