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鴉
鴉科鴉屬動物
家鴉(拉丁學名:Corvus splendens):體長38-42厘米,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黑色鴉。雌雄相似,通體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枕至後頸、頸側、胸暗石板灰色,形成淺色的項圈,在藍黑色體羽上甚為醒目。相似種寒鴉體型較小,嘴較細短,下體暗灰色,與黑色上體不同色,且分佈區不同。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村寨、城鎮、居民點附近和農田地區。喜結群,在郊野及村落極有限地區棲居,翻揀垃圾堆找食或在農耕地上取食。屬雜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蜥蜴、鼠類、人類廢棄物、植物果實、種子、漿果、嫩葉、穀粒、草子等食物。廣泛分佈於南亞,從伊朗南部向東穿過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國到西藏南部,中國西南部和泰國中部。也被引入非洲、中東、歐洲和幾個島嶼,包括模里西斯等許多地區。
家鴉
通體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枕至後頸、、胸暗石板灰色,形成淺色的項圈,在藍黑色體羽上甚為醒目。相似種寒鴉體型較小,嘴
大小量度:體重♂280-310g,♀250g;體長♂380-440mm,♀392-410-mm;嘴峰♂45-52mm,♀42-47mm;翅♂250-275mm,♀226-258mm;尾♂153-176mm,♀144-168mm;跗蹠♂43-50mm,♀42.5-47.5mm。(註:♂雄性;♀雌性)
家鴉是一種伴隨人類居住環境而棲的鳥類,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村寨、城鎮、居民點附近和農田地區,有時也隨公路伸入到海拔1500米的林區居民點和林緣地帶有時甚至進入村內尋食。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常成群活動。主要在地上覓食,性機警膽大,不怕人,活動時伴隨著嘈雜的叫聲。食性較雜,屬雜食性。主要以甲蟲、金龜甲、螞蟻、蝗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蜥蜴、鼠類、人類廢棄物、植物果實、種子、漿果、嫩葉、穀粒、草子等食物。
甚吵嚷。典型的叫聲為平而乾澀的kaaa-kaao聲,較禿鼻烏鴉的叫聲輕弱且平緩。群體內有多種其他相互交流的叫聲。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卡達、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
引進:巴林、巴貝多、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直布羅陀、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約旦、肯亞、科威特、馬來西亞、模里西斯、莫三比克、荷蘭、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索馬利亞、南非、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葉門。
遊盪:阿富汗、柬埔寨、丹麥、日本、西班牙、英國。
來源不確定:智利。
繁殖期4-7月。營巢於城市、鄉鎮、村寨等人類居住環境附近高大的樹上。巢由枯樹枝構成,內放細枝、根、纖維和草莖等軟的材料。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但主要是雌鳥營巢,雄鳥僅僅是偶爾尋找和運送一些巢材給雌鳥,每個巢通常需一周左右築好。巢呈碗狀,通常成對單獨營巢,偶見數只在一起營巢。每窩產3-6枚卵,通常4-5枚卵。卵藍綠色,被有紅色、褐色和灰色深淺兩層斑,卵的大小為35-37mm×26-27mm。第一枚卵產出后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僅在雌鳥離巢休息和覓食時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16-17天,雛鳥晚成性。
家鴉(5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家鴉西南亞種 | Corvus splendens insolens | Hume, 1874 |
2 | 家鴉拉克代夫亞種 | Corvus splendens maledivicus | Reichenow, 1904 |
3 | 家鴉斯里蘭卡亞種 | Corvus splendens protegatus | Madarász, 1904 |
4 | 家鴉指名亞種 | Corvus splendens splendens | Vieillot, 1817 |
5 | 家鴉巴基斯坦亞種 | Corvus splendens zugmayeri | Laubmann, 1913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