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雪浮生

劍雪浮生

《徠劍雪浮生》:講述了粵劇界傳奇人物任白唐三人生平的逸事,舞台劇的名字取於“任‘劍’輝”,“白‘雪’仙”與“唐滌‘生’”三人的名字,主要介紹了他們在50~60年代的主要事迹。該劇於1999年首演,演足100餘場,2005年重演30餘場。

故事大綱


DVD封面
DVD封面
五十年代,任劍輝白雪仙唐滌生相繼南來,三位才華橫溢的戲班中人在香江偶遇。戰後,創辦“仙鳳鳴劇團”,力挽當年粵劇頹風,無論劇本詞曲、身段設計、服飾化妝、布景道具,皆刻意改良,大膽實踐,臻至完美,將戲劇藝術創出另一高峰! 上演名劇《牡丹亭驚夢》、《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等,中華民族的忠孝仁信傳統美德活現劇內,情詞並茂,婉約纏綿,膾炙人口。個中編者與演者、戲劇與現實之間,浮泛著微妙細緻的情感交錯,隱約可見現實生活的嬌嗔愛怨,被投射到舞榭歌台。唐氏一死,高山流水,難覓知音,任白的藝術生命亦隨之終結,唯將畢生所學,培育雛鳳,為粵劇傳薪。縱然韶光荏苒,月換星移,今日台下觀眾,依然追逐這段百年一遇的浪漫梨園傳奇,餘韻廻湯,一代風流,劍雪浮生!

分場表


年代音樂/插曲
第一幕
序曲文成公主歌隊《劍雪浮生》
場一任劍輝回憶前塵往事一九六四年《南音十板》《慧劍豈無痕》
場二任劍輝初任掌門一九三二年《板眼(清唱)》
場三桂名揚暗傳功架任劍輝慧劍斬情絲一九三二年《落花天》
場四白雪仙初遇唐滌生一九三七年
場五薛覺先收徒白雪仙一九三七年《南音八板》
場六任、白、唐惺惺相惜一九四二年《小桃紅》《平湖秋月》
場七《李後主》拍攝歷兩年一九六六年
場八白雪仙演技精湛招正印妒忌一九五三年《血染海棠紅》
場九失明老父鼓勵愛女任、白同登正印唐滌生編劇成立“仙鳳鳴劇團”一九五三年《男燒衣》
第二幕
場一任劍輝暈倒片場一九五六年《戲迷情人》《畫里天仙》《鍾無艷》
場二白雪仙巧施妙計唐滌生編寫《牡丹亭》一九五六年
場三唐滌生夢會文成公主一九五六年《遊園驚夢》
場四“仙鳳鳴”戲曲改革一九五七年《柳搖金》
場五戱寳面世:《牡丹亭》《帝女花》等一九五七年
場六《帝女花》首演空前成功小霞責怪唐滌生忽略家庭一九五七年
場七唐滌生鼓勵任、白演好〈香夭〉一九五七年
場八戱寳陳列:《帝女花》與《九天玄女》的摺子戲,繼而展開《再世紅梅記》序曲一九五九年《帝女花開反后》《九天玄女》
場九任、白、唐協議演文成公主一九五九年
場十《再世紅梅記》公演一九五九年
場十一《再世紅梅記》現場唐心臟病發送院急救返魂乏術一九五九年
場十二任劍輝決定收山《李後主》成紀念作一九六七年《南音板面》
場十三白雪仙榮獲“香港演藝學院”院士深深懷念故友任、白、唐三人精神永系一九九七年

公演日期


首演(共102場)
1999.03.05~1999.05.16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1999.05.21~1999.06.07 (沙田大會堂)
1999.06.12~1999.06.21 (屯門大會堂)
重演(共41場)
2005.03.25~2005.05.03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37場)
2005.05.06~2005.05.07 (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場,2場)
2005.09.09~2005.09.10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劇院,2場)

創作團隊


製作人員

重演主創謝幕
重演主創謝幕
杜國威 藝術總監、編劇、作曲、作詞鍾景輝 導演
高志森 監製
蘇雅麗 副導演、演員
奚仲文 陳寳珠形象顧問
陳文輝 陳寳珠化妝顧問
溫昊翁 音樂總監、編曲

演員

陳寳珠 任劍輝
區嘉雯 白雪仙
劍雪浮生
劍雪浮生
謝君豪 唐滌生(首演)
歐錦棠 唐滌生(重演)
焦 媛 文成公主
梁漢威 百搭/ 桂名揚/薛覺先/ 英姐
梁 天 靚次伯(四叔)
周偉強 梁醒波(波叔) / 炳茂
尚徠明輝白駒榮
楊天經張洋
陳煥球 羅小鑒/ 送嫁隊(仕衛) / 樂師/ 仙男
蘇雅儀 綺雲/ 送嫁隊(官燈) / 賓客/ 官娥/ 歌隊
李 楓鄧碧雲(大碧姐) ** A Cast
廖愛玲 心皇/ 黃侶俠(兼) / 攝影師A/ 官娥/ 四姐

獲獎情況


提名獎項

99年度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導演提名 鍾景輝
99年度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正/悲劇)區嘉雯
99年度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正/悲劇)梁漢威
99年度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化妝、造型提名(李永雄/李淑明)
99年度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女主角(正/悲劇)區嘉雯
99年度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男配角(正/悲劇)梁漢威

原型任白唐


任劍輝

〈帝女花〉任姐飾周世顯
〈帝女花〉任姐飾周世顯
任劍輝的演技特色有三:(一)如戲行中人形容說:是火,爽,演文戲也不會陰聲細氣;(二)福至心靈,無法度而自法度,自然如呼吸,故與白雪仙合作,和諧時如影隨形,抗衡時互相補足;(三)書生扮相風流瀟灑,爾雅溫文,傾倒萬千影迷,被稱為“戲迷情人”。

白雪仙

〈李後主〉仙姐飾小周后
〈李後主〉仙姐飾小周后
白雪仙對粵劇的醉心和一絲不拘的態度,令人佩服,尤其對粵劇藝術改革不遺餘力,曾有肺腑之言:“我們是廣東人,粵劇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劇種,試問我們忍心看著它一天天走下坡而至於末路嗎?……不管能做到多少,也得儘力去做。”這番說話實在值得今日粵劇界中人引以為勉。

唐滌生

唐滌生
唐滌生
六十年代,觀眾往往也是為了聽心儀的偶像唱主題曲而入場看戲,劇本好壞無人理會。而唐滌生的劇本,成功地運用了主題曲作推進劇情的手段,正了當時歪風,令粵劇改革跨出一大步,唐滌生曾像藝術界呼籲:“同其他的舞台藝術一樣,粵劇也是一種綜合藝術,它要和各個類別的藝術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其藝術的完整境地……粵劇改進工作,就不僅是粵劇圈自己的事,而是整個香港文化界人士要共同努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