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伯勞
雀形目伯勞科動物
棕背伯勞(學名:)屬於中型鳴禽,是伯勞中體型較大者,體長23-28厘米。喙粗壯而側扁,先端具利鉤和齒突,嘴鬚髮達;翅短圓;尾長,圓形或楔形;跗跖強健,趾具鉤爪。頭大,背棕紅色。尾長、黑色,外側尾羽皮黃褐色。兩翅黑色具白色翼斑,額、頭頂至後頸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貫眼紋。下體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
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闊葉林和混交林的林緣地帶。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在樹上築碗狀巢,產卵4~9枚,由雌鳥孵化約15天,雛期約15~18天,雙親哺育。分佈於西亞、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棕背伯勞
大小量度:體重♂42-72g,♀46-111g;體長♂219-281mm,♀220-274mm;嘴峰♂16-20mm,♀17-20mm;翅♂91-110mm,♀90-110mm;尾♂110-149mm,♀114-151mm;跗蹠♂29-34mm,♀26-34mm。(註:♂雄性;♀雌性)
(註:棕背伯勞圖冊網址)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夏季可上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闊葉林和混交林的林緣地帶。有時也到園林、農田、村宅河流附近,活動。
棕背伯勞
留鳥。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單獨活動。常見在林旁、農田、果園、河谷、路旁和林緣地帶的喬木樹上與灌叢中活動,有時也見在田間和路邊的電線上東張西望,一旦發現獵物,立刻飛去追捕,然後返回原處吞吃。性兇猛,不僅善於捕食昆蟲,也能捕殺小鳥、蛙和嚙齒類。領域性甚強,特別是繁殖期間,常常保衛自己的領域而驅趕入侵者,當見人或情緒激動時,尾常向兩邊不停地擺動。
繁殖期間常站在樹頂端枝頭高聲鳴叫,其聲似‘zhigia-zhigia-zhigia-zhiga’不斷重複的哨音,並能模仿紅嘴相思鳥、黃鸝等其他鳥類的鳴叫聲,鳴聲悠揚、婉轉悅耳。有時邊鳴唱邊從樹頂端向空中飛出數米,快速地扇動兩翅,然後又停落到原處。
是一種肉食性鳥類,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鞘翅目金龜甲、半翅目椿象、直翅目蝗蟲、蟋蟀、蚱蜢,革翅目蠼蝗,蜻蜓目豆娘,膜翅目胡蜂、螞蟻等。此外也捕食小鳥、青蛙、蜥蜴和鼠類,偶爾也吃少量植物種子。
繁殖期4-7月。在中國海南島等亞熱帶地區稍早些,多在3月份即已開始繁殖,4月末已見離巢幼鳥,在四川多在4月開始繁殖。4月初雄鳥開始佔領巢域,每天一早即站在巢域中樹的頂枝上鳴叫,對進入領域內的同種雄鳥加以驅趕,領域性甚強。4月中下旬開始成對和營巢。置巢於樹上或高的灌木上,距地高1-8m。巢呈碗狀或杯狀。營巢材料通常就地取材,主要由細枝、枯草莖、枯草葉、樹葉、竹葉以及其他植物纖維構成,內墊棕絲和細軟的草莖、鬚根。巢的大小為外徑15-16cm,內徑6-10cm,高10-11cm,深4-6cm。雌雄鳥共同參與營巢活動。每窩產卵3-6枚,通常4-5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淡青色、乳白色、粉紅色或淡綠灰色,被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23(22.4-23.7)×29.3(27.2-30.5)mm,重7.3(6.5-8.1)g。雌鳥孵卵,孵化期12-14天,也有報告達21天的,雄鳥在雌鳥孵卵期間承擔警戒任務和覓食喂雌鳥。雛鳥晚成性,雌雄雙親共同育雛,並竭力保護它們的覓食領域。留巢期13-14天,幼鳥離巢后的最初幾天,親鳥仍給以餵食,並一直在領域內活動達1-2個月之久,然後離開。
棕背伯勞分布圖
旅鳥:以色列、日本、馬爾地夫、阿聯酋、英國。
分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北達甘肅蘭州和陝西漢中,西抵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東南部,東至東南沿海,南到廣西、廣東、香港、福建、台灣和海南島。
棕背伯勞(11亞種) | ||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棕背伯勞馬來亞種 | Laniusschachbentet |
2. | 棕背伯勞斯里蘭卡亞種 | Laniusschachcaniceps |
3. | 棕背伯勞中亞亞種 | Laniusschacherythronotus |
4. | 棕背伯勞台灣亞種 | Laniusschachformosae |
5. | 棕背伯勞海南亞種 | Laniusschachhainanus |
6. | 棕背伯勞印度支那亞種 | Laniusschachlongicaudatus |
7. | 棕背伯勞菲律賓亞種 | Laniusschachnasutus |
8. | 棕背伯勞指名亞種 | Laniusschachschach |
9. | 棕背伯勞新幾內亞亞種 | Laniusschachstresemanni |
10. | 棕背伯勞蘇祿亞種 | Laniusschachsuluensis |
11. | 棕背伯勞西南亞種 | Laniusschachtricolor |
種群數量較普遍,是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較為常見的低山疏林灌叢鳥類。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