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寒慄的結果 展開

寒慄

漢語詞語

寒慄,讀作:hán lì。該片語的意思是因寒冷而戰慄。又指因寒冷而肌膚起粟粒狀。惡寒之較甚 者、身形呈顫慄狀。即振寒。見《靈樞·口問》。多屬陰氣盛而陽氣虛。

詞語含義


寒慄(寒慄) hán lì ㄏㄢˊ ㄌㄧˋ
因寒冷或害怕而發抖。《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試一俯瞰,神魂飛盪,毛髮森豎,滿身生起寒慄來。」

引證解釋


即振寒。因寒冷而打冷戰(顫),或皮膚因冷戰起粟粒狀雞皮疙瘩。多屬陰寒盛而衛陽虛,陽虛則外寒
⑴《靈樞·口問》:“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慄(栗)。”
張介賓《類經十八卷·疾病類七十九》:“振寒者,身怯寒而振栗也。”
張志聰《靈樞集注》:“此言陽氣之在外也。諸陽之氣,主於肌表,故寒氣客於皮膚,借陽氣以化熱。若陰氣盛而陽氣虛,則為振寒戰慄。”
⑵《素問·調經論》:“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片語來源


王冰註:“栗,謂振栗也。”
吳昆《素問吳注》:“寒慄,振寒也。”
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二十》:“寒氣在外,阻遏陽道,故上焦不通,衛氣不溫於表,而寒氣獨留,乃為寒慄,此陽虛則外寒也。”
森立之《素問考注》:“案:皮上惡寒謂之寒,心內惡寒謂之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