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陡溝鎮的結果 展開

陡溝鎮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轄鎮

陡溝鎮,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位於無為縣東北部,因集鎮中心過去有陡門和溝塹,后築土壩,取名“陡溝壩”。因是鎮政府駐地,故取名“陡溝鎮”。它東臨湯溝鎮,南接白茆鎮徠,西連無城鎮、福渡鎮,北隔裕溪河與含山縣運漕鎮相望。鎮政府駐陡溝社區,距無為縣城10千米,距蕪湖市區15千米。

歷史沿革


1949年設陡溝鄉,1958年建公社。1962年建鳳凰橋公社。1983年為陡溝鄉、鳳凰橋鄉,1987年陡溝撤鄉改鎮。1992年鳳凰橋鄉併入陡溝鎮,1995年復置鳳凰橋鄉。1996年,陡溝鎮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港河、阮灣、廟灣、新壩、寨口、官圩、陳灣、三河、田西、東壩、劉四、衛渡、田橋、龍口、樊渡、田圩、九曲、大蓬、大劉、桐城、祠山廟、永勝圩、新安圩23個行政村和陡溝居委會;鳳凰橋鄉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張橋、庄陳、廟后、百官、新事、沙壩、南埂、碭山、龍灣、雙魯、趙壩、華真、燕橋、金城、李村、新民、洪展、橋后、埂灣、關楊、鳳凰橋、張趙陸、保勝圩、鮑子庵24個行政村。2005年末,撤銷鳳凰橋鄉,併入陡溝鎮。

地理環境


陡溝鎮位於無為縣城東,東與鳩江區湯溝鎮相連,南與白茆鎮接壤,西與福渡鎮毗鄰,北與含山縣隔河相望。全鎮面積1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76萬畝。鎮政府駐陡溝社區,距縣城11千米。鳳凰橋距縣城19千米。S319軍(鋪)二(壩)公路過境,裕溪河水運上通巢湖、下達長江。
水文氣候徠
陡溝境內地形平坦,屬長江沖積平原,均為圩田,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全年平均氣溫16℃,降水量主要集中於6~8月.

行政區劃


轄地分佈於九連圩、小官圩和東、西七圩,現有14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
行政轄村
港河村引阮灣村廟灣村陳灣村新壩村寨口村官圩村桐城村龍口村田橋村劉四村東壩村凡渡村祠山村三河村九曲村田西村大蓬村田圩村永勝村

人口民族


2015年末總人口736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920人,男性38650人,女性35816人,18歲以下13100人,18至35歲17571人,35至60歲29336人,60歲以上14459人。

經濟


2001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25億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950元。
產業結構

農業

陡溝鎮是農業大鎮,農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年產油菜籽6000噸,棉花8萬擔。陡溝鎮利用臨近蕪湖、巢湖地域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引進優良品種和特色產品,現已建成萬畝良棉示範片和千畝優質油菜示範片,以及小官圩的甘蔗,港河的葡萄、草莓和三河的水蜜桃三個高效經濟作物示範地,產品暢銷周邊縣市,具有陡溝特色的現代農業已初具雛形。陡溝屬典型的深圩區,轄區內溝渠縱橫,水面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可養水面8200畝,年產各種淡水魚類2000噸,其中攔網養殖5000畝,是“十里大港河,百道攔網屏,千畝養蟹塘”,多次受到省、地縣表彰。陡溝鎮水產養殖正逐步完善,一是引進名、特、優、新品種,在放養河蟹的同時,增加精養魚塘面積,增養青蝦鱖魚等暢銷魚種。二是發展庭院養殖,其中精養黃鱔,已取得一定成效,收益比達1:3以上。
陡溝鎮地理位置優越,距無為縣城14公里,東與蕪湖市鳩江區湯溝鎮、南與鳩江區白茆鎮接壤,西連無為縣無城鎮、福渡鎮,北隔裕溪河與含山縣運漕鎮相望,可通長江、巢湖,通江大道貫穿全鎮,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隨著騰飛大市場的建成和西街的開發,陡溝集鎮已具有一定規模,水電等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街道寬敞、整潔,商店鱗次櫛比,住宅小區典雅別緻。陡溝鎮積極響應省、市、縣號召,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充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並在簡化手續,減免稅收等方面優惠投資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大力實施“鳳還巢”、“引鳳築巢”工程,陡溝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豐富的農產品、勞力資源,可謂是理想的投資場所。

工業

現有工業項目有出口餐具、汽車配件、水產深加工和新型牆體材料等,分別為安徽中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永興餐具有限公司、無為縣大江橡塑製品有限公司、無為縣兆祥新型牆體材料有限公司、無為縣鑫發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無為縣華真建材有限公司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安徽藍田特種龜鱉養殖有限公司、無為縣華龍棉業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