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七子
嶺南七子
“嶺南七子”是指清代廣東以詩文並稱的七人。即:梁佩蘭、程可則、陳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等七人。
清史稿《文苑·陳恭尹傳》:梁佩蘭“結蘭湖社,與同邑程可則,番禺王邦畿、方殿元及恭尹等稱‘嶺南七子’。”其餘二人為方遠、方朝。“七子”中梁佩蘭影響較大,但陳恭尹詩作以其“激昂頓挫之慨”,抒己“衰怨之思”,文辭直抒胸臆,“僕僕道塗,稽古未遑”,為文壇器重。程可則詩格律不純,語病頗多,卻有警句,受王士禛影響尤深。方殿元所作講究格律,境界亦高。其他三人詩名不著。
嶺南七子之中以梁佩蘭、陳恭尹詩名較高,與屈大均並列在“嶺南三大家”之中。
嶺南七子產生文學時期: 清代文學 簡要介紹簡要介紹嶺南七子·北田五子 梁佩蘭與陳恭尹等七位嶺南籍詩人又合稱嶺南七子,《清史稿·卷四八四》:“佩蘭素負詩名……結蘭湖社,與同邑程可則、番禺王邦畿、方殿兀及恭尹等稱嶺南七子。”七子中以梁佩蘭影響最大,陳恭尹亦為詩壇所重。程可則、方殿元等成就也比較高,又陳恭尹與陶窳、梁無技、何衡、何絳並稱“北田五子”。《清史稿·文苑·陳恭尹傳》:“久之,(恭尹)歸,主仍衡家,與陶窳、梁無技及衡弟絳相砥碩,世稱‘北田五子”。“五子”主要相互研討經書,文學活動不多。程可則(1623—1673),字周量,一字湟溱,順治九年(1652)會試第一,十七年應閣試,授內閣中書,累遷至兵部郎中,出仕桂林知府,曾與宋琬、施閏章、王士祿、陳廷敬、沈荃、曹爾堪為文酒之會。吳之振合上述諸家詩為《八家詩選》,有“海內八大家”之稱。著有《海日堂集》。歷來論者對程可則詩評價較高。沈德潛《清詩別裁集》稱其詩“俊偉騰踔,聲光熊熊。”《詩海》甚至認為程詩為“開國母音”。但實際其詩成就不大,“格調甚卑,出語多率易,近體尤甚。”(《楚庭稗珠》)
(16291~705年):
字芝五,號葯亭,晚號郁州,卒后私謚文介先生,廣東南海人。順治十四年(1657)鄉試第一,后屢試不第,即潛心治學,從事詩歌寫作,名噪一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考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當時他已60歲了。其詩名噪京華,多數為酬贈和吟詠景物的作品,王士禎、朱彝尊、潘耒等都推重他。次年即告假歸里,鄉居15年。周遊名山,結蘭湖詩社,與海內著名詩人酬唱。有《六瑩堂集》。
梁佩蘭詩,多酬贈和吟詠景物之作,也有發泄功名失意的怨辭,間亦雜有興亡之感。較有意義的作品是某些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章,如《養馬行》、《採珠歌》、《採茶歌》、《雀飛多》、《樵父詞》等。這類詩,內容清新,語言通俗,感情自然,不失為佳作,但不多見。他的大多數詩仿古的習氣過重,筆調較為平淡直致。總體來看其詩成就還不能與屈、陳並論。《清史列傳》等典籍及當時的名人如何鞏道、近人徐世昌等則盛讚其詩。
(1631~1700年):
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廣東順德縣人,幼時其父抗清犧牲,殉國,全家被害,陳恭尹隻身逃脫。后南明永曆帝授以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之職。因“三藩之亂”曾被牽連入獄,從此心懷畏懼,壯志漸消,避跡隱居,自稱“羅浮布衣”。晚年寓居廣州育賢坊建小禺山舍,寄情詩酒,其詩多有歌頌抗清人物之作,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又多巧思,綿麗中仍多哀感蒼涼之慨。如“猛士不帶劍,威武豈得申?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擬古》之三)。“西湖歌舞春無價,南宋樓台暮有雲。休恨議和口相國,大江猶得百年分”(《西湖》)。著作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約1696年前後在世):
字不詳,廣東番禺人,方殿元之子,方朝之兄。居吳,喜以詩結納四方。詩人來吳者,登廣歌堂,賦詩飲灑無虛日。還工於詩,與弟方朝並稱“廣南二方”。著有靈洲集,《清史列傳》行於世。
(約1696年前後在世):
字東華,號寄亭,方還之弟,太學生。與兄方還並稱“廣南二方”。有《勺園集》。
約1671年前後在世):
字蒙章,號九穀,廣東番禺人。康熙三年(1646年)進士,歷官江蘇江寧縣知縣,能以經術飾吏治。旋引疾去,僑寓蘇州。猶於故鄉置祭田百畝,以給貧困之兄弟。工詩文,尤長於樂府詩。所著有《九穀集》與《清史列傳》并行於世。
(?~1673年):
字周量,一字湟溱,號石癯,廣東南海人。九年(1652年)會試第一。以磨勘不得參與殿試,益沉酣於經史。十七年(1696年)春,應閣試,授內閣撰文中書。累遷郎中,出知廣西桂林府,以敏捷幹練著稱。他的詩風格俊偉,聲色並茂。在當時與宋琬、施閏章、王士祿、王士禎、陳廷敬、沈荃、曹爾堪日夜為文歡聚,並稱“海內八家”。所著有《海日堂集》。
(生卒年不詳):
廣東番禺人。明末副貢生。崇禎年間舉人。明亡后出家為僧,法名今吼。著有《耳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