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英
朱伯英
朱伯英,1964年出生,高中學歷,青田巾幗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目錄
朱伯英投身來料加工創業熱潮,創辦的“青田縣巾幗服飾有限公司”,將服裝來料加工培訓和就業有機結合起來,成為麗水來料加工“免費培訓基地”、“企業代發工資”的先驅者。她積極扶持低收入農戶集中村發展,分別在集中村設立了7個服裝加工點及服裝培訓基地,共招收員工610餘人,其中移民165人,殘疾人11人,下崗失業人員5人,經濟困難員工202人。目前,公司本部及其各服裝加工點免費培訓8100名農民青年,介紹2000多人到外地企業就業,累計代發工資800多萬元。朱伯英先後獲得青田縣勞動模範、省‘三八’紅旗手、省先進女能手、省‘金牛獎’等榮譽稱號,當選為麗水市人大代表。
由於她二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耕耘,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社會貢獻。她的事迹先後在青田·麗水·浙江省等媒體作為農村致富帶頭人的典範被廣為宣傳,並被各級政府授予了許許多多的榮譽。2005年,她所在公司的下屬單位“巾幗服裝培訓點”被授予“浙江省扶貧培訓示範基地”;2006年被評為“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省級先進單位;她自己至今已連續兩屆當選青田縣人大代表·麗水市首屆人大代表·麗水市婦女代表·麗水市優秀代表女企業家·浙江省婦女代表,2006年還榮獲由團中央·農業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等聯合舉辦的“服務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先進個人;2007年2月出席首屆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帶頭人表彰大會並榮獲“金牛獎”。從一名默默無聞的鄉村小裁縫成長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朱伯英的事迹感染了一批農村青年,使他們走出封閉的大山去尋求致富的夢想,20年前,朱伯英憑藉縫紉技能,在村裡招收學徒,2003年,在省·市·裝來料加工培訓和就業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言傳身教與舉辦培訓班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先後共免費培訓8100名農村青年,並無償介紹3000多學徒到外地企業就業,即滿足了服裝企業的用人之需,又使廣大的農村青年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服裝加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需求量很大,且對勞動者的技能要求不高,大部分人都可以從事該行業,是山區農民就業和致富的理想行業。海口鎮勞動力資源豐富,農民就業難一直困擾著經濟社會發展,朱伯英的技能培訓中心和服裝加工廠為當地提供了上千個工作崗位,有效地解決了當地一大批農民就業難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做了十餘年的裁縫師,從朱伯英手裡畢業的徒弟就有近300餘名。如何為他們解決就有問題,又是擺在朱伯英面前的一道難題。因此她主動與外的企業爭取機會先後與北京·青島等幾家大型服飾廠簽訂協議,由她輸送熟練的技術工,同時要求招工單位先把50%的工資放在她那裡。此舉,解決了農民工的後顧之憂,也開創了全省代廠方發工資,維護民工權益的先河,創造性地解決了86名下崗失業人員找工作難·討工資難的問題。在名氣打響后許多溫州·台州的服裝加工廠的老闆親自到朱伯英廠里,要求朱伯英介紹一些裁縫師給他。這給一心想致力脫貧事業的我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與來招工的老闆約法三章:1.老闆先將裁縫工一年的工資錢存在“巾幗”公司制定的銀行里。2.銀行卡登記用身份證是朱伯英的,但密碼是對方老闆。(只有當雙方都在的情況下,才能取錢)3.如遇特殊情況,中途離開等,需要雙方協商解決。這約法三章也有段來歷。前些年,好心的朱伯英介紹裁縫師到北京的服裝加工廠,說好的一年二萬塊錢,可是到了年末,這位老闆以各種理由扣了他們每人五千塊。這些裁縫師回來后,向朱伯英哭訴不幸的遭遇。朱伯英心情非常難受,她知道這些外出打工的,家中的日子埠太好過。朱伯英覺得他們被介紹到外地打工,很多人的信賴朱伯英,他們才去的。誰知道,個別老闆翻臉不認人。朱伯英覺得自己有推脫不了責任,於是她每人倒貼了2000元錢,作為一種補償。這次事情,給朱伯英一個教訓。她覺的送大批山區務工人員外出打工,就是能幫助其解決家境的經濟困難,能帶動一方群眾走出貧困。如何在外出后,能順利地拿到工錢呢?於是她就想到了“約法三章”。一旦工資有了保障后,外出務工的人熱情高漲,大批人員從她的培訓中心“出征”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她說只想給我們的山區農民辦點事,干點事,才要對得起農民兄弟的信任。
自1998年來,朱伯英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后,朱伯英一直以“人民選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這樣一個諾言,履行一個代表的職責。農村“交通難”問題一直是朱伯英所關注的,她每年都要在市·縣人代會上提議案建議。海口鎮海溪鄉生產粉干有上百年的歷史,但是由於當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這一產業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加上前些年,縣交警取締了一批無營運執照的三輪車,使原本交通困難的海溪雪上加霜。修路問題已經成為當地的頭等大事,農村裡那種因病返貧,因貧返貧的例子實在太多太多了。不少農民一杯輩子住在大山裡,年復一年地從田裡刨食,從沒有向外邁出一步,許多農產品運不出去,許多信息輸送不到。心急如焚的朱伯英,聯絡當地人大代表積極多次向縣有關部門“奔走呼號”。前年在縣人代會期間,她聯合幾位代表,就交通問題約見政府領導,要求政府將海溪公路列入計劃,並提出了議案。在她的積極努力下,縣有關部門已經答覆:2005年海溪鄉水泥路開始動工。6年多來,朱伯英經常深入偏遠山區,了解民情,反映民情,當好居民群眾的代言人,熱心為民辦事實。每年人代表會會前,無論生意多忙,都深入選區,走訪政府部門,整理議案建議材料,特別是針對熱點問題,朱伯英參與領銜了十幾件議案,其中一些熱點問題辦理后,解決了群眾關心的問題。比如,山林糾紛·扶貧培訓資源整合等問題,通過辦理,得到解決。
本著“報效祖國”·“急政府所急” “解群眾之憂”的精神,廣開就業門路,發揮培訓作用以及不斷壯大來料加工者的隊伍幾年來朱伯英把公司作為來料加工技術技能培訓的一個基地,免費為周圍鄉鎮,農村婦女培訓平車服裝加工技術使她們成為家庭來料加工業的主力軍,目前,他(她)們在技能上已經比較成熟,所以交貨時間和質量都能夠保證,他(她)們的加工費也相應比較可觀,一般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2005年,省重點工程灘坑水電站的庫區移民1000多人安置在朱伯英們海口鎮,其中朱伯英公司隔壁的泗洲埠村有600多人。移民對入住后的生產生活不適應,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生活來源已成問題。對此在縣婦聯的牽頭下通過和移民婦女的接觸和熟悉,朱伯英動員並安排他們接受來料加工的免費培訓。2006年3月到現在,每個月基本上都有30來個移民婦女在朱伯英的廠里學習服裝縫紉技術,學成后,他們大部分到朱伯英公司拿貨回家加工。成為公司在外的一個小分車間。目前,全縣7個鄉鎮共有200來名移民婦女成為朱伯英發展來料加工者人均月收入近1000元。在朱伯英看來來料加工已經成為青田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尤其是灘坑移民婦女創業致富的行之有效途徑。為了增加就業崗位,她分別在紅光、禎埠、泗洲埠、高湖、東源等七個自然村設立7個服務加工點及幫助困難戶脫貧致富,並在招工時堅持三優先原則:移民優先、殘疾人優先,經上困難的人員優先。目前,公司本部及其各服裝加工點已共招收員工610餘人,其中移民225人,殘疾人25人,下崗失業人員17人,經濟上困難的員工202人,較女扶持的後續發展,除公司本部外,還分別在山口高湖等鄉鎮設立了20個服裝發展經濟人共13人,串珠·鞋邦·聖誕老人等加工廠點,幾年來發展來料加工隊伍1100多人。立定網路優勢廣泛拓寬來料加工供貨渠道,朱伯英藉助自身辦企業的網路優勢,2006年,在縣婦聯組織下帶領經濟人到溫州·義烏等地聯繫業務串珠·鞋邦等來料加工業務。現已有4家固定的外貿企業和為來料的供應商,加工品種,也從原有的聖誕老人到工藝品串珠·服裝串珠等加工。多年來,巾幗服飾有限公司因在培訓就業來料加工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先後被評為浙江省扶貧培訓基地,“麗水市婦字型大小龍頭企業”也因此獲得“青田縣勞動模範”等榮譽。發展來料加工工作中市縣婦聯和青田縣政府還給予朱伯英很多信譽·政策上的扶持和資金。成為工作中的特大動力。今後一如既往為更多的婦女姐妹發展致富做好服務。為麗水市來料加工業的發展盡自己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一把尺子量出心底寬窄一把剪刀剪去世間煩惱你免費培訓讓山村姑娘身懷一技美夢成真你代發工資讓農家姐妹安心務工快樂工作你是一根七彩絲線連接起許多的命運把無數憧憬和嚮往縫製成美好,實在的生活”這是著名作家胡瓊玲在2006年浙江省首屆新農村帶頭人“金牛獎”頒獎辭。體現了社會對農村事業發展的關注以及對朱伯英為農村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認可。
為進一步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經與當地政府協商,已在當地土地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徵得十餘畝工業用地,通過巾幗服飾公司產生的利潤來興建服裝培訓基地,不久可讓更多的農村富裕勞動力走上脫貧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