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四正的結果 展開

四正

中國古代禮儀

古代貴族行射禮時舉正爵以獻賓客、國君、卿、大夫。

《禮記·射義》:“《詩》曰:‘曾孫侯氏,四正具舉。’”鄭玄 註:“四正,正爵四行也。四行者,獻賓,獻公,獻卿,獻大夫,乃后樂作而射也。”

詞語注音


四正:sì zhèng

詞語解釋


(1).封建社會中的四種綱紀。《禮記·孔子閑居》:“天無二日,士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後人以此為四正。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紺珠·人倫·四正》。
(2).指君、臣、父、子之道。《管子·君臣下》:“四肢六道,身之體也。四正五官,國之體也。”尹知章 註:“四正,謂君、臣、父、子。”
(3).四個正卦。即《周易》八卦中的坎、離、震、兌。或用以分主四時:坎主冬,離主夏,震主春,兌主秋;或用以分主四方:坎主北,離主南,震主東,兌主西。《魏書·律曆志上》:“推四正卦術曰:因冬至大小餘,即坎卦用事日;春分,即震卦用事日;夏至,即離卦用事日;秋分,即兌卦用事日。”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四正、四維者,八卦神所居。”清 惠棟 《易漢學·卦氣圖說》:“孟 氏《卦氣圖》以坎、離、震、兌為四正卦……四卦主四時。”
(4).健全;沒有缺陷。柳青 《種穀記》七:“人手全不四正,七斜八歪都有些缺點,想是也想變工,誰也找不到對象。”

相關詞語


四帶、四周遭、四戰之地、四實、四天王、四器、四衢八街、四齣、四乳、四攝、四貉、四友、四堵牆、四集、四鳥、四輕、四顯、四兆目空四海、吳中四傑、二十四節氣、重三迭四、十四樓、五四青年節、三檐四馬、二十四史、八萬四千、三四五、板板六十四、金四娘、低三下四、五講四美、二十四韻、吃四方飯、二十四節、楚歌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