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郭的結果 展開
- 姓氏
- 明代官員
南郭
姓氏
南郭(Nán guō)是中國的一個複姓,姓源出有二:1、出自姜姓,以居住地方位名稱為氏。相傳周朝齊國國君的同族大夫分居於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為姓的。郭為外城,住在南郭的,以南郭為氏。2、出自周初,周文王的弟弟虢叔的後人有南郭氏。歷史名人如:南郭子綦、南郭處士。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宗周城郭南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或官職稱謂為氏。“郭”為城池的外城部分,西周時期,周武王將親屬族人安排在都城宗周外稱的四個方位,即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居住在南郭的族人、住民,或負責鎮守南郭的將領,有以“南郭”為姓氏者,稱南郭氏。例如,在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之後裔中即有南郭氏。姬姓南郭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南氏、郭氏者。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初期齊國都城郭南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或官職稱謂為氏。姜姓南郭氏,也是以居住地方位名稱為氏。相傳,春秋初期的齊國君主令同姓的公族大夫們分居於都城(今山東淄博臨淄)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後即各有以地名為姓氏者。郭為外城,住在南郭的,以“南郭”為姓氏。姜姓南郭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南氏、郭氏者。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期諸侯國南虢,屬於以國名為氏。滅國之後的原虢國之民,多有以“南虢”之諧音“南郭”為姓氏者,以念故國。
(缺)南郭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南郭子綦:戰國時楚國人(見下附錄《南郭子綦論“天籟”》)。
南郭處士:戰國時齊國人(見下附錄《濫竽充數》)。
【南郭姓宗祠通用對聯】
〖南郭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聞名載莊子;
吹竽濫齊廷。
——佚名撰南郭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代大夫南郭子綦,《莊子》中有記載。下聯典指戰國時齊國人南郭處士,齊宣王喜歡吹竽,還必須三百人齊吹,而不會吹竽的南郭處士也在其中充數以食俸祿。齊湣王則喜歡聽獨奏,讓吹竽人一個一個地輪流吹,南郭處士只得逃走。
============================================================
〖南郭子綦論“天籟”〗
楚國有一個名叫南郭子綦的人,據說也是德行高潔的抱道之士。有一天,南郭子綦在家無事,靠著一隻案幾靜坐,他意守丹田,仰天呼吸,一會兒就掃除了各種雜念,凝神人靜,漸漸地物我皆忘,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的境地。南郭子綦獨自氣功靜坐,撇下了他弟子顏成子游垂著手在一旁低首立。一個時辰過去了,弟子見先生仍然像呆木頭似地一動不動,眼睛雖然睜著,但直瞪瞪的連瞳子都不轉一下,看來他的靈魂早已出竅,大抵已在天國的瓊樓玉宇中遊玩,徒留一具皮囊在塵世——究竟是天熱中暑呢,還是年老中風?總之,光景有點異樣,很是怕人,為了保險起見,顏成子游把頭湊了上去,放高聲音說:“先生、先生,您今天怎麼了?是不舒服了嗎?您怎麼坐了一大陣子沒個動靜,難道坐起來就應該外表看上去像一段枯木頭,而內心就該不起波瀾像一攤死灰嗎?以前我弟子也見過人家的靜坐,可從來沒見過像您先生這樣直逼逼一坐下去就紋絲不動的樣子的。”
聽完此話,南郭子綦先轉了轉眼珠,隨後雙手舉起伸了個懶腰,像一個泥菩薩突然顯靈一般從高度忘我中醒了過來。南郭子綦笑笑說:“好啊,你小子問得好啊!靜坐我練多年,但今天也不知怎麼搞的,竟然功到渠成,丹田下的一股真氣沸騰熾熱,循環流動,疏通百脈,如同醍醐灌頂、春意融融,使老夫在身心飄逸之中渾渾然忘掉世態人情,而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了。
“這類境界非修鍊多年不易達到,常人旁觀豈能理解。你小子說我靜坐的模樣與眾不同,故驚奇得叫喊起來,這也難怪,正像你只聽過人籟而未聽過地籟,或者是只聽過地籟而沒聽過天籟。”剛才是先生枯坐,弟子呆立,顏成子游無聊得要命,正想聽點新鮮事解解悶,聞此言,他趕緊接上去問:
“先生,那麼什麼叫天籟地籟人籟呢?小子閑著想長點見識,先生您就給我說說吧!”南郭子綦的靜坐既然已給弟子中途攪亂,一時再也靜不下來,故清了清嗓子,乾脆說了起來:
“人活在世上,不呼吸不成,那麼大自然也一樣。大自然一呼一吸,就是我們通常稱作的‘風’。這風,要麼不刮,一刮就不得了,一刮就使大自然的千萬種洞洞窟窿發出聲來,難道你沒聽過大風呼嘯怒號的聲音嗎?
“那深幽幽的山谷,就像個大洞洞;那千年老樹,有百圍之大,樹榦上坑坑窪窪的洞洞,有的像大鼻子,有的像歪嘴巴,有的像尖耳朵,有的像大樑上的方子孔,有的像杯圈,有的像石臼,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淺坑。大風一吹,從這些洞洞窟窿中所發出的聲音,形形色色、奇奇怪怪,激烈如海水澎湃,尖利如箭頭呼嘯,有的像斥人的罵聲,有的像急促的呼吸聲,有的像呼救的嘶喊聲,有的像嚎啕的哭聲,有的像哈哈的笑聲;有的呢,幽幽深深,如峽谷里的怪聲,有的呢,哀哀切切,似哭喪婦的哽咽聲,總之,一竅一響,萬竅呼應,小風則小奏,大風則大奏,此起彼應,煞是好聽,如同王宮裡的樂隊在打嘀嘀打嘀嘀地齊鳴齊奏。甚至大風過後,你仔細諦聽,山林草木仍在搖搖擺擺地發出悉悉簌簌的聲音呢。”顏成子游當下恍然大悟,搶著說:“小子現在是明白了。所謂‘地籟’,就是大自然的洞洞窟窿、坑坑窪窪、木竅土洞所發出的聲音;而‘人籟’呢,您不說我也知道,就是人用竹笛竹管所吹出的聲音。請問先生,那麼‘天籟’究竟是什麼呢?”
南郭子綦哈哈大笑,解釋說:
“天籟?你還不知道?這樣看來,你有三分小聰明,卻有七分大糊塗啊!要知道,人籟、地籟歸根結底也是一種天生的狀態。天籟難道是獨立的嗎?天籟其實就是人籟、地籟的統稱罷了。是誰使自然界的各種洞洞竅竅發出聲音呢?難道洞洞竅竅自己會發出聲音嗎?還不是天地之際的‘風’嗎?這難道還不就是‘天籟’嗎?哈哈,你是聰明一時糊塗一陣啊!”
-----------------------------------------------------------------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處士,人稱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處士 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處士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處士就這樣靠著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愍王繼承了王位。齊愍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愍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后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名稱】:南郭
【拼音】:nán guō
【注音】:ㄣㄢˊ ㄍㄨㄛ
南面的外城:
《左傳·襄公十八年》:“己亥,焚雍門及西郭、南郭。”
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之四:“南郭清游繼顏謝,北窗歸卧等羲炎。”
清·宋琬《張幼量話金陵賦贈》之二:“名園南郭外,公子命扁舟。”
謝無量《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詩:“東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
指南郭子綦:
宋·朱熹《假山焚香作煙雲掬水為瀑布》詩之一:“獨往但憑南郭幾,遠遊休剪北山萊。”明何景明《愚庵王公瓖》詩:“早投南郭隱,不待《北山文》。”寧調元《燕京雜詩》:“東方玩世成飢餓,南郭仰天似槁枯。”參見“南郭子綦”。
指南郭處士:
複姓:
春秋有南郭偃。見《左傳·宣公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