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2017年經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食葯監總局和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四部委聯合審批的涉及影像醫學和介入醫學,唯一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2020年12月5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將全面覆蓋五大介入學科分支。

研究中心簡介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2017年經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國家食葯監總局和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四部委聯合審批的涉及影像醫學和介入醫學,唯一國家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由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聯合申報,以臨床應用為導向,以醫療機構為主體,以協同網路為支撐,開展臨床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的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堅持介入學科間的融合與協同創新,國內率先構建起以泛血管疾病為主線的介入放射與治療研發、轉化和應用平台。
研究中心創製了國際首枚可降解塗層藥物洗脫支架,攻克支架內晚期血栓形成胰腺癌、糖尿病血管病及幹細胞治療的世界難題,打破了國外企業對我國藥物支架的價格壟斷;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Fu-star 可調彎鞘,通過美國和歐盟的國際認證,在全世界 12 個發達國家和地區上市使用; “在國際最早提出肝癌“雙血供”理論,制定了晚期胰腺癌和糖尿病血管病臨床介入治療指南,領銜開展了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血管病,推進了介入技術普及以及器械創新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器械登上世界介入治療的舞台,相關研究成果已推廣至全國數百家醫院,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部級獎項21項。

組織成員


中心主任為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中心副主任為李茂全教授,負責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的相關臨床研究方向和具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