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官屯鎮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下轄鎮

洪官屯鎮(原為洪官屯鄉),是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地處江北水城--聊城市北部,距市區最近距離2公里,聊夏公路縱觀南北,博梁公路橫貫東西。全鄉南北長5.9公里,東西寬7.8公里,總面積45.69平方公里。現有耕地4.2萬畝,轄2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4686人(2017年)。1971年2月設立洪官屯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為洪官屯鄉,2012年10月撤鄉設鎮。

洪官屯鎮地處茌平區西部,東接楊官屯鄉,南靠聊城開發區北城街道,西鄰東昌府區梁水鎮,北臨賈寨鎮,聊夏路縱貫南北,博梁路橫貫東西,交通便利。

概況


洪官屯鎮地處茌平區西南部,南靠聊城開發區北城街道辦事處,西鄰東昌府區梁水鎮,聊夏路縱貫南北,博梁路橫貫東西,交通便利。全鎮東西長7.8千米,南北長5.9千米,總面積46.2平方公里,耕地4.2萬畝,總人口2.43萬人,轄28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1971年2月設立洪官屯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為洪官屯鄉,2012年11月撤鄉設鎮。
近幾年來,洪官屯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主動承接聊城市區經濟輻射,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依託優勢,打造休閑觀光農業。2017年,全鎮公共財政收入1296萬元,同比增長27.3%;工業總產值達到35.7億元,同比增幅3.93%,在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小組排名第一,獲得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一等獎。2018年,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把黨建、發展、民生作為三大重點工作,積極引領、開拓進取,截至目前,全鎮已有9個村有了主導產業。發展綠化苗木1300畝;楸樹林510畝;梨園410多畝;榛子園226畝;蘋果園220畝;櫻桃園180畝;桃園110畝;大棚葡萄50餘畝。
發展不忘民生。2017年以來,鎮黨委、政府藉助國家農業發展項目,新打機井及配套356眼,埋設地下管道185.54公里,鋪設輸變電線路39.08公里,新安變壓器42台,開挖輸通溝渠59.86公里,新建橋涵195座,維修橋涵5座,硬化水泥路13.3公里。新建了污水處理廠,實施了“健康水站工程”使群眾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歷史沿革


1971年2月設立洪官屯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為洪官屯鄉,2012年11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洪官屯鎮下轄28個村:
大辛村 朱灣村 
擺渡口村 前辛楊村 
圈劉村 官莊村 
東梭村 耿茂林村 
金窪村 姜庄村 
小馬村 洪屯村 
張德一村 姜於村 
成庄村 小宋村 
官廳村 老范村 
鹼王村 公李村 
郭庄村 大段村 
回民李村 范辛村 
大馬村 張陳村 
朱官屯村 西於村

文化


文化是全鎮的靈魂。鎮黨委、政府積極挖掘歷史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倡導現代文化。依託宋金名醫成無己,建成了成無己紀念館,成立了成無己學術研討會。2018年10月27日國家著名中醫訓詁學家、中醫文獻學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錢超塵教授參加了成無己誕辰955周年紀念儀式暨成無己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年會,北京中醫藥大學史載祥教授從學術和文化方面講授了對成無己的研究成果。傘棒舞是起源於擺渡口秧歌,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2004年,獲聊城市“香江杯”民間藝術表演賽一等獎。2008年5月作為開場節目,參加了省文明委舉辦的“誰不說咱家鄉好”文藝大賽,獲得金獎。2009年,傘棒舞被運用到全運會開幕式舞蹈《泰山童子迎全運》中,贏得社會各界讚譽。為傳承文化,鎮黨委、政府投資近2萬為其配齊了文化器材和相應的服裝道具,目前正在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場舞是當前群眾最喜歡、最普遍的文化活動方式,鎮黨委、政府為各村配齊了音響設備,並且還年年舉辦廣場舞比賽,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另外每村還建設了文化廣場、圖書室等文化傳播陣地。

經濟


農業

洪官屯鎮在農業上,充分發揮好緊依聊城市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生產,努力培植聊城市區的菜籃子基地,是洪官屯鄉發展農村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的主要渠道,積極引導全鄉群眾創新發展。截止目前,全鎮壓已擁有農業部和省農業廳命名的無公害農產品5個,發展蓮藕5000畝,大棗4000畝,葡萄1800畝,蘆筍400畝,甜玉米200畝,弓棚蔬菜3500畝,露地瓜菜1000畝,畜牧養殖圍繞回民李傳統的肉牛宰殺項目,培植髮展20頭以上肉牛養殖場40處,肉牛存欄4000頭,稀奇動物養殖鴕鳥200隻,狐狸、貂5000多隻,形成了全鄉齊光異彩、多種發展的良好格局。目前該鎮擁有農業部和省農業廳命名的無公害農產品5個,總面積達到2.2萬畝,其中蓮藕6000畝,各種蔬菜3600畝,釀酒葡萄3000畝,花生10000畝,是遠近聞名的蓮藕之鄉。
產業發展
鞏固發展傳統產業,擴大發展特色產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一是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使林業生產得到快速、健康、協調發展,使全縣林業生產現場會在該鄉成功召開。2008年上半年,全鄉片林種植2400畝,植樹13.2萬株,完善綠色通道18公里,發展棗園400畝,發展綠化示範村4個,二是抓點帶面,培植髮展專業村。以引導規模飼養,帶動分散飼養,促進全鄉發展為原則,依託聊城市區的區位優勢和回民李村的傳統優勢,通過優化畜牧防疫隊伍,聘請技術專家,培植畜牧交易專業市場等服務措施,積極鼓勵和引導群眾發展畜牧養殖,幫助和扶持回民李村龍頭企業擴大生產,做好企戶聯動發展。並將成立肉牛、填鴨養殖、宰殺專業合作社,現在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中。目前,全鄉發展專業飼養村三個(回民李肉牛、填鴨養殖村,張陳養豬專業村,成庄養雞專業村),肉牛存欄4000頭,生豬存欄5500頭,規模養雞戶300戶,萬隻養鴨戶30戶,20頭以上肉牛飼養戶97戶,養豬戶138戶。三是鞏固發展傳統產業,擴大發展特色產業,探索發展高效產業。依託聊城農貿市場的優勢,按照全鄉發展計劃,層層分解到管區、村,層層簽訂目標生產責任書,與管區、村幹部的工資報酬掛鉤,實行每月一通報,每季度一評比制度;充分發揮蓮藕、葡萄、花生等協會作用,發展訂單項目,提供資金、技術,搞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通過科技特派員工程,建檔立案,跟蹤服務。目前,全鄉發展弓棚7000畝,露地蔬菜14000多畝,改良優質葡萄1800畝,蓮藕種植3000畝。另外,該鄉還發動群眾入股,大膽探索集約化經營模式,集中發展蘆筍種植600畝,投資400餘萬培植髮展花卉基地2處(品種30餘種,面積400畝)。

獲得榮譽


洪官屯鎮先後被授予“山東省科普先進鄉鎮”“山東省農機安全示範多鎮”“山東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單位”“省級文明村鎮”“市級民營經濟先進多鎮”“市級生態示範鄉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