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

2007年中央電視台電視政論片

《復興之路》是為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六集大型電視政論片,是中央電視台第一部全面、系統的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講述了以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為視角,展示一幅幅振興圖強的全景畫面。

《復興之路》於2007年10月5日在中國大陸首播,總6集。

劇情簡介


海報
海報
該片以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為視角,應用生動詳細的歷史資料,向我們展示一幅幅振興圖強的全景畫面,使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體味百年祖國的滄桑巨變,體味民族的奮鬥歷程。該片於2007年10月5日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播出。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用歷史感悟未來。

主創團隊


出品人:趙化勇音效:李寧、程嵩
學術顧問:金沖及、李捷、李忠傑音樂錄音:王恆、秦國臣
總監製:羅明、袁正明助編:馮琦、於博、呼濤
總編導/總撰稿:任學安翻譯:丁力、王克力
創作指導:康健寧同期聲翻譯:楊寧、任大慶、程晶、林昱、李曉燕
執行總編導:周艷、石世侖統籌:閆維毅、郭寧
編導組:黃驥、劉穎、黃蔚、郭憲、李志新、李玉梅、程天林、李涓製片:陳敏、穆傑
攝像組:張寧、蔣季平、殷鵬、劉才雲、郭憲、包潤峰、王曉峰製片主任:張汝蒸
資料指導:陰建白技術統籌:栗小斌
作曲:巍子技術監製:李宏虹
解說:譚江海監製:郭振璽、韓建群
音樂編輯:李寧、陳穎

分集劇情


第一集:千年巨變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中國人的思想也由此而獲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們發現,既然兩千多年來都被視為奉天承運的“天之子”不過是壓在人們心靈上的土偶,那麼還有什麼陳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懷疑,不可以被拋棄呢?從此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深入人心。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它只是趕跑了一個皇帝,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誰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誰能讓中國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才能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呢?
第二集:崢嶸歲月
皇帝倒了,辮子剪了,這是1912年給中國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凱很快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這年4月,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之位讓於袁世凱,中華民國看似有國會、有《約法》、有眾多政黨,但實際上政權都操縱在袁世凱和北洋軍閥手中。1913年3月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遭暗殺,他和許多人所期待的議會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隨後,為了換取支持,袁世凱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二十一條”,時人感嘆道: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凱終於隨著83天皇帝夢的破滅而敗亡,但北洋政府卻連形式上的統一都維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中國依然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 20世紀早期的中國已到了國將不國的地步,軍閥之間為爭權奪利混戰不斷,四處可見城頭變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馬亂的恐懼之中,報刊上常見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慘不忍言。
租界和佔領區則一如從前,外國人在華特權原封不動,外國的戰艦仍在中國內河揚威,一個迫切而又迷茫的問題是中國該往何處去?在這眾多的主義和思想中哪一個能給中國帶來光明。
1919年梁啟超來到歐洲,貧富差距和尖銳的勞資矛盾讓他十分震驚,他在《歐遊心影錄》中描述道:全社會人心都陷入懷疑、沉悶、畏懼之中,好像失去了羅針的海船,迎著風遇著霧,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國記者直截了當地告訴梁啟超,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這使得正在向西方學習的中國人感到困惑,中國還要沿著這條路再走一遍嗎?就在這個時候,從俄國傳來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反覆比較中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第三集:中國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同時也宣告了自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的基本完成,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為實現第二項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中國歷史由此開闢了一個新紀元。新生的共和國僅用了半年時間就使全國物價基本穩定,治癒了舊中國無法醫治的頑症,農村則繼續實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後共使3億多農民無償獲得了約7億畝土地,但是,建設一個新國家的路途卻山高水長,1949年的中國鐵路主幹線沒有一條能夠全線通車,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相當於亞洲國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4000萬災民等待救助。面對舊政權留下的滿目瘡痍,冷戰格局下誕生的新中國,在建設的進程中將經歷怎樣的艱難曲折,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領導人民如何開闢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道路。新中國宣告成立的第3天,蘇聯政府發來外交照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對新中國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支持。兩個多月後,毛澤東踏上了西去的列車前往莫斯科,這是他第一次出國,也是他出國訪問時間最長的一次,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
條約簽訂后迅速回國的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指出條約定下來比不定好,定下來,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別的事情。然而,此時卻中國東北邊境傳來了隆隆炮聲,建設的步伐被打亂了,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藉機派第七艦隊開進了台灣海峽,10月,美軍無視中國的警告,越過三八線,將戰火擴大到鴨綠江邊,新生政權的安全受到了威脅,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開始保家衛國的戰鬥,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為新中國的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第四集:偉大轉折
海報
海報
2007年北京工人體育場正在為迎接奧運會進行大規模的改建。30年前,這裡曾經成為世界的焦點,在1977年的一場足球賽上,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了兩年多的鄧小平第一次公開亮相,日本共同社描述道:數萬觀眾撇開比賽,霎時都站立起來,向他報以狂熱的掌聲,美國新聞周刊的評論認為,在經濟事務方面預計他將逐漸發揮關鍵作用。
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了長達十年的灰暗歲月,10年間中國百姓的生活幾乎沒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國農村的貧困人口超過兩億,中國經濟與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這一時期中國大陸的四周出現了經濟迅猛發展的亞洲四小龍,中國將如何選擇前進的方向,在這樣一個特殊歷史關頭復出的鄧小平將如何帶領中國實現偉大的轉折。
一位88歲高齡的老人在改革開放的重要關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為中國指明了道路,他不僅留下了寶貴的鄧小平理論,而且留下了寶貴的鄧小平精神。有人說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孫中山,為中國打開了思想進步的閘門,建立起新中國的毛澤東,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而挽救了社會主義的鄧小平為中國找到了一條使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當人們回首20世紀時會發現,整個人類都處在大變局之中,各種社會思想的演變、競爭影響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的格局,20世紀的最後20多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出蓬勃的創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在民族復興的征途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將如何繼續?新世紀的晨光中世界將看到一個怎樣的中國?
第五集:世紀跨越
當20世紀進入倒計時的時候,信息革命已全面來臨,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的社會變革也在提速。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帶領著改革開放的中國邁向新世紀。此後的13年,每個關注中國發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華民族釋放出的驚人活力,世界見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給中國帶來的全方位的變化,這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嶄新構想,是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機結合在一起,既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麼,這樣一種經濟體制將如何建立?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又將開啟怎樣一段新的航程?
上海浦東:今天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國際金融貿易區,它像一隻頭雁,帶動著整個長江流域地區,共同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黃金年代。然而,在17年前,被宣布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時候,這裡還是一望無際的農田,1992年,浦東開發的戰略目標被寫進了黨的十四大報告,這是黨的代表大會第一次具體部署一個城市的經濟建設工作,從此,這個中國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區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浦東開發和許多同樣發端於1992年的經濟事件一道成為明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中國全力起飛的寫照。
第六集:繼往開來
一個嶄新的世紀已經開啟了,中國迎來了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激勵著走在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國人。
200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選舉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200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我深知擔任國家主席這一崇高的職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一定忠誠地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恪盡職守、勤勉工作,竭誠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託。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給國內外的評論員留下了精幹、務實、親民的第一印象,13億中國人和國際社會眾多觀察者注視著這個新的領導集體,他們將如何管理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如何領導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繼續走好民族復興之路?
2002年12月5日胡錦濤和中共中央書記處全體人員冒雪前往西柏坡學習考察,這是他們履新不到一個月的首次集體行動,西柏坡是中國共產黨進入北京前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1949年3月在革命勝局已定的歷史性時刻,毛澤東指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半個多世紀以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一直伴隨著新生政權,2002年的冬天新一屆領導集體來這裡重溫歷史,是對全黨的警示也是對人民的承諾。
中華民族曾領先世界兩千年之久,但在“康乾盛世”的阿諛讚歌聲中,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便開始了落後挨打的境地。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一百多年來,仁人志士們前赴後繼,為了祖國的富強而奔走,但沉睡已久的東方睡獅,卻一次次地遭受著列強的侵略和奴役,民貧國弱,任人宰割,中國被世界遠遠的甩在了後邊,脫離了近代世界發展的軌道。
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徹底擺脫了被壓迫和奴役的境地,中國這個東方睡獅,開始慢慢地覺醒,但卻步履艱難,在曲折中艱難前行。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終於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開始向騰飛之路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