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檔案館

略陽縣檔案館

略陽縣檔案館成立於1959年3月1日,負責集中統一保管境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部分駐略雙管單位檔案資料的國家綜合性檔案館,縣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黨政信息公開利用指定場所、社會檔案資料寄存中心服務功能。2005年11月30日在全省縣級檔案館第一個通過陝西省檔案目標管理AAA級認證。

檔案館簡介


檔案館有四層磚混結構大樓一幢,2004年5月由省、市、縣投資107萬元建成,總建築面積1447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860平方米。目前,庫房內配備密集架112組、木質櫃215套。
檔案館現館藏各類檔案總計65486卷(冊),其中有民國時期的檔案870卷,革命歷史資料50 件,各類檔案59239卷,各類資料5327冊。還有錄音、錄像、照片、光碟等載體電子聲像檔案。最早的檔案是1552年編纂的《嘉靖略陽縣誌》。
多年來,略陽縣檔案館注重檔案信息開發,編製檢索工具四類52種,編纂《檔案志》《檔案館指南》《檔案局館概況》《歷屆黨代會、人代會等7種簡介》《名勝古迹簡介》《略陽縣大事記》《重要人物簡介》《名優特產品簡介》等檔案文獻資料35種150餘萬字。
2003年以來,略陽縣檔案信息化建設列入全縣信息化和電子政務建設。配置專用伺服器、計算機及檔案管理軟體等設備,直接聯通政府電子政務光纖數據網,現已基本具備電子檔案移交、接收、傳輸、整理、儲存、編研、利用等功能,已建成80個機關2003-2006年電子文件資料庫2.7萬條;輸錄建成1919-2006年重要檔案目錄資料庫5.5萬條,實現了網際檔案資料信息互聯共享,並開闢了“略陽檔案”網頁,定期公布檔案信息15類230條30餘萬字,及時公布各機關政務公開文件目錄1萬餘條;指導認證機關輸錄檔案數據6200餘條。全縣檔案信息化建設邁向了良性的發展軌道。
1991年起,全縣實施縣級機關和企事業檔案管理達標升級工作,2005年起,在行政、企事業建檔單位開展檔案目標管理認證定級工作,截止2006年全縣共有68個(次)機關單位達到了省級檔案管理標準。2004年起全縣實施歸檔文件整理新規則。
近年來,略陽縣檔案館緊跟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拓展服務功能,2003年12月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辦成圖片資料展室1個90平方米,累計製作教育展版34面,展出檔案實物260卷件;2004年9月,在檔案館建立了現行文件閱覽中心,累計接收科級機關單位現行文件2萬餘份,為普通老百姓提供利用“紅頭文件” 320人次。2004年3月,在檔案館成立了檔案寄存中心,寄存黃金礦業公司、飲食服務公司檔案和審計專業檔案1700餘卷。2005年遷入新館后,大膽創新管理方式,建立了重點檔案庫存、特藏檔案專庫、電子聲像檔案專庫、寄存檔案專庫、目錄專室等,進行集約化管理;購置去濕機3台、空調5台、通風機8台、消毒機1台,安裝設置防盜門窗30餘個和隔離門、防護走廊,集中進行了系列化安全設置,有效的保證了檔案的安全保管。
略陽縣檔案館位陝西省略陽縣獅鳳路政府院內,館長湯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