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筆冢的結果 展開

筆冢

漢語詞語

筆冢是漢語辭彙,拼音為bǐ zhǒnɡ,釋義:書法家埋藏廢筆的處所,出處為《國史補》。

涵義


筆冢(bǐ zhǒnɡ)
1.亦作"筆冢"。
2.書法家埋藏廢筆的處所。
3.李肇《國史補》卷中載懷素練字,寫壞了的筆頭堆積如山,號曰:筆冢。後世以此為勤奮之意,與“韋編三絕”有同工之處。

歷史


智永住在吳興永欣寺,多年學習書法,後來有十瓮寫壞的毛筆頭,每瓮都有幾石(那麼重)。來求取墨跡並請寫匾額的人多得像鬧市,居住的地方的門檻因此被踏出窟窿,於是就用鐵皮包裹門檻,人們稱之為“鐵門檻”。后把筆頭埋了,稱之為“退筆冢”。

例句


1、古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地傳說,懷素“筆冢墨池”的典故,但凡書法之大成者,無不勤奮揣摩,專心體悟。
2、支言俚說,不足供醬瓿;而翼飛脛走,較捻髭嘔血、筆冢研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
3、歷史上,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也有隋朝智永和尚“禿筆三千成筆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