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山鎮

大麥山鎮

大麥山鎮南與懷集縣連山縣接壤,東與寨崗、寨南鎮相連,西北與渦水鎮相接,西與盤石鎮交界,北與南崗鎮相鄰,總面積208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1個居民小組,大麥山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大麥山鎮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轄9個村民委員、1個居民小組,共有15687人,絕大部分是排瑤,還有少部分是過山瑤。大麥山鎮基礎設施日趨完善,1955線已鋪成,水泥路直達白芒村,白芒至黃連也直通班車,其餘各村皆已通路、通郵、通電、通電視、通水。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麥山鎮常住人口為14133人。

自然資源


大麥山鎮
大麥山鎮
大麥山鎮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尚未開發可利用水資源發電量可達3000千瓦,同時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銅礦、鉛鋅礦、金礦和石英礦。現已有水電站14座,總裝機容量5000多千瓦。大麥山鎮有豐富的土特產,比較有名的土特產為茶葉、油桐油茶、竹筍、冬菇等,其中黃連茶以色美耐泡,味道清香而聞名國內外。大麥山鎮現有19間學校(包括教學點)、衛生院1間,敬老院1間,文化站1間。

社會事業


基礎建設

大麥山鎮
大麥山鎮
干群搶修水利保灌溉、齊開村道促生產
大麥山鎮中心崗村是個邊遠的革命老區行政村。在該村“兩委”幹部的積極努力和認真組織下,先後共投入資金近8000元、水泥60噸(其中縣水利局支持50噸),村民積極投工投勞800多天,修建了農田水利5條、總長3000多米;新開自然村道1條、長500米及完成硬底化街道、機耕路共3條、長近800米。這些建設的完成,解決了該村200多畝水田灌溉難和1000多村民行路難的問題,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上生產生活。

河堤工程

入汛以來,大麥鎮新寨村委會銅官坑自然村的500村民安然無恙。汛期到來之前,村幹部已為他們築起了一條長360米、寬0.6米、高1.7米的堅固的河堤,足以抵擋住那曾經肆虐的洪水猛獸。
據了解,銅官坑自然村村莊旁邊有一條寬30米左右的河流,1994年,當時該河堤還未修建,連夜的暴雨引發山洪暴發使河水上漲,殃及附近的村民,人們四處逃散,學生停課。後來便開始修建河堤,由於種種原因,河堤只修了200米后就停了下來,還有360米未能修建,每到汛期村民們總是人心惶惶。去年底,銅官坑移民新村選址於此,100戶住房貧困戶將在這裡建起他們的新家。涉及灌溉面積分別為 100多畝農田和500多畝農田的后洞村新村河堤工程及白芒村黃甘坪河堤工程已相繼完工,而中心崗村、新寨村的河堤修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有望在汛期到來前完工。

安居工程

12月27日,大麥山新寨村甲塘沖等7個自然村的村民期待已久的移民新村工程終於動工,群眾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當日,副縣長唐拾斤及縣扶貧辦領導親臨移民工地參加工程啟動儀式。
大麥山新寨村共有農戶800戶3192人,年均純收入1500元以下的貧困戶有320戶1280人,全村16個村民小組中有7個至今仍住在半山腰,交通十分不方便,生產、生活條件比較艱苦。2006年,該村被列為連南縣農村安居工程示範村,決定將甲塘沖、新寨、下坪、白浪、馬嶺墩、屆應江、大麥山等7個自然村的100戶相對貧困的農民集中移民搬遷到地勢相對平坦、靠近公路的銅觀坑。
移民新村總投資400萬元,其中省扶貧辦支持40萬元,縣支持80萬元,群眾自籌280萬元;征地40畝,平均每戶佔地145平方米,建築面積110平方米,戶與戶之間的間隔1米,排與排之間的街道間隔3米;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搞好“三通一平”;按照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還規劃給每戶農民建20平方米的沼氣池。新移民村建設力爭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使之成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示範和樣板。

通信工程

大麥山鎮是該縣較大且邊遠的少數民族鎮,距離縣城50公里,由於客觀條件限制,該鎮群眾看電視難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縣委、縣政府對此十分重視,要求廣電部門抓緊落實。連南廣播電視台台按照縣的要求,積極籌措資金,投入60多萬元,開通了大麥山鎮有線電視,使當地群眾看上了與縣城同樣多套節目的有線電視。至此,全縣七個鎮的光纖已全部開通。

交通狀況


大麥山鎮黃蓮、后洞兩個村的通村公路硬底化工程正緊張地進行當中,當地群眾積極性非常高,紛紛投工投勞參與鋪路。預計10月底,兩村的鎮通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可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屆時,大麥山鎮將成為連南第一個鎮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實現硬底化的鄉鎮,這將成為連南農村公路建設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黃蓮、后洞村離大麥山鎮政府分別有16公里和4公里,通鎮公路硬底化改造路段長分別為6.6公里和2.5公里,總投資為160多萬元。據悉,兩村的公路硬底化改造工程得到了上級交通部門的鼎力支持和幫助。工程竣工后,將解決近2000人交通運輸困難的問題。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麥山鎮常住人口為141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