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竹

龍舌蘭科龍血樹屬植物

百合竹,為龍舌蘭科龍血樹屬的常綠灌木,宿根性,葉片碧綠而富有光澤。葉片中間有金黃色的條紋,甚是美麗,是家庭常見栽培觀葉植物之一,其也開花,花為白色,較小,雌雄異株,花序比較長,能達半米。

形態特徵


密葉百合竹
密葉百合竹
百合竹
百合竹
百合竹是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百合竹最高可達9米,植株長高后莖幹易彎斜,直立上部有分枝,節間短。葉鬆散成簇生長,葉片線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全緣,葉色碧綠而有光澤。花為白色、較小,但花序比較長,能達半米。花被片6,不同程度的合生;花梗有關節;雄蕊6,花絲著生於裂片基部,下部貼生於花被筒,花藥背著,常丁字狀,內向開裂;子房3室,每室1-2枚胚珠;花柱絲狀,柱頭頭狀,3裂。漿果近球形,具1-3顆種子。

生長環境


習性強健,喜高溫多濕,生長適溫20—28℃,耐旱也耐濕,溫度高則生長旺盛,冬季乾冷易引起葉尖乾枯。宜半陰,忌強烈陽光直射,越冬要求12℃以上。對土壤及肥料要求不嚴。盆栽土壤可用園土泥:泥炭土:雞糞=6:4:1混合后堆半年使用。

分佈範圍


原產馬達加斯加。在中國有廣泛栽培,在中國華南地區有大量引種栽培。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現作為觀葉植物廣泛栽培,其葉片瀟灑飄逸,耐蔭性好,非常適合室內觀賞,還可水培欣賞。
極受人們喜愛。此類植物葉色殊雅,為室內觀葉佳品。
百合竹有大葉和小葉分別,小細葉耐陽光,適合室外。而大葉百合竹屬半陰植物,不能暴晒。是室內裝飾的佳品。

栽培技術


家庭栽培

百合竹
百合竹
家庭栽培可用腐葉土與河沙或爐渣灰混合作基質。每2年換一次盆,可選擇觀葉植物培養土。
【溫度】:15-22度
【光照】:請不要讓其離窗戶太遠,除非在夏季的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土壤】:觀葉植物營養土、腐葉土和河沙各1份混合配成。
【施肥】:每年4-9月,每月1次
【空氣濕度】:請將植物置於潮濕的礫石層上。每天噴水。
【澆水】:盆土表面干至2-3厘米深時,要澆透。
【換盆】:每2年換盆1次,3月進行。
【特殊要求】:百合竹喜其他室內植物的陪伴,它們可視為其提供有益的水分補充。
【繁殖】:3-9月,取10厘米莖段在水中或密閉環境中扦插。
【建議】:為了使植株垂直、勻稱地生長,請定期轉動花盆1/4圈。

繁殖方法

可用播種法或扦插法,大量繁殖可用播種法,春至夏季為播種適期,發芽及髮根適溫為20~25℃。扦插以春、秋季為適期,剪取枝條每段10餘厘米,若帶有葉片要剪去大半,扦插於濕潤砂床或土壤,保持濕度,接受日照50%~60%,約經30-40天能髮根。
播種法
百合竹
百合竹
多用於大量繁殖,播種季節以春夏為佳,發芽及髮根適溫為20~25℃。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質的砂性土壤生長最佳,可以用植物營養土、腐葉土和河沙各1份混合配成。
扦插法
春季將截下的莖幹剪成5厘米至10厘米不帶葉的莖節,或剪取基尖易乾枯。長期在室內蔭蔽處部分生的帶莖尖的分枝,插於潔凈的粗河沙中,澆透水,用塑料袋罩住,保持基質濕潤,置室內明亮處,25天左右可生根。或將剪下的分枝插入水中,25℃時半月左右可生根。
百合竹性喜高溫、多濕的氣候,溫暖濕潤的半蔭環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8℃,冬季越冬溫度應不低於10℃,溫度稍低和空氣乾燥都會引起葉尖乾枯。耐陰性強,雖在全日照或半日照條件下均能生長,但在遮蔭50%-70%時生長最好。對水分的要求不嚴,耐旱,也耐濕,不耐寒,怕烈日曝晒,但適宜生長於濕潤而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喜濕潤的環境,在空氣濕度高時生長旺盛,生長期間宜多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洒水分,並每半個月施一次肥料。

田間管理

基質
百合竹的適應性較好,能在粘土、砂土中生長,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質的砂性土壤生長最佳。家庭栽培可用腐葉土與河沙或爐渣灰混合作基質。
濕度
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之間,越冬溫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不耐低溫凍害。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一定的空氣濕度,否則葉色變得暗淡,光澤度下降。可在生長期中勤向植株噴灑清水,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在環境中增加水分濕度。
光照
百合竹喜光照,又忌夏季烈日直射,家庭養護可將其置於南窗下或陽台處,只在夏日避開直射光照即可,其他季節最好能給予一定的光照,否則葉片中間的金黃色條紋會暗淡、消失,嚴重降低觀賞價值。
澆水
百合竹對水的耐受度較寬,輕度的乾旱與濕漬都不會損害太大,但最好在管理中以盆土表層乾燥后澆透為宜,利於其生長良好。乾濕交替進行澆水可令枝葉濃密,枝節緊湊,觀賞價值高。
施肥
對肥料的需求不嚴格,可在生長期中追施化學肥料或有機肥液均可,但施用化學肥料時要少量多次,並在施肥后及時澆水。另外,可在每年換盆換土時加入一定腐熟的有機肥料作底肥,可保證其生長良好。
修剪
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宿根性,能從根部生長新枝,所以株形一般皆良好。百合竹比較耐修剪,最好在修剪前後適當增加肥水管理,可保生長出的新枝葉更好。修剪主要是以整形為主,當然在扦插繁殖時需要插穗也是修剪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方法


常見病害有葉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灰斑病、心腐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介殼蟲蚜蟲
病害
葉斑病:病斑初期褐色斑點,邊緣黃色,擴展后病斑近圓形,中央灰色,邊緣黑褐色,周圍黃色,在潮濕條件下病斑上出現黑色粒狀物。發病初期可用42%克菌凈粉劑2000倍液,或25%絡氨銅8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噴3-4次。
黑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早期落葉,個別枝條枯死。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1次,連噴3-4次。
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癥狀嚴重的病斑帶有褐色斑紋,葉片病斑連片擴展,變成褐黃斑,植株生長受影響,降低觀賞價值。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粉劑600-800倍液,50%硫菌靈、硫黃懸浮劑600-8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粉劑800-1000倍液,50%萬寧可濕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800-1000倍液,50%萬寧+37%枯萎立克可濕粉(1:1)800-1000倍液,70%百菌清+40%代商樂(1:1)可濕性粉劑,交替噴施3-4次,每隔7-8天噴1次,防治效果較好。
炭疽病:主要侵害葉片,一般發生在百合竹葉面及葉緣。發病初期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或60%炭疽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25%應得懸浮劑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噴灑,每隔7-10天1次,連續噴灑3-4次。
灰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也侵染莖,芽和花。發病初期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或速克靈800-10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1次。連續噴酒3-4次。
心腐病:危害幼苗和成株,破壞莖及葉片的幼嫩部分。嚴重時全株枯死。發病初期可用61%乙麟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滅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蟲害
紅蜘蛛:以口器刺入葉片內吮吸汁液,使葉綠素受到破壞,葉片呈現灰黃點或斑塊,葉片枯黃、脫落,甚至落光。可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1200倍液,20%蟎死凈可濕性粉劑1500-1800倍液,或15%噠蟎靈乳油1500-2000倍液,1.8%齊蟎素乳油5000-6000倍等均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但藥物要交替使用,以防植物產生抗藥性。
介殼蟲:主要危害葉片,導致受害植株長勢衰弱,葉片枯萎。若蟲期可用40%速撲殺乳油800-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0.5%洗衣粉或45%功夫乳油1000倍液噴灑。成蟲期40%氧化樂果乳油600-800倍液噴灑,每周1次,連續噴3-4次,效果顯著。平時也要定期用800倍液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蚜蟲:以口器刺葉片,嫩莖和頂芽上的汁液,造成葉片變黃,萎縮,捲曲枯萎以致枯死而脫落,嚴重影響百合竹生長發育。每年3-11月均有發生,以春秋季節發芽抽枝時較為嚴重。危害嚴重時,應及時噴葯撲殺,可用40%滅蚜松乳油或40%速撲殺乳油800-1000倍液,或10%蚜虱斃1000-1200倍液噴灑,每周1次,連續噴灑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