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

玉樓春·子規

《玉樓春·子規》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杜鵑啼血的典故起興,代閨中思婦抒寫盼望丈夫早日歸來離情別恨。該詞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將人與鳥對比,生動表現出思婦的愁怨。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該詞全篇分成四個層次。上片的前兩句,作者寫“春光”、“月落”、“天未曉”,點明了杜鵑啼叫的節令以及時間;后兩句運用師曠《禽經》“嶲周、甌越間曰怨鳥,夜啼達旦,血漬草木”的典故,狀寫出杜鵑鳥啼叫聲的悲慘哀痛。作者將鏡頭聚焦於杜鵑鳥,女主人公實際隱藏在台後。下片女主人公直接走上台前,前兩句作者寫女主人公正在夢境中和她的丈夫相會,而後被杜鵑鳥的叫聲所驚醒。她本來想好好睡一覺以驅趕痛苦愁思,但杜鵑啼鳴令她欲夢不成,痛苦不安。而末兩句作者就著杜鵑鳥“不如歸去”的叫聲做文章,代思婦呼喚她的丈夫儘早歸來。這種聲音不禁讓女主人公埋怨遠方行人。“人心”二句說行人的心不似杜鵑一心思歸,如果他知道思歸,就應該早點回來啊。這言外之意便是人不如鳥,因為杜鵑鳥知道“歸”,只是歸不了。這兩句巧妙利用了鳥叫聲與人的語言的巧合之處,表達出本篇抒情主人公——閨中女子的心聲,在人、鳥對比中,作者進一步突顯女主人公相思的愁怨。
該詞看似寫杜鵑鳥,實則是借杜鵑鳥起興,表現女子思念丈夫的憂怨之情。

名家點評

明代文學評論家潘游龍《古今詩餘醉》:“末語比擬精當,且矯健。”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中文系教授羅家坤:“《玉樓春》寫妻子對遠行的丈夫的刻骨思念。”

創作背景


在歐陽修所處年代,很多男人獨自在外恣情遊盪,尋歡逐樂,而其妻子被幽囚於深閨之中,獨守空閨,無法掌握自身命運。這些女子既期盼丈夫歸來,又對其埋怨。歐陽修看到這一現象,寫下這首思婦詞。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