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果鏽病
蘋果果鏽病
又徠稱水鏽病。北方果區各地多有報道。主要發生在金冠品種上,嚴重降低果品質量和經濟價值。赤陽、國光、紅玉、元帥系等也有發生。
果實表面密生鐵鏽色小顆粒,突出果表面。嚴重發生則銹點連片,果面粗糙。貯藏期皺皮嚴重。果實胴部銹斑稱“胴銹”,果梗附近的銹斑稱“梗銹”。
金冠品種果皮薄,細胞大,且排列疏鬆。果面角質層薄,易龜裂,下皮細胞疏鬆。所以,遇到不良因素刺激后,果表皮細胞易破裂,形成木栓細胞。下層細胞形成木栓形成層,局部細胞木栓化,成為1個果銹主斑。尤其幼果茸毛脫落後,蠟質角質層尚未形成,對外界條件敏感,因而果齡40天內最易出現果銹。此期一過則不易出現。
幼果期遇到陰雨天氣,低溫高濕誘發果銹;此時如用藥不當,如打波爾多液受銅離子刺激;陰天打葯、噴霧器壓力大、霧滴粗、混葯種類過多、重噴等;樹勢衰弱,果園低洼潮濕等,均可誘過果銹。
(1)栽培管理。注意果園不過於潮濕。合理修剪,調節留果量,通風透光。
(2)選用抗病品種。可多植喬納金、紅津輕、王林、丹霞、岳金、華冠等良種。
(3)幼果期噴葯保護。落花后10~20天內可噴石蠟乳化劑(蟎乳液)20~30倍液,或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或二氧化硅水劑30倍液,2~3次,可避免產生果銹。幼果期停止應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氧化樂果徠、敵敵畏、三氯殺蟎醇等藥劑,改用安泰生70%可濕性粉劑700倍液,40%多菌靈膠懸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或70%代森錳鋅可濕粉400~500倍液等。
(4)套袋。花后10天左右開始套袋,對果銹有明顯抑制作用。8月後必須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