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尹

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

陳恭尹(1631~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陳恭尹像
陳恭尹像
陳恭尹“修髯偉貌,氣局深沉”,其父陳邦彥為明末嶺南抗清主力,與陳子壯張家玉一起,被尊為“嶺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軍陷廣州,其父陳邦彥舉兵抗清,兵敗被俘,被清軍寸磔於市,全家除陳恭尹僥倖逃走外均同時遇難。喪親之痛,延續到陳恭尹晚年,仍無法釋懷。他晚號“獨漉子”,取自古樂府:“獨漉獨漉,水深泥觸。……父冤不報,欲活何為!”南明時,陳恭尹進朝泣陳其父為國殉難情狀,永曆帝授以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之職。
陳恭尹
陳恭尹
其父陳邦彥是明末清初廣東抗清鬥爭的發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聲譽的宿儒。他自小受父親的思想影響頗深,並在父親的指教下攻讀詩書,擅長寫詩作賦。永曆元年(1647),他的父親於戰敗后被清軍俘獲並處死,全家除陳恭尹僥倖逃走外均同時遇難。其後,他為報家仇而參加反清鬥爭,並往返於福建、浙江、江蘇等地聯繫抗清的各地義軍。永曆十二年(1658),他赴雲貴一帶欲投奔南明永曆帝,未遇,遂返回增城定居。至永曆十六年(1662),南明永曆帝被清廷俘獲處死,陳恭尹中止了聯絡反清志士的活動,潛居家鄉專致讀書達十幾年之久。其間,與名詩人屈大均結交甚深,並一度與平南王尚可喜有詩詞唱酬的交往。永曆三十二年(1678),因與尚可喜有舊交而被指涉嫌參與“三藩之亂”遭官府逮捕下獄。被關押半年後始出獄,定居在廣州城南。自此後他的意志較消沉,移志於詩詞歌賦的創作,與友人結成詩社相互唱和,被時人稱為“嶺南七子”。陳恭尹的詩尤擅七律詩。他的詩大多以感懷身世,矢志抗清、反映民疾及描述嶺南風物為主題。晚年雖多與清廷權貴唱酬,但始終不肯出任新朝的官職。他為其居所取名“獨漉堂”,以暗喻家仇未報,匡複之志未滅之意。他的隸書書法為清初獨步廣東的第一人。遺著有《獨漉堂集》。
南明亡后,陳恭尹定居廣州,與友人何衡、何絳、陶窳、梁槤相與砥礪名節,發憤讀書,世稱“北田五子”。后“三藩之亂”爆發,屈大均從吳軍於桂。陳恭尹與屈相交甚深,又“以名重為時所指目”,永曆三十二年(1678),陳恭尹被捕下獄,關押二百日後始得解脫。從此心懷畏懼,壯志漸消,避跡隱居,自稱“羅浮布衣”。晚年寄情詩酒,曾與清廷權貴唱酬,曾被梁槤當面叱問“何事而僕僕走風塵?”又被譏諷“可憐一代夷齊志,錯認侯門是首陽”。但陳恭尹並非改弦更張,他終其一生仍不仕清。馮奉初在其傳記中解釋,與權貴唱酬是陳求自保之策:“及得脫,自念身歷滄桑,恐終不為世所容,乃築室羊城之南,以詩文自娛;貴人有折節下交者,無不禮接。“於是冠蓋往來,人人得其歡心。議者或疑其前後易轍,不知其避禍既深,跡彌近而心彌苦矣。”這也是為什麼陳恭尹之前自號“半峰”,表示終老山林的志向,晚年把號改為“獨漉”,身世之痛反而隱含更深。晚年,陳恭尹在廣州育賢坊建小禺山舍,以遺民身份終老。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病逝於廣州,葬於市郊祥雲嶺南麓。

人物年表

崇禎四年(1631)九月二十五日(10月20日),在廣東省順德縣出生。
崇禎十六年(1643)(12歲),喪母。
永曆元年(1647)(16歲),父陳邦彥抗清戰敗,被俘獲處死。家人或被清兵殺害,或死於戰亂;出逃南海弼唐,后被湛粹接到增城新塘。
永曆五年至八年(1651-1654)(20-23歲),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蘇一帶,避難,訪友,進行反清復明活動。
永曆八年(1654)春,增城新塘,與湛粹次女湛銀成婚。
永曆十二年(1658)(27歲),前往雲貴,欲投奔南明永曆帝,因清軍封鎖,行至湖南湘潭,改道北上,轉徒湖北、江蘇、河南,繼續進行復明活動。
永曆十三年(1659)(28歲),探聽永曆帝逃至緬甸,失望返回增城新塘。
永曆十五年(1661)(30歲),聞永曆帝被俘,攜眷隱居順德羊額。
永曆二十二年(1668)(37歲),湛氏夫人病逝。移居增城新塘。
永曆三十二年(1678)(47歲),被指涉嫌參與“三藩之亂”,遭官府逮捕下獄,被關押半年多,出獄后定居廣州城南。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十三日(5月30日)(69歲),病逝於廣州。

創作特點


陳恭尹隸書書法
陳恭尹隸書書法
陳恭尹的詩前後內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懷故國之思,未嘗消釋。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又多巧思,綿麗中仍多哀感蒼涼之慨。如“猛士不帶劍,威武豈得申?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擬古》之三)。“西湖歌舞春無價,南宋樓台暮有雲。休恨議和口相國,大江猶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雜興》、《虎丘題壁》、《崖門謁三忠祠》、《九日登鎮海樓》等篇,也都寄託遙深。五古《感懷》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則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難。他的詩抒寫性情而自成風格,尤擅七律詩,為詩壇所推崇。他提出詩歌貴在創新,求新於性情而不必求新於字句,求妙於立言而不必專斯於解脫的見解,反對盲目崇古與擬古。《三編清代稿鈔本》收錄有其詩作達54首,多為長詩,主體兼擅,手觸肩倚,莫不中音。
詩作選摘
【讀秦紀】
謗聲易弭怨難除,秦法雖嚴亦甚疏。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尤有未燒書。
【發舟寄湛用喈、鍾裴仙、湛石天】
扶胥古渡水凄凄,雨後移舟望轉迷。數口寄居秋草外,一身為客楚雲西。
家無兄弟依朋友,地夾河山畏鼓鼙。知已片言應不負,亂離妻女藉提攜。
【虎丘題壁】
虎跡蒼茫霸業沉,古時山色尚陰陰。半樓月影千家笛,萬里天涯一夜砧。
南國干戈徵士淚,西風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蕭客,乞食吳門秋又深。
【崖門謁三忠祠】
山木蕭蕭風又吹,兩崖波浪至今悲。一聲望帝啼荒殿,十載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停舟我亦艱難日,畏向蒼苔讀舊碑。
【九日登鎮海樓】
清樽須醉曲欄前,飛閣臨秋一浩然。五嶺北來峰在地,九洲南盡水浮天。
將開菊蕊黃如酒,欲到松風響似泉。白首重陽惟有笑,未堪懷古問山川。

後世紀念


毀后墓址
毀后墓址
該墓位於天河區沙河鎮柯木朗楊屋村後山坡,建於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修於民國20年(1931)。墓地寬5米,長8米,為傳統山手形墓。墓台兩級,青石墓碑上刻“辛未仲春穀旦陳獨漉先生暨配湛郭恭人合墓廣東士紳重修”。該墓即陳恭尹與原配湛氏、繼室郭氏合葬墓。墓兩旁有繼室郭氏之子及其妻之墓。墓地有番禺縣縣長陳樾立於民國20年(1931)三月十五日的保護文告和廣州市人民政府立於1983年的保護文物石碑。此墓現已被毀,疑為在近年“清墳行動”中被誤為無主墳而遭到破壞,墓址已成為一個直徑約5米、南淺北深的大坑,底部覆蓋著厚厚的枯黃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