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哈特·霍普特曼

德國著名劇作家

蓋哈特·霍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1946年6月6日)德國著名劇作家。

他一生創作了42個劇本,20多本長短篇小說,10多部詩歌、童話、傳說,還翻譯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和寫了3部自傳體作品,是德國歷史上少見的多產作家,也是位多才多藝的文學巨匠。

人物生平


童年時代

霍普特曼
霍普特曼
格哈特·霍普特曼1862年11月15日出生在西里西亞北部的小鎮上薩爾茨布倫,他的父母在當地經營一家旅館,他有兩個哥哥格奧爾格·霍普特曼、卡爾·霍普特曼和一個姐姐約翰娜·霍普特曼。年輕的霍普特曼喜歡傳奇文學。1868年起霍普特曼在小鎮上讀小學,1874年來到了當時的德國文化名城布雷斯勞(又名“弗羅茨瓦夫”,二戰後割讓給波蘭)讀中學,霍普特曼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環境和普魯士的學校教學,他尤其對老師的強硬態度和貴族同學的優雅舉止產生反感,加上經常生病不能正常上學,不得不重修第一年的課程,但這段時間卻給了霍普特曼機會,去劇場聽戲。霍普特曼在七年級以勉強合格的成績離開了中學,去他叔叔的農場工作,此後他又參加了藝術考試,但沒有獲得通過。

青年生涯

霍普特曼
霍普特曼
1880年霍普特曼被布雷斯勞的皇家藝術職業學校的雕刻班錄取,但是一年後因為“不良的行為舉止和不夠勤奮”被退學,後來又被重新錄取,1882年離開學校。霍普特曼曾為他哥哥格奧爾格·霍普特曼的婚禮寫了一齣戲劇“愛情的春天”,並在婚禮上首演,在哥的婚禮上霍普特曼認識了新娘阿黛勒·蒂訥曼的妹妹瑪麗·蒂訥曼,他們一見鍾情,在婚禮上便私訂終身。瑪麗·蒂訥曼是拉德博伊勒的一位商人的女兒,她們姐妹三人分別嫁給了霍普特曼兄弟三人,阿黛勒·蒂訥曼嫁給了格奧爾格·霍普特曼,瑪麗·蒂訥曼後來也嫁給了格哈特·霍普特曼,她的妹妹瑪爾塔·蒂訥曼則嫁給了格哈特·霍普特曼的另一個哥哥卡爾·霍普特曼。私訂終身後,瑪麗·蒂訥曼資助霍普特曼1882年開始他在耶拿大學的哲學和文學史學習,但是霍普特曼很快又放棄了學業。瑪麗·蒂訥曼又資助霍普特曼去地中海旅行,他決定在羅馬定居做一名雕刻家,但是他在羅馬德國人聚集區落腳的想法遭遇失敗,失望的他回到了德國,在德累斯頓皇家學院學習繪畫但並沒有完成學業,此後在柏林洪堡大學的歷史學習也同樣是無疾而終。霍普特曼在戲劇上的濃厚興趣遠勝於他在學業上的多次半途而廢。

晚年

1946年6月6日,霍普特曼因支氣管炎在西里西亞去世。6月27日施特拉爾松市政廳舉行盛大的悼念儀式,由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創始人之一、後來的民主德國總統威廉·皮克主持。6月28日早上日出之前,在波羅的海上的希登澤島也舉行了葬禮,霍普特曼葬於希登澤島修道院中,希登澤島是霍普特曼最鍾愛的旅遊地。1951年在希登澤島修道院中豎起一塊花崗岩墓碑,依霍普特曼的遺願,墓碑上只刻了霍普特曼的名字。霍普特曼的第二任妻子瑪格蕾特·霍普特曼1957年去世后,於1983年合葬在希登澤島。

人物作品


霍普特曼共為後世留下了47個劇本、5首德文敘事詩、21首散文詩和一些小說。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戲劇佔了主導位置。
《狂歡節》(1887年),短篇小說
《守路人蒂爾》(Bahnwärter Thiel,1887年),中篇小說
《日出之前》(Vor Sonnenaufgang,1889年),戲劇
《和平節》(Das Friedensfest,1890年)
《孤獨的人》(Einsame Menschen,1891年)
《織工》(Die Weber,1892年),戲劇
《獺皮》(Der Biberpelz,1893年),戲劇
《翰奈爾升天》(Hanneles Himmelfahrt,1894年),夢幻劇
《弗洛里安·蓋爾》(FlorianGeyer,1896年),戲劇
《沉鍾》(Die versunkene Glocke,1896年),戲劇
《車夫亨舍爾》(1898年),社會劇
《米夏埃·克拉默》(Michael Kramer,1900年)
《火災》(Der rote Hahn,1901年)
《可憐的亨利希》(Der arme Heinrich,1902年)
《羅澤·伯恩德》(Rose Bernd,1903年)
《碧芭在跳舞》(Und Pippa tanzt!,1906年)
《希臘之春》(1908年),遊記
《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Der Narrin Christo Emanuel Quint,1910年),長篇小說
《大老鼠》(Die Ratten,1911年),悲喜劇
《阿特蘭提斯》(Atlantis,1912年),長篇小說
《冬天的敘事謠曲》(Winterballade,1917年)
《多羅苔婭·安格曼》(Dorothea Angermann,1926年)
《激情篇》(1926年),自傳體小說
《日落之前》(Vor Sonnenuntergang,1932年)
《我的青春冒險》(Das AbenteuermeinerJugend,1937年),自傳體小說
《馬格努斯·加爾伯》(Magnus Garbe,1942年)

文學風格


現實主義

霍普特曼
霍普特曼
1885年,格哈特·霍普特曼同瑪麗·蒂訥曼結婚,起先生活在柏林,但是城市的生活使得霍普特曼的肺病加重,他們便搬去了柏林郊外的小鎮埃克訥並在那裡生活了4年,生有3個兒子。在這段時間裡,霍普特曼參加了柏林的自然主義文學協會,並完成了他的早期作品,其中包括短篇小說《狂歡節》(1887年)、中篇小說《鐵道守路人蒂爾》(BahnwärterThiel,1887年)、他的第一部戲劇也是成名劇作《日出之前》(VorSonnenaufgang,1889年)和他的最重要作品《織工》(DieWeber,1893年)。《日出之前》1889年在柏林的“自由舞台”演出后受到好評,霍普特曼一舉成名。霍普特曼的戲劇經常關注於人民起義,《織工》以1884年西里西亞織工起義作為背景,被普魯士當局檢查制度和警察認為是在號召階級鬥爭而禁止在柏林公演,而“自由舞台”正是為這些被禁戲劇提供不公開演出的舞台,這些戲劇還包括列夫·托爾斯泰和易卜生的作品。為了爭取《織工》能在柏林德意志劇院獲得公演的許可,霍普特曼解釋該劇的寫作不是為了號召社會民主主義,而是作為一個詩人對起義參加者的同情。

象徵主義

霍普特曼
霍普特曼
在《獺皮》(DerBiberpelz,1893年)遭受批評之後,霍普特曼的創作從現實主義題材轉向了神話、宗教和童話等象徵主義題材,這一時期的作品包括夢幻劇《翰奈爾升天》(HannelesHimmelfahrt,1894年)、童話劇《沉鍾》(DieversunkeneGlocke,1896年)和《碧芭在跳舞》(UndPippatanzt!,1906年)。1893年霍普特曼愛上了作曲家馬克斯·馬沙爾克的妹妹瑪格蕾特·馬沙爾克,霍普特曼的妻子瑪麗·蒂訥曼在得知這段戀情后,趁霍普特曼去巴黎參加《翰奈爾升天》首演,帶著她的兒子們離開霍普特曼去了美國。1904年霍普特曼同他的第一任妻子瑪麗·蒂訥曼離婚,兩個月後迎娶了瑪格蕾特·馬沙爾克,她在此前的1900年已為霍普特曼生下一子,這段婚姻一直持續到霍普特曼去世,但在1906年他曾與16歲的女演員伊達·奧爾勒夫有過一段私情。
1910年起霍普特曼也開始了小說的寫作,作品包括《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紐·曼特》(DerNarrinChristo:EmanuelQuint,1910年)和《阿特蘭提斯》(Atlantis,1912年),《阿特蘭提斯》在1913年成為霍普特曼的第一部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霍普特曼雖然對將作品改編成電影沒有特別的興趣,但是他發現這是個不錯的收入來源。
19世紀末20世紀初,霍普特曼獲得了多項獎項,他在1896年、1899年、1905年三次獲得奧地利的文學獎項格里爾帕爾策爾獎,他分別獲得了萊比錫大學和牛津大學的榮譽博士頭銜,並在1912年因“欲以表揚他在戲劇藝術領域中豐碩、多樣而有出色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人物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法國大文學家羅曼·羅蘭寫信給他,要他對戰爭進行批判,但他拒絕了。希特勒在德國上台後,他沒有及時看透第三帝國的法西斯本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步認清了希特勒的本質。可是,當他認清歷史潮流的趨勢時,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1946年7月28日,這位文學巨匠與世長辭了。但他留下了豐富的著作,對德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譽。
主要作品有劇作《日出之前》、《沉鍾》等。
1912年蓋哈特·霍普特曼因作品《群鼠》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該獎歷史上第13位得主。頒獎辭:“欲以表揚他在戲劇藝術領域中豐碩、多樣而有出色成就”
目前國內有他的作品譯本《霍普特曼小說選》、《霍普特曼戲劇兩種》等
霍普特曼開始文學創作的時候,正當自然主義文學思想在德國興起。他是德國自然主義詩人團體通訊社的成員。他的第一個劇本《日出之前》就是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作。19世紀末,德國工人運動高漲,俾斯麥被迫取消“反社會民主黨人法”,社會民主黨又在選舉中獲勝。無產階級力量的增長對進步的資產階級文學產生了影響,霍普特曼在這一巨大的政治潮流推動下也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他創作了《獺皮》、《車夫漢色爾》、《火焰》等一系列優秀的現實主義劇本。特別是他以1844年西里西亞織工起義為題材創作的劇本《織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劇本中被壓迫被剝削的工人第一次以英雄人物的姿態登上舞台。劇本向人們指出:安分守己只能招致敵人的殘殺。只有起來鬥爭,才是唯一的生路。列寧很重視這個劇本,在1905年革命的準備階段。列寧曾親自審閱《織工》的譯文。

人物榮譽


霍普特曼
霍普特曼
1896年格里爾帕爾策爾獎1962年發行的霍普特曼紀念郵票,
1899年格里爾帕爾策爾獎,
1905年格里爾帕爾策爾獎,
1909年萊比錫大學和牛津大學榮譽博士頭銜,
1911年巴伐利亞馬克西米利安皇家勳章,
1912年諾貝爾文學獎,
1921年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榮譽博士頭銜,
1922年德意志帝國雄鷹勳章,
1924年普魯士優秀勳章,
1932年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博士頭銜,
1932年法蘭克福歌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