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蒸草魚

醴陵蒸草魚

醴陵蒸草魚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醴陵菜的代表菜品也是最常見菜品,食材簡單易得,做法也不複雜,但出自不同人之手味道絕不相同,與醴陵炒粉一道既是醴陵廚藝人高超的烹飪技術的菜品代表,也是醴陵人巧手辦事、化平淡為神奇的精明特質的體現。醴陵人居家吃魚多用腌制,醴陵蒸草魚也叫做伏魚,或叫醡魚,口味香醇。常選用新鮮的魚塊,打上花刀,微鹽腌制,灑干辣椒粉、蘸醬油、添豆鼓、排薑片、撒蔥白和味精,淋上醴陵特有山茶油放於鍋中蒸煮一刻鐘。

菜品特色


醴陵蒸草魚用料簡單講究,味道柔和,回味悠長。主料選用3-4斤重的草魚,將草魚一劈兩半,刮凈魚腹內黑色粘膜,切成三段,用鹽腌制(也可用醋腌),蒸出來的魚肉有一種甜味。醴陵蒸草魚肉質緊湊、鮮、嫩、咸、香、辣五味和諧,口感清爽。

烹調方法


醴陵蒸草魚關鍵在原材料,魚的肉質很重要,以2-4斤吃草塘魚最好,肉鮮嫩且蒸出來湯略帶甜味。魚殺後為防止鮮味喪失,避免水洗,直接腌制。用鹽的少許,腌制時間幾分鐘足夠。鹽太少或者腌制時間不夠,蒸出來的魚肉散的,不好吃。鹽太多或者腌制時間太長,蒸出來的魚肉則太緊和死,也不好吃。這些沒有一個標量,主要靠經驗把握。用鹽腌制后還可以通體抹下油,這樣更入味。蒸草魚味精可以稍微多放點,味道更鮮香。接下最關鍵的就是火候和時間了。時間不夠,魚是生的,茶油、醬油、辣椒、鹽等味道進入魚肉不夠徹底。時間長了,魚肉又老了,如同嚼木頭一般。上佳的蒸草魚一出鍋,首先是一股山茶油香撲鼻而來,然後是老辣椒香,豆鼓香,魚香,姜香,蔥香。夾一筷子魚肉,就著油汁一醮,“鮮香咸辣”全在其中。

演變創新


以上是蒸草魚的傳統做法,隨著時代進步,蒸草魚也變異出數種新蒸法出來。較有代表是一是小茶園的蒸草魚,用2-3斤的全魚來蒸,不切塊,蒸出來鮮嫩恰到好處,那味道是一絕。另一種方法與傳統蒸法沒有大的差別,只是使用的辣椒為蒸魚頭的那種小米辣,蒸出來倒是也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