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橋

大圩萬壽橋

萬壽橋是一座單拱石橋,始建於明朝,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位於馬河與灕江匯合處,橋體穩健古樸,為縣重點保護文物。

基本概況


萬壽橋[大圩萬壽橋]
萬壽橋[大圩萬壽橋]
虹式單孔拱石橋,它單拱昂立,橫跨馬河(澗沙河),東接泗瀛洲,西連青石板街,遠望似青龍卧江,近看 橋影如月,氣勢非凡;與兩岸古樸的民居相依,具小橋流水的典雅嫵媚。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四百多年。初為木結構三拱板橋,后毀於水災,清初修復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重修為單拱石橋至今。橋全長29.6米,高7.1米,凈跨16.8米,兩邊各有二十餘級台階,橋面以青石板嵌成,兩側有護欄,四角有四個造型美觀別緻的石獅(文革中被毀),總體造型非常美觀。清末民初,作為桂北水運碼頭的大圩,商貿繁榮。萬壽橋旁的隆安街(今東方街)及一側的河灘就是大圩的主要墟場。
大圩古鎮,萬壽橋是必去的地方。萬壽橋詩建於明代,是一座石塊砌起的石拱橋,橋面的石頭已被磨得溜光發亮,間雜些許小草,古樸自然。橋的西面是灕江,是欣賞灕江及對岸磨盤山的極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