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鏈

漢語辭彙

創新鏈是指圍繞某一個創新的核心主體,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知識創新活動將相關的創新參與主體連接起來,以實現知識的經濟化過程與創新系統優化目標的功能鏈節結構模式。

結構介紹


創新鏈示意圖
創新鏈示意圖
創新鏈是描述一項科技成果從創意的產生到商業化生產銷售整個過程的鏈狀結構,主要揭示知識、技術在整個過程中的流動、轉化和增值效應,也反映各創新主體在整個過程中的銜接、合作和價值傳遞關係。

組成環節


創新價值鏈可分為要素整合、研發創造、商品化、社會效用化四個環節組成。
要素整合環節: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調動以及整合人員、資金、設備、信息和知識儲備等各創新要素,形成成套的科研力量乃至體系。
行業創新鏈
行業創新鏈
研發創造環節:在要素整合環節基礎上,科研力量自發研究或者承接科研項目,發現新知識,形成新技術或其他科研成果的過程環節。
商品化環節:將上一個環節的科研成果進一步與人員、資金、設備、信息、工藝、管理等要素結合,經過創意過程打造成具有價值的商品在市場上營銷推廣,並形成新興產業或者應用於生產過程之中,從而產生經濟效益的環節。
社會效用化環節:將科研成果或形成的商品應用於社會生活等領域的環節。社會效用化環節通常在商品化環節之後,但也有部分科研成果可以不通過商業化環節而直接應用於社會生活各領域,併產生相應的社會效應。
與創新鏈的各個環節相對應,可以將國際科技合作分為四種:研發導向的國際科技合作、市場導向的國際科技合作、社會應用導向的國際科技合作、要素導向的國際科技合作,每一種國際科技合作均側重於科技活動創新鏈的具體需求。

鍛造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並不意味著政府從此“放手”不管,關鍵是要處理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的關係。在當前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急需發展的情況下,應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發揮政府在加強科技宏觀管理、政策支持、培育市場、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和人才成長的發展環境方面的支持作用。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作為開展技術創新的重要動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有效整合科技資源,激發創新體系中各種要素的創新活力。
王殿甫說,單個企業的研發實力不足,可以通過政府的政策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彌補。他舉例說,彩色模擬電視興起時,國內電視企業與索尼松下等企業的研發實力“不可同日而語”,但依靠集體的力量,中國掌握了彩色模擬電視的部分核心技術,到20世紀90年代初部分電視生產線已經實現了國產化。
分析人士認為,孵化器、公共研發平台、風險投資、圍繞創新形成的產業鏈產權交易、法律服務、物流平台等等,是這個“鏈條”的重要環節。
專家指出,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要圍繞技術研發、專利、知識產權以及標準等,構建一整套的產業機制架構。包括圍繞產業重大應用和關鍵技術突破,形成一系列以企業為主、科研機構和院校等共同參與的技術聯盟;推動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制定標準的工作體系,加快第三代移動通信、數字電視、下一代網路、寬頻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等對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技術標準研製。
倪光南認為,政府主導並不等於政府“唱主角”,而是意味著政府主要職責從“唱戲”變成了“搭台”,從組織技術創新變成了完善創新環境。“863計劃”計算機主題專家組組長懷進鵬說,政府在支持企業自主創新上單純給錢設項目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努力營造寬鬆的創新環境,讓整個創新鏈完整起來、活躍起來。確切地說,政府的科技投入和政策設計,應該圍繞整個創新鏈的薄弱環節來有目的地布置力量,讓企業內生的創新力量順暢高速地流動起來。

融合


價值鏈與創新鏈的融合
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金字塔”內在機理,企業軟實力對資源的整合,是兩條鏈子合併運行的,一條是“顧客–員工–顧客”的價值鏈,另一條“顧客–員工–資源”的創新鏈。兩條鏈子的融合,也就是正“金字塔”與倒“金字塔”的無縫對接,將顧客的價值需求轉化員工的價值創新,再將員工的價值創新填補顧客的價值需求,如此循環反覆,推動企業在持續的價值創新中不斷進化。
行業創新鏈
行業創新鏈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指出,資源整合的方向有兩層含義,即大方向和小方向。所謂大方向,也就是經濟發展的宏觀方向,如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知識化趨勢等,這是從趨勢預見中獲得的;所謂小方向,就是價值創造所顯現的微觀方向,如因技術進步和消費者需求變化所引發的價值轉移等,這是從市場中或消費者那裡直接獲得的。鄧正紅強調,資源整合的大方向管長遠,事關企業未來生存,這是戰略方向,而資源整合的小方向管當下,事關企業環境生存和基本生存,這是戰術方向。在企業未來生存戰略的大前提下,資源整合的小方向重在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有的放矢地實現價值創造與創新。
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價值創新是企業軟實力的最高形態,也就是說,價值與創新在企業軟實力的本質上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價值鏈和創新鏈是企業軟實力整合資源的兩種流動形態,價值鏈側重於信息流,創新鏈側重於理念–行動流,二者高度融合就表現為價值鏈創新。
創新到底是什麼?儘管創新已被擺在了CEO議程的優先位置,許多公司對於創新的認識還非常狹隘。他們認為創新僅僅是新產品開發或傳統產品研發的代名詞。這種短視將給公司競爭優勢帶來系統性的破壞,使同一行業內的公司日趨相似。由於對標活動,最佳的企業實踐活動被複制。結果,同一行業內的公司趨向於藉助毫無差異的能力和流程,為相同的顧客提供相似的產品,並且趨向於圍繞相同的維度進行創新。
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價值理念+商業模式,以及創新軟硬兼備的原理,企業創新指的就是創造新價值,而不僅僅是開發新的產品。創新的意義在於為顧客(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因此,企業創新並不一定要求開發新的產品,只有顧客才能通過他們的錢包來對創新的價值進行評判。企業認為自己如何具有創新意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顧客是否會掏腰包。這也是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強調價值鏈與創新鏈高度融合的根本所在。

實際應用


人才鏈實質上是多節點人才的集合體,由原始創新人才、技術轉移人才、技術轉化人才三個關鍵節點人才統領,在與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機銜接過程中共同發揮作用。促進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有機銜接,需要更好發揮原始創新人才的作用。
2013年,工信部啟動了工業強基工程,提出了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一是建設好製造業技術創新中心。二是健全人才培養體系。三是突出主導產業。四是打造“五鏈融合”創新生態體系。
2019年6月21日,自南京大學蘇州創新研究院落戶蘇州高新區以來的首批14個項目相繼入駐。這批項目,是以當地14家重點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為導向,依託南京大學科技和人才優勢達成的“產學研融創”全方位深度合作,是蘇州高新區大力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結出的重要成果。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已累計授權專利近800項,其中發明專利250餘項,成功孵化項目公司55家,註冊資本5.9億元,吸引社會投資2.6億元。與此同時,入駐蘇州高新區不到兩年的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已引進20個研發團隊,孵化落地12家產業化公司,簽署54個產學研橫向合作項目,實現合同收入4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