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最繁華的金融商貿區之一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西臨煙波浩渺的萬頃太湖,東依2500年歷史的蘇州古城,素有“真山真水園中城、科技人文新天堂”美譽,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區域行政區域面積332平方公里,其中太湖水域109平方公里。2017年底,全區總人口8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9萬人;下轄滸墅關、通安2個鎮,獅山、楓橋、橫塘、鎮湖、東渚5個街道和滸墅關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科技城、蘇州西部生態旅遊度假區、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

園區簡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蘇州高新區堅持創新引領不動搖,通過引進創新載體和平台,打造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提升區域創新能級,奮力走在高質量發展最前列。
創新型企業的蓬勃發展,得益於當地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將大院大所作為重要創新策源地,蘇州高新區先後引進或建立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北斗絲路學院等80多家創新載體平台,打造"高端、高質、高效"的產業技術創新源頭,目前全區各類研發機構超過100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將高精尖人才作為創新的中堅力量,蘇州高新區在全球範圍內引才聚才,在矽谷建立北美離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在澳洲建立研創中心,對全球頂尖人才領銜的團隊或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的綜合資金扶持;對高成長科技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讓這裡成為人才創新創業的樂土。目前全區集聚各級各類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超過800個,人才總量超過21萬人。
創新要素的大力集聚,帶來創新產業的裂變式發展。在蘇州高新區,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為代表的軍民融合特色產業以及以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能極。目前,蘇州高新區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到56.3%和78.5%,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
蘇州市副市長、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徐美健:“‘高’和‘新’一定要有高端要素的集聚,增強創新的‘濃度’,把整個創新的生態打造得更加完善,使蘇州高新區能夠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最前沿。”

歷史沿革


規劃沿革
蘇州高新區是蘇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務院“保護古城風貌,加快新區建設”的批複精神於1990年11月開發建設的,首期開發面積為25平方公里,1994年規劃面積擴大到52.06平方公里。經過幾年發展,蘇州新區形成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也一直注重環境保護工作。1992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6年10月,蘇州新區委託上海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蘇州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對52.06平方公里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及環境保護規劃的編製。1997年3月,《蘇州新區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保護規劃》通過江蘇省環保局審批正式實施。
1997年被確定為首批向APEC成員開放的亞太科技工業園。
1997年10月,蘇州高新區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全國首家ISO14000標準試點區,1998年3月試點工作全面啟動,1998年12月高新區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並開始試行。
1999年7月,蘇州高新區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管理體系審核中心的認證,同年9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全國首家ISO14000國家環境示範區。
1999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內首家“ISO14000國家示範區”,2000年被外經貿部、科技部批准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蘇州國家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蘇州國家環保產業園)於2001年2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環保高新技術產業園。
2003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成立出口加工區,2003年6月,蘇州高新區委託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負責編製完成“蘇州高新區、虎丘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工作。
2003年10月10日《蘇州高新區發展循環經濟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編製完成。12月,《蘇州高新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區規範建設綱要》通過了由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的論證。2004年7月制定了《蘇州高新區生態規劃》。2003年12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建設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2004年4月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同意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並被批准為全國首家ISO14000國家環境示範區后,先後制定《生態工業園建設規劃》、《蘇州高新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規劃》,計劃2010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園林化、開發園區化、產業生態化、環境自然化”為特徵的高新區生態型和循環型社會。
2005年高新區成為首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05年高新區建立了“蘇州高新區循環經濟展廳”和“蘇州國際環保技術和產品交易中心”。
2007年高新區成為首批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園區。到2007年底全區累計通過ISO14001認證的企業有166家。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園區。循環經濟展廳被市科技局、市科協批准為蘇州市科普教育基地。2007年4月,高新區通過了省環保廳組織的生態工業園區省級考核驗收。
2008年3月,高新區創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成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建制沿革
虎丘區始建於1951年,當時稱郊區,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
1992年2月前,蘇州高新區無獨立的行政轄區。
1992年3月,新建的蘇州河西新區開始代管原屬蘇州市郊區橫塘鄉的永和、星火、曙光、落星、何山、獅山6個行政村。區域範圍:東瀕京杭大運河;南抵向陽河、橫塘鄉北界;西達獅子山、何山;北接吳縣楓橋鎮南界。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
1993年4月2日,蘇州河西新區改稱蘇州新區。蘇州新區代管的區域範圍擴大至原吳縣楓橋鎮的徐何、典橋、金庄3個村,木瀆鎮的興隆、新升、明星、石城4個村和郊區橫塘鄉的黃山村。區境四至:東瀕京杭大運河;南接向陽河、橫塘鄉北界和吳縣木瀆鎮長浜、沈巷等村;西臨木瀆鎮白塔、南浜、金山3村和吳縣楓橋鎮支英村;北連楓橋鎮支津、毛家、木橋、合利4村。區域面積16.8平方公里。
1994年6月10日,吳縣的楓橋鎮,木瀆鎮的興隆等4個村和郊區橫塘鄉的永和等7個村劃歸蘇州市管轄。由蘇州新區管理委員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轄區範圍:東與京杭大運河相鄰;南與向陽河、橫塘鎮北界和吳縣木瀆鎮長浜、沈巷、天平諸村接壤;西與吳縣藏書鄉的五峰、天池、篁村3個村和郊區滸墅關經濟開發區的鹿山、石羊2個村相連;北與滸墅關經濟開發區的五圖、塘西、紅星、長亭4個村毗鄰。境域面積52.06平方公里。
2000年9月8日被批准改名為虎丘區,下轄橫塘、虎丘、滸墅關3個鎮和白洋灣街道、滸墅關經濟開發區。
2002年9月,蘇州市委、市政府對新區、虎丘區、相城區、吳中區等進行了區劃調整,將虎丘區虎丘鎮和白洋灣街道以及橫塘鎮的部分村劃出,由相城區和吳中區劃入通安鎮東渚鎮鎮湖街道,建立蘇州高新區。

行政區劃


區劃調整后的蘇州高新區東臨石湖和京杭大運河,與滄浪區友新街道,金閶區三元街道、白洋灣街道以京杭大運河為界,與金閶區虎丘街道,相城區黃橋街道的青台、民安、大庄、陳旗、下庄5個村毗鄰;南與吳中區越溪街道的莫舍、張宅、吳山、張橋4個村,木瀆鎮的金山、天平2個村,藏書鎮的五峰、天池、篁村、官橋等村,光福鎮的楓浜、浩度、安山等村接壤;西及西北瀕太湖;北與相城區黃埭鎮的長涇、潘陽2個村,東橋鎮的方橋、埝橋、桑浜、羅埂、矯埂等村,望亭鎮的堰頭、華陽、巨庄、吳泗涇、孟河等村毗鄰。
行政面積223.36平方公里,2010年末區域總人口72.51萬,其中常住人口33.57萬,暫住人口38.16萬,外籍人口0.78萬。下轄獅山、楓橋、橫塘、鎮湖4個街道及滸墅關、通安、東渚3個鎮,下設科技城、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西部生態城、蘇州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中心

地理環境


蘇州高新區地勢西高東低,吳淞標高4.88m-5.38m,土質粘性,地耐力強,地質穩定。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溫度17.7℃。
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蘇州高新區位於古城西側,交通十分便利,通過周邊發達的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網與中國各主要城市相連。蘇州高新區、虎丘區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90公里、浦東國際機場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張家港港口90公里、太倉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滬鐵路、京杭大運河和繞城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高水準建設的太湖大道橫貫東西。

經濟


區域污染排放實行總量控制,污水管網覆蓋,固體廢物集中處理,先後投入10多億人民幣,建成一大批高標準的環保基礎設施。
2004年產業園引進10家外資企業、15家內資企業,實現環保高新技術產業轉化的企業數為5家,申報高新技術產業2家,高新技術產品5項,引進孵化企業10家。在此基礎上,建立環保民營孵化基地1個,引進中試平台2個,全年舉辦2-3次全國性的環保培訓。
佔地15萬平方米的環保產業園基地,加快載體建設,41000平方米的廠房、廠區主幹道和8000平方米的綠化配套建設。截至2003年,全區共有130多家環保型企業,產值近30億元。
2012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3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0億元,工業總產值2575億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50億美元,其中出口21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億美元,新增註冊內資2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438元,幫扶5309名失地人員實現就業創業,開發公益性崗位1044個,區內“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全年新建安置房面積20萬平方米,新增保障性住房4866套;新增4個市圖書館分館,總數達15個,列全市第一。
第一產業
蘇州高新區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重點圍繞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申報等方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建設。高新區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4個,無公害農產品34個,綠色食品10個,有機食品1個,省級名牌產品1個,省級名牌農產品1個。
第二產業
2014年楓橋街道22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實現產值450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產值超5000萬元的114家,超1億元的70家。產值同比增加的134家,同比增加超過1000萬元的60家。據統計,1-5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已實現利潤12.1億元,同比增加2.2億元,同比增長22%。蘇州市財政局、經信委聯合下達了2014年度打造蘇州工業經濟升級版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資金計劃,高新區586個項目獲扶持,獲批資金2238.8萬元。
第三產業
蘇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2個項目列入省現代服務業“十百千”行動計劃重點項目,總投資142億元,2014年計劃投資24億;獅山商務商貿集聚區等11個項目列入市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816億元,2014年計劃投資109億元,其中一季度完成投資35.61億元,占年度投資的32.5%。
高新保稅區經濟
截至2015年11月,蘇州高新區綜保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75.3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0.54億元,實現進出口總值965.93億美元。累計入駐各類市場主體215家,累計項目總投資35.4億美元。其中保稅加工項目主要來自歐美、日韓和東南亞及中國台灣等國家與地區,投資領域主要涉及電子、精密機械、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較高、附加值較大的產業。服務業項目涉及現代物流、商貿、跨境電商、融資租賃、貴金屬市場及城投等多個行業。
據介紹,近年來,蘇州高新區不斷集聚優質貿易主體,積極培育進口市場,並創新監管模式,進一步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多元化發展,努力形成國內具有創新示範意義的進口貿易集聚區域,打造國際貿易轉型升級新樣板。

政治


2002年9月,蘇州市進行區劃調整。蘇州新區與虎丘區調整為蘇州高新區。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政府設工作部門10個:經濟發展局;財政局;建設局;國土房產局;城市管理局;社會事業居;教育文體局;農村發展局;環境保護局;審計局。
合署辦公機構6個:監察局;司法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交通局;民族宗教事務局。
高新區管委會直屬機構2個:科學技術局;招商局。派出機構4個:滸墅關經濟開發區(蘇州高新區滸墅關開發分區);蘇州高新區東渚開發分區;蘇州高新區通安開發分區;駐北京辦事處。
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蘇州市虎丘區核定區級機關人員編製總數310名(不含政法機關)。其中:行政編製213名,行政事業編製97名。另核行政附屬編製63名,其中機關老幹部服務人員13名,機關後勤服務人員編製50名。
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內設機構為副處級,正職為副處級幹部。
1992—1993年蘇州河西新區管委會主任名錄表
職務姓名性別任職時間
主任王金華1992.3—1993.4
副主任王福康1992.3—1993.4
金海龍1992.3—1993.4
高新區管委會主任
職務姓名性別任職時間
1993—2002年蘇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名錄表
主任王金華1993.4—2000.8
趙俊生2000.8—2002.9
副主任王福康1993.4—2001.12
金海龍1993.4—1999.6
王靄先1999.10—2002.9
2002—2005年蘇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名錄表
主任趙俊生2002.9—2002.11
王竹鳴2002.12—2004.1
管愛國2004.1—
副主任王靄先2002.9—
胡正明2002.9—

社會


基礎設施
機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距蘇州90公里)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距蘇州130公里)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距蘇州160公里)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距蘇州120公里)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距蘇州20公里)
蘇州光福機場(軍用)
港口
上海港:距蘇州100公里;年吞吐量3億噸,104個萬噸級泊位
張家港:距蘇州96公里;綜合性港口,年吞吐量800萬噸,18個萬噸級泊位
太倉港:距蘇州70公里;石油港口,預計萬噸級泊位30個
常熟港:距蘇州60公里;化工港口,預計年吞吐量150萬噸,建有12萬標箱碼頭和30萬噸通用碼頭各1座。
公路
滬寧高速公路、
312國道
繞城高速公路
鐵路
滬寧城際鐵路(2010年6月通車)
京滬高速鐵路(2011年7月通車)
航運
京杭大運河(從境內穿過)
軌道交通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2007年2月,蘇州軌道交通首輪建設規劃獲得批複。2012年4月28日,經過四年四個月的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提前開通。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2012年4月28日通車)2013年12月28日,軌道交通2號線較計劃工籌提前半年開通投運,蘇州軌道交通正式邁入網路化運營時代。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2013年12月28日通車)2012年1月,第二輪建設規劃獲批。同年9月實現2號線延伸線、4號線及支線開工,計劃分別於2016年和2017年投運。2014年12月16日,軌道交通3號線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到2020年,整個蘇州軌道交通線路將呈現“三縱四橫”的網路模式。
用地布局與功能分區
蘇州高新區分為三大主導功能區和五大功能組團,分別是獅山片區(中心組團、橫塘組團)、滸通片區(滸通組團)和湖濱片區(科技城組團、湖濱組團)。中心組團是集金融商貿、文化休閑和高品質居住於一體的蘇州西部都市中心;橫塘組團是藉助國際教育園綜合性教育、科技文化旅遊等資源優勢而快速城市化的科技教育配套區;滸通組團是集生產、生活和生態相配套的現代化產業區和北部新城;科技城組團是“科技、山水、人文和創新”特色於一體的一流研發創新高地和科技山水生態城;湖濱組團是融太湖山水與田園風光於一體的新農村樣板區。
教育事業
初等教育
區內目前有獨立設置的公辦小學11所。其中江蘇省實驗小學2所(高新區實驗小學、楓橋中心小學),專任教師907名,在校小學生16910名。
中等教育
目前有獨立設置的區轄公辦中學9所。其中江蘇省四星級高中3所(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吳縣中學、高新區第一中學),江蘇省示範初中1所(高新區第二中學),現有專任教師940名,在校中學生15305名。其中高中生4203名,初中生11102名。
另有市轄公辦職業類學校2所(蘇州國際教育園、江蘇省蘇州職業教育中心校),均分高職、中職兩個學歷層次,其中江蘇省蘇州職業教育中心校是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江蘇省合格職教中心校和江蘇省模範學校,目前有教職工240餘人,學生3000餘人。
高等教育
區內的高校有2所(蘇州科技學院、蘇州高博軟體技術職業學院)。
民辦教育
區內目前有民辦學校3所,分別是蘇州外國語學校(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江蘇省示範初中、江蘇省實驗小學])、蘇州新草橋中學、日本人學校(小學、初中、高中)。其中,日本人學校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採取國際教育管理模式,聘請外籍教師,招收外籍學生。
教育現代化
全區鎮(街道)已通過了市教育現代化達標驗收。已建成江蘇省四星級高中3所,省示範初中2所,省實驗小學3所,累計建成省市級以上重點、示範、實驗學校18校次,占建制學校的80%左右,在全市處於領先地位。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所有建制學校基本建成校園網,實現"班班通"。
科研建設
蘇州高新區入選江蘇省首批省級科技金融合作創新示範區,獲批全國首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國家高新區建設20周年先進集體;鎮湖蘇綉產業園榮獲“中國創意產業最佳園區獎”。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通過國家驗收,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蘇州分所啟動建設,中科院地理信息產業基地落戶,中國移動華東研究院正式簽約,全國首支“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累計獲批各類科技領軍人才308人次,其中姑蘇領軍人才50人,省“雙創”人才31人,省創新團隊4家。

園區成就


開發區及特殊功能區的升格工作取得新發展
今年9月底,經國務院批准,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成為國家級開發區,並正式定名為“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現行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政策。至此,蘇州國家級開發區增加一家,達到6家,省級開發區相應減少一家,為11家,全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總數保持不變,為17家。蘇州其它省級開發區的申報國家級開發區的工作也在順利進行和努力之中。
開發區海關監管特殊功能區取得新突破
今年8月,原高新區出口加工區及其南區,以及原高新區保稅物流中心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合併成立“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保稅區”。新設立的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總面積3.5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口岸作業區、保稅物流區和保稅加工區三大功能區。這樣,在國務院批准設立的11家綜合保稅區中,蘇州市佔有3席,另外2家分別是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和今年6月新批的崑山綜合保稅區。
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取得新成績
今年8月底,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家港保稅區暨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都順利通過了由國家環保部、商務部和科技部的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的驗收組的現場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這是蘇州市開發區建設生態型工業示範園區的新成績,開發區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環境優先、生態開發”的宗旨,強化“低碳、生態、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著力探索出一條符合低碳經濟發展方向的園區開發建設新路子,發揮好開發區的引領作用。
全市口岸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
積極支持工業園區申報吳淞江內河多功能港區為二類口岸工作。日前,已完成對港口用地及口岸設置的現場踏勘,以及完善各項申報的前期準備工作。園區吳淞江內河口岸建成后,可將集裝箱直接由水路轉運至上海洋浦港和太倉港,為蘇州市企業開闢出一條新的多式聯運通道。

旅遊


蘇州古城區風景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東接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蘇州古城,西瀕三萬六千傾煙波浩淼的太湖,南與蔥翠綿延數十里的江南丘陵連為一體,石湖風景區、洞庭東西山風景區、天靈風景區和楓橋寒山寺、虎丘風景區環繞四周。區域吳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豐厚,有“江楓古韻”、“寒山鐘聲”等歷史文化遺產和“金山石匠”、“鎮湖刺繡”等傳統工藝,還有建於南宋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佛石塔”,建於明萬曆年的市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道院”和建於清乾隆年間的市文物保護單位“三里亭”,是一塊集江南山水秀麗和吳中文化溫柔於一體的“風水寶地”。
國家級生態風景區
旅遊景點5處,分別為蘇州樂園國家4A級景區、白馬澗生態園國家4A級景區、何山公園國家3A級景區、石湖風景區(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吳越春秋”主題樂園)和文昌閣,以及鎮湖和樹山2個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和陽山省級森林公園,另有新區公園等30多個開放式公園和街頭小遊園,有數據表明,景點年接待人數超過了320萬人次。
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蘇州高新區滸墅關開發區,西瀕碧波萬傾的太湖,東至陽山環路,南起太湖大道,北至興賢路,距蘇州市區10公里,主要山體包括雞籠山、大荒山、鳳凰山、觀山、火燒山、青山、陽山等,公園總佔地面積1029.8公頃,林地總面積912.8公頃,森林覆蓋率88.64%,是蘇州的“城市綠肺”。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林木蔥翠,四季鳥語花香。山巒從雞籠山拔起,蜿蜒成十五峰巒、六嶺、六塢和三澗四岩七處泉的綿綿青山。
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發展定位是堅持森林生態環境保護第一的原則,注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形成以森林生態環境為主體,以森林生態遊憩為特色,融合生態保護、休閑度假、生態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重點建設陽山森林生態康復區、樹山生態園藝休閑區、雞籠山森林保育體驗區、大石山森林文化保護區、陽山森林培育觀賞區等5大功能區,實施採石宕口廢棄地生態恢複利用、樹山生態村建設、林農複合經營、森林防火體系建設、森林文化資源保護性開發等5大項目建設。現已建立了護林防火中心、樹山綜合服務中心、陽山灣旅遊酒店、環山以及上山景觀通道等一批基礎設施,初步具備了開展森林生態旅遊的規模和條件,2008年接待遊客人數達12萬人次。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9日,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確定為“綠色產業示範基地”。
2020年12月26日,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營商環境十佳高新技術開發區”。
2021年1月8日,兩部門聯合發布31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名單,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