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鎮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
光福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位於蘇州城西28公里的太湖之濱。東與藏書鎮接壤,南同胥口鎮毗連,西濱太湖,北接東渚。光福有2500多年的歷史,為太湖風景名勝區13個景區之一,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古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也是蘇綉的發源地之一。
1999年,光福鎮被命名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列入江蘇省重點中心鎮。全鎮總面積61.56平方千米(2017年),下設七個行政村和三個社區居委會,全鎮常住人口48458人(2017年) 。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9年12月,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光福鎮為國家衛生鄉鎮。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以吳國故都設立吳縣,光福一直為吳縣轄地。
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縣以下設都保,光福為長山都保(鄉都)。
明、清時,縣以下設鄉,境內置長山鄉(光福里)。光福集鎮時為吳縣六大名鎮之一。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置光福巡檢司,司署駐光福虎山弄西橋堍老衙門。
1912年,吳縣實行市、鄉制,5萬人以上為市,不足5萬人設鄉。置光福鄉,鄉公所駐光福一仁堂。
1929年8月,吳縣實行區、鄉鎮制。光福、西華兩鄉合併成第三區(光福區),區署駐光福鎮一仁堂。境域面積420方里(105平方公里)。
1934年,第十八區(香山區)併入第三區(光福區),區公所駐光福一仁堂。境域面積503方里(125.75平方公里)。
1939年3月,偽吳縣知事公署重新劃定鄉鎮區域,建立光福鄉公所。
1940年12月起又恢復原區劃。
1941年7月起清鄉,區劃又作調整,光福為第六區。區公所駐光福鎮吳家花園。
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恢復原區劃(第三區),區署駐光福鎮南街46號。
1947年2月,第三區(光福區)和第二區(木瀆區)合併成吳西區,區署駐善人橋同德里。
1949年4月27日,光福解放。5月,光福鎮歸木瀆區管轄。
1950年3月,建光福區。區政府駐吳家花園。
1957年9月,撤區並鄉,原光福區的光福、永安、紀龍、新生等一鎮三鄉並為光福鄉,鄉政府駐吳家花園。
1958年9月25日,改鄉為社,成立光福人民公社。公社駐吳家花園。
1971年1月,划潭東大隊歸太湖公社,始形成現境域面積59.354平方公里。
1983年,政社分立,建立光福鄉人民政府。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為經濟實體予以保留,稱公社經濟聯合委員會。鄉政府駐吳家花園。
1985年,光福鄉改為光福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光福鎮吳家花園,1996年1月28日搬遷至光福新區光福路一號政府大院。
光福鎮,地處北緯31°11′—31°28′、東經119°50′—119°57′,位於蘇州市區西南郊,距蘇州市中心21.5公里。全鎮境域丘陵起伏,群山環抱。東隔鳳凰山、查山、城隍山與藏書接界;南同胥口及度假區毗鄰;西濱太湖,與鎮湖隔水相望;北面與東渚相接。2000年末,全鎮總面積59.354平方公里。
2012年,全鎮總面積約62平方公里。
光福鎮
光福境域丘陵起伏,群山環抱。其北部以平原為主,為山前沖積平原;西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其山地系浙西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山體沿太湖呈東北一西南走向,構成鄧尉山一潭山一漫山島等山丘島嶼群。山地丘陵分別由石英砂岩、花崗岩和石灰岩組成。其中,尤以石英砂岩丘陵分佈範圍最廣,數量也最多,在境區西南一帶較為集中,海拔一般在200米上下,山坡坡度較緩,在15°—20°之間,坡腳為10°—15°。
光福鎮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類型,受太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
光福鎮歷年平均氣溫為15.7℃。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為2.9℃,該月中旬又為最冷旬。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8.1℃,該月下旬又為最熱旬。
光福鎮
迂里銀鉛鋅礦位於光福鎮的迂里村,含礦帶長約1800米,寬400米。伴生礦種有銅、硫、鐵等。礦石礦物主要有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黃鐵礦、磁鐵礦等。銀主要賦存於方鉛礦中。該礦床銀礦儲量達大型規模,鉛鋅儲量達中型規模。迂里銀鉛鋅礦於1999年已正式啟動建設。
潭山多金屬礦位於潭山以北,銅井山南,光福鎮西南3公里處。全礦區共12個礦體。礦石礦物為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菱錳礦和磁鐵礦。在組合分析樣品中,銀含量達到30克/噸的有44個,銀含量最高可達300克/噸。礦床規模中等。現由蘇州市開採。
西磧山黃鐵礦位於光福西南4.5公里處天井上村之北,礦區共由7個礦體組成,礦石礦物以黃鐵礦為主,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少量。銀的含量比較高,平均為11.34克/噸,最高為23.07克/噸;金的平均含量為0.31克/噸,最高為1.33克/噸,礦床為小型礦床。
光福鎮山區主要的藥材資源有丹參、紫金牛、靈芝、桔梗、六月雪、天門冬、黃芪、鳳尾草、天名精、金櫻子、金銀花、百部、半夏、半邊蓮、半枝蓮、魚腥草、徐長卿、麥冬、茵陳蒿等。除以上幾種中藥材外,光福山區尚有南沙參、夏天無、尋骨風、夏枯草、苦地丁、銀杏葉、枇杷葉、蜈蚣、龜板、烏蛇等上千種中藥材。
1912年1月,光福鄉轄4都59圖。
1931年,光福為吳縣第三區,轄光福、西華、東渚等5鎮,篁村、官橋、北山灣、陽山、鄧尉、迂溪、天池、渡金、五雲、新豐、石帆、崦西、潭東、府巷、卧龍、長巷等34鄉。
1934年2月,江蘇省政府重新調整分區和劃分鄉鎮。光福為吳縣第三區,由原第三、第十八兩區合併而成,轄光福、東渚、西華3鎮,鄧尉、潭東、卧龍、迂溪、崦西、新豐、府巷、錦峰、陽山、天池、長巷、市岸、石帆、東馬、三洋、蔣墩、外塘、后塘、塘村、沙潭、姚社21鄉,共計144保、1537甲,17098戶。
日偽統治時期,光福為吳縣第六區,區公所駐光福鎮吳家花園,轄4鎮、22鄉、167保、1592甲、18077戶。
1947年2月,吳縣並編區、鄉鎮。原第二(木瀆)、第三(光福)兩區合併為吳西區,轄木瀆、善玉、焦山、藏書、金山、白獅(白塔、獅山並)、支硎、楓橋、胥口、姑蘇、七子、龍鳳、橫塘、新廖、蠡墅、光福、鄧尉、迂溪、東渚、天池、香山、五雲、新豐、石帆、西華等25個鄉鎮,共324保、3396甲。
1948年5月,吳西區下轄木瀆、光福、石湖、善橋、東渚、西華、金山、橫塘8個鎮及香山、胥口2個鄉。
1950年3月,光福增建為區,轄光福、東渚兩鎮及舟山、紀龍、新陽、永安、新生、長新、建新、長堤、青龍、山湖、鎮湖11個鄉,共計98個行政村、751個行政組。
1953年5月1日,光福區下轄光福鎮及舟山、鎮湖、永安、紀龍、長新、東渚、新生、山湖、建新、長堤、新陽、青龍12個鄉,共計98個行政村。
1956年1月,光福區劃並為1鎮7鄉:光福鎮、紀龍鄉、永安鄉(包括原永安、長堤2個鄉)、新生鄉(包括原新生、舟山2個鄉)、東渚鄉(包括原東渚、建新、長新3個鄉)、鎮湖鄉(包括原鎮湖、山湖、青龍3個鄉)、新陽鄉(包括原新陽鄉全部,原滸關區彭山鄉的新陸、和心2個村及陽東鄉的新民、泉龍2個村)、金墅鄉(包括原滸關區的金墅全鄉,彭山鄉的勝利、團結、合作、六聯4個村)。
1957年9月,採用以集鎮為基點,以農業合作社為基礎,整鄉整社合併的方式,撤區並鄉。原光福區的光福、永安、紀龍、新生4個鄉鎮合併為光福鄉。
1958年9月25日,光福鄉成立光福人民公社,下設大隊(營部)、連隊。永安片為一大隊,紀龍片為二大隊,舟山片為三大隊,新生片為四大隊,長堤片為五大隊,光福鎮區為六大隊。
1959年,公社以下設立生產大隊,生產大隊下設生產小隊。光福人民公社下設光福、香雪、潭東、窯上、銅坑、坎上、迂里、山墩、浩度、楓浜、山前、安山、府巷、柴巷、北溝、劉家、田舍、福利、下絞、金澗、庵前、梅園、桑園、黃渠、舟山、塘村、陳華等27個大隊。
1977年1月,光福人民公社所屬的潭東大隊劃歸太湖人民公社管轄。
1978年8月,因光福機場建設,為便於管理,將原梅園大隊劃分為梅園大隊和新梅大隊兩個生產大隊。
光福鎮
1985年,光福鄉改建為光福鎮,實行鎮管村建制,轄區不變。
1993年,梅園村民委員會改建為梅園居委會。
1999年10月,建寶泉居民委員會。
2000年末,全鎮共轄5個居民委員會、26個行政村、162個自然村、261個村民小組。
2012年,光福鎮下轄七個行政村(迂里村、福利村、府巷村、太湖漁港村、鄧尉村、沖山村、香雪村)和三個社區居委會(福溪社區、東崦湖社區、梅園社區)。
1914年光福有11954戶,41971人。1929年有10215戶,39314人。
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光福區1鎮、12鄉,共有14054戶、54926人,其中男性26140人,佔47.6%,女性28786人,佔52.4%。1964年7月1日零時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公社共有7792戶,總人口33538人,其中,男性16547人,佔49.34%,女性16991人,佔50.66%。1982年7月1日零時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公社共有10550戶,總人口為40382人,其中,男性20052人,佔49.66%,女性20330人,佔50.34%。1990年7月1日零時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鎮共有10650戶,總人口40524人,其中,男性19959人,佔49.25%;女性20565人,佔50.75%。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鎮共有11411戶,總人口為38999人,其中男性19138人,佔49.07%,女性19861人,佔50.93%。
2012年,全鎮在冊戶籍人口4.5萬餘人,常住人口6萬多人。48458人(2017年)。
光福鎮的人口素以漢族為主,其他民族很少。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2000年全鎮共有少數民族8個,計30人。
光福鎮
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為75627萬元,其中第一產業總值11656萬元,第二產業總值34369萬元,第三產業總值29602萬元。
2012年,光福鎮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5.14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3.34億元,增長2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2億元,增長19%;實現工業總產值45.04億元,同比增長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億元。招商引資引進外資項目2隻,新增外資註冊資本4108.85萬美元,到賬外資105.3萬美元;新批內資民資項目55隻,註冊資本7.5億元;完成全部工業投入3.1億元,新開工、開業二產、三產項目3個。
光福鎮是蘇州地區糧食的主要產地。水稻、三麥、油菜為主要農作物。1983年,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實現農、副、工三業協調發展。2000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9338噸,農業總產值達26123萬元,農村人均收入為6144元。
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890元,同比增長15%。
光福鎮的手工業起於宋代。明清之際,出現了農村家庭手工業和作坊並存的格局。明代,光福刺繡、緙絲業已盛,並出現了建築、造船、開採行業。清末,鐵、木、竹、成衣、雕刻、編織等業興盛。20世紀20年代,光福鎮基本形成了小型碾米、發電等民族工業與工場、作坊、城鎮個體手工業和農民家庭副業多層次並存的產業結構。民國13年(1924年)開設的明星小型發電廠和機械碾米廠標誌著現代民族工業的開端。
20世紀80年代后,光福發展鄉村工業,形成了建材、絲綢、紡織、工藝、化工、五金、食品加工、皮革製件、機械等10多個工業大類。1994年,全鎮有鎮辦企業24家,村辦企業126家,產值超56000萬元。至2000年末,全鎮有集體企業173家,職工15140人;個體企業474家,職工886人;私營企業98家,職工1064人;外資企業6家。外向型企業產值突破5000萬美元。全鎮工業總產值10.8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45.04億元,同比增長8%。2012年,光福鎮工業總產值45.04億元,同比增長8%。
早在民國時期,光福就建有新光籃球隊。1946年,光福又建立了業餘新光劇團。解放后,光福是吳縣首批建立國辦文化站的鄉鎮之一。至2000年,光福鎮已建有文化中心、文化站、廣播站、影劇院、新華書店、圖書館、體育場等眾多文化體育網點。
1992年、1999年,光福鎮兩次被授予“江蘇省群眾體育先進鄉鎮”稱號。
1996年12月,光福鎮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鄉鎮”稱號。
1999年,光福鎮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
2000年末,全鎮有醫院1所、醫療點3個、鄉村保健衛生室27個,衛技人員60餘人、鄉村保健醫生33名、醫務後勤人員10餘名。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傷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科、防保組、B超室、X光室和化驗室等。先後實行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合作醫療、統籌醫療、大病風險醫療等制度。傳染病、流行病得到控制,血吸蟲病基本消滅,流腦、小兒麻痹症、Ⅱ號病未見發生,天花、瘧疾等已經基本消滅。
進入20世紀90年代,光福鎮加快教育改革。從1991至1995年分期投入700餘萬元,易地新建了光福中學;2000年又投入近200萬元在新區新建了光福中心小學分部及附設中心幼兒園。20世紀90年代初撤銷全部農村片中,併入光福中學;90年代中後期,撤併農村小學,將原有的24所小學撤併成塘村、下絞、府巷、迂里、香雪5所小學。至2000年,全鎮已擁有完全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農村小學5所、中心幼兒園1所、農村幼兒園24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
公路:1991年,209省道蘇福公路善光段改道修建完工。1995年,312國道望湖路築成通車,鎮區公路匯入蘇州公路網,各種機動車輛可直達蘇、錫、滬等地及通往全國各地。全鎮各村修建的村道連結成網。至2000年,境內省道總里程10.475千米;縣、鄉道路總里程12.825千米;村道20條,總里程43.45千米。
橋樑:光福丘陵多,小溪密,歷史上橋樑較多,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至2000年,境內市鎮共有橋樑9座,農村共有橋樑113座,總計122座。。
航空:1994年2月蘇州市在光福機場(軍用機場)建立軍民聯航光福航站,並於當月20日首航,開創了蘇州地區的航空業務。
光福鎮
司徒廟相傳為東漢光武帝的大司徒鄧禹祠廟。位於光福鎮西的澗廊村東南,相傳為祀漢鄧禹神而立。司徒廟內有四株千年古柏,相傳為鄧禹親手種植,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視來此,被這四株古柏吸引,分賜為“清”、“奇”、“古”、“怪”。
香雪海
光福鎮香雪海
諸山為最”。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來此觀賞梅花時,賜封之為“香雪海”。數百畝梅林形成“沿廓探梅”、“登樓觀梅”、“入園品梅”、“登高賞梅”四大景觀。
銅觀音寺
光福寺
寺前古橋即為光福寺橋,亦稱大寺橋,香花橋。因與寺前石階連成兩個凹形的軸對稱圖形,民間俗稱“翻轉橋”。光福寺橋為梁式石橋,欄桿,壓頂石均以武康鑿成,彈擊有聲鏗鏘作響,故鄉民又稱之為“琵琶橋”。
墨泉
在光福龜山山麓,呈井狀,依井觀之,可見泉中池水如墨,但將水打上來,倒入桶中,卻清澈無比。據傳,陳梁年間黃江侍郎顧氏野王暮年告老至光福,在龜山腳下築室定居,其間,吟詩作畫,著書立說,將筆之水潑在這泉井旁,久而久之,墨水源源滲入井中,井水逐變墨色,后即謂墨泉。
光福鎮
本名舍利佛塔,位於光福鎮銅觀音寺後面的龜山(現名塔山)之巔,是光福鎮的標誌。光福塔始建於梁大同初年(公元535—546年)由顧氏建造,唐會昌末年(公元846年)塔毀於大火,木構件焚燒殆盡,后經修建。光福塔系磚木混合結構,呈正方形,四面七級,高24米有餘,塔內共有八十八級台階,陳列著四十九尊佛像。塔底層面北一面開門,二層以上四面有門。
2019年12月16日,入選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名單。
2019年10月,光福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光福鎮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