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森

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劉炳森,字樹庵,號海村,幼年自號劉五先生。1937年8月出生於上海,1962年夏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畢業,同年秋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法書繪畫的臨摹複製和研究工作。

1949年11歲時便名揚鄉里。1957年19歲時因其文采、書法超眾,被當時研究書法的權威機構“中國書法研究社”破格吸收為最年輕的社員。1981年5月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任常務理事。書藝以隸、楷書著稱於世,併兼長行、草。1990年5月榮獲日本“富士美術獎”。1991年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1994年8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

2005年2月15日因病於北京逝世。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教育經歷

劉炳森為楊自立書畫展題字
劉炳森為楊自立書畫展題字
1962年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畢業。

工作經歷

1962年秋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書法繪畫的臨摹複製和研究工作。
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特聘教授、日本白扇書道會顧問、日本書道研究泉會顧問等。
1962年秋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書法繪畫的臨摹複製和研究工作。
先後出訪了南、北美洲、歐洲和東南亞各國,舉辦展覽和講學,其中三十餘次東渡扶桑。

社會任職


劉炳森作品
劉炳森作品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八屆、第九屆常務委員,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協會理事。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2005年2月15日凌晨4時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67歲。

個人作品


《劉炳森楷書千字文》《劉炳森隸書杜詩》散文集《紫垣秋草》
《劉炳森楷書滕王閣序》《劉炳森隸書歷代遊記選》《雙潭煙靄圖》
《建明秋色圖》《劉炳森隸書千字》《岳陽樓圖》
《劉炳森選編勤禮碑字帖》《選字放大北魏刁遵墓誌》《劉炳森主編中國隸書名帖精華》
《劉炳森隸書板橋道情》《國際歌》《劉炳森主編中國書法藝術》
《魯迅詩歌選》隸書字帖《紫垣秋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隸書字帖

創作特點


劉炳森的親筆信
劉炳森的親筆信
傳統功力深厚,書藝向以隸、楷著稱於世,併兼長行、草。隸法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用現代的審美意識並參以姊妹藝術的某些韻律和情趣,加上文學素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書風凝厚穩健而又俊逸瀟灑,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
劉炳森以隸書立足當代書壇,是當今最著名的隸書書法家,但也是最有爭議的書法家,爭議的焦點便是劉炳森隸書的雅俗問題。首先,在用筆上,劉先生講究勻凈。劉炳森隸書中很難看到飛白筆法,他似乎在極力迴避這種筆法,而對線條的滋潤、光潔有著骨子裡的偏好(這很能讓人聯想起“館閣體”來)。在用筆的力量分配方面,劉先生也處理得非常“公平”:橫畫一律較粗,豎畫一律較細,這種筆法雖然看上去非常賣力,卻並未顯現出應有的力度,究其因,主要是用筆上鋪毫與聚毫運用不當所致。鋪毫使線條呈扁平狀,這種線條雖然表現出一定的寬度,但卻喪失了應有的厚度,缺乏立體感,給人以單薄的絲綢或布條等扁平物體的感覺,而且又給人以筆始終浮在紙面上,不能入紙的感覺,自然缺乏力度。聚毫所寫出的線條則相反,它表現出一定的立體感,給人以破空殺紙、力透紙背的審美效果。古錢幣文字就有這種審美感染力。按說,兩種筆法並無優劣之別,關鍵是如何使用。劉先生將聚毫用在豎畫上,鋪毫用在橫畫上,橫粗豎細,加劇了字形的扁平感,極大減弱了書作的體積感和感染力。
在結字上呈現出“滿”的特徵。無論是多筆畫字,還是少筆畫字,劉先生都將每個字處理得四角填滿。對於筆畫多的字來說,這麼作要容易一些,對筆畫少的字,就需要將筆畫加粗加厚,這樣的結果便是大小齊平,如古人所謂“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給人的感覺便是“狀如運算元”,缺乏變化、缺乏生氣、缺乏生動活潑的氣象。
章法上更是突出了這個“滿”字。他的書作不僅每個單字四角布滿,整個作品的四角依然填得很實,每字每行端正筆直,壁壘森嚴,彷彿一個無比嚴肅的儀仗隊!劉先生幾乎對古人“計白當黑”、“以虛當實”的審美觀充耳不聞,採取排斥的態度。

人物影響


劉炳森書法
劉炳森書法
多年來為使中國書法藝術廣泛傳播於世界,雖身兼數職,還一直承擔著為一批來京求學的日本友人上書法課的任務。

人物評價


劉炳森書法作品
劉炳森書法作品
楊吉平:當代書壇,大概沒有第二位書家能像劉先生這樣將隸書寫得如此標準、如此到位、如此嚴謹。像劉炳森先生這樣毫無浮躁之氣,深入繼承傳統的精神,幾乎需要所有書家認真學習。但對劉先生本人來說,卻缺乏了一種求變的精神。孫過庭有“平正”、“險絕”、“平正”的三階段說,劉炳森雖然已經將隸書“寫好”了,但這種“好”仍屬於第一個“平正”階段。也許是他的隸書得到了更多認可的緣故,他至今仍然陶醉在“寫好”的境界之中。隸書雖然近“俗”,但將隸書寫得高古奇崛者大有人在。我們必須說明,劉炳森隸書得到的更多是世俗社會的認可,或者說只是完美地完成了書寫(或稱為寫字)任務,他的隸書,很難說已經達到書法藝術的高境界,這就難怪有人要說劉先生的隸書是“隸體美術字”了。
但另一位隸書大家范笑歌卻力挺劉炳森的書法,他認為:那些崇尚變體隸書的人是寫不了劉炳森隸書的,但劉炳森卻是不屑於寫變體隸書。變體隸書往往用所謂的天然趣味和不拘成法為借口,來掩蓋無法書寫正體隸書的缺陷。范笑歌認為:劉炳森的隸書可以傳承和推廣,但那些變體隸書卻難以做到這點,所以劉炳森只有一個,而變體隸書者卻有很多,這就是區別。
在書法界,劉炳森的人格是有口皆碑的。他為人誠樸,正直善良。不論年齡大小,職務高低,他都一視同仁,以誠相待。他從來不妄自尊大、臧否他人,對傳統、對前人總是懷著一種虔敬之情,雖已名滿天下,但依然像一個辛勤的畫家,在硯田內默默地耕耘著、勞作著。他的書法雖然影響巨大,而且私淑者眾,但他卻經常告誡人們,要多向傳統學習,不要直接以他為範本,要根據個人的性情愛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他從來不想製造什麼“轟動效應”,而只是“想在宣紙面前搞得明白一點”。他的心胸是博大的。儘管經歷了那麼多的曲折,忍受了那麼多的苦難,但他依然樂觀、豁達。他把絕大部分精力用在對書法藝術的探求和創新中,而不用在對名利權位的企盼和追逐上。這也可以說是孫伯翔取得令人欽慕成就的秘訣所在。其晚年作品被范笑歌稱為“篆行楷草皆入隸,卧毫鋪挑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