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月

張東月

張東月(1912年3月20日~2009年2月13日),傑出的教育家、新疆大學原校長。山東嘉祥(原鄆城)縣人。1932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9月中共中央馬列學院(今中共中央黨校)畢業,大學學歷。1951 年10月出任中共新疆省政府黨組成員,后歷任新疆民族學院黨組書記、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新疆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新疆大學常務副校長、校長、黨委副書記,自治區第五屆政協常委、第六屆人大常委等職。

個人履歷


建國初期的張東月
建國初期的張東月
新疆大學原校長張東月同志
新疆大學原校長張東月同志
張東月(前右一)陪同朱德視察新疆大學
張東月(前右一)陪同朱德視察新疆大學
張東月(1912年3月20日~2009年2月13日),男,原名張憲雲,曾用名張東嶽、張沛霖,字瑞五,別號三魯村人。山東省嘉祥(原鄆城)縣黃垓鄉魯西村人。1929年1月考入山東鄆城縣立師範講習所讀書。1931年7月考入濟南山東第一鄉村師範,1932年2月在校期間參加了我黨領導的學生運動。1937年3月參加山東民族抗日先鋒隊。1937年7月參加“第五戰區”工作團。1937年8月到延安陝北公學學習。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2月受黨中央派遣到新疆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先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和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整編而成的“新兵營”學習、併兼任文化教員,後到哈密地區擔任教育局長、科長、漢族文化委員會委員長、新疆反帝總會哈密分會組織幹事、中蘇友好協會秘書幹事等職務。1942年9月被反動軍閥盛世才逮捕入獄。1946年7月經黨中央營救出獄返回延安。1946年11月在中共中央組織部行政處工作,擔任行政秘書,併兼任機關黨支部書記。1948年8月至1951年9月,在中共中央馬列學院第一期學習,兼任學院行政秘書。1951年10月受黨中央、國務院委派第二次到新疆工作,主要任務是“在新疆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正規的新疆大學”,出任中共新疆省府黨組成員。1952年8月任新疆民族學院黨支部書記、黨組書記、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1954年10月任新疆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1960年10月任新疆大學常務副校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1977年8月任新疆大學革委會副主任、黨的核心小組成員。1978年2月任新疆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1979年任自治區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共新疆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研究會理事。被選為自治區第五屆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自治區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被聘為新疆高等教育研究學會顧問、北京大學新疆校友會樹人培訓學校名譽校長等職。1984年6月被批准離職休養,享受副省級幹部待遇。2009年2月13日22時,在烏魯木齊市逝世,享年97歲。

人物生平

1912年3月20日(農曆壬子年二月初二日),出生於山東省嘉祥(原鄆城)縣黃垓鄉魯店村西街(現為魯西村)一個農民家庭里。
1929年1月~1931年7月,在山東省鄆城縣縣立師範講習所讀書。
1931年7月~1935年9月,在濟南山東第一鄉村師範求學;期間,於1932年2月參加了由我黨領導的學生運動,具體負責通信和救濟工作。
1935年9月~1936年9月,在江寧縣橫溪鎮小學任教。
1936年10月~1937年6月,在濟南市辛庄小學任教;期間,於1937年3月參加山東民族抗日先鋒隊。
1937年7月,在濟南參加了“第五戰區”戰地工作團。
1937年8月,經山東民族抗日先鋒隊統一組織到達延安,在陝北公學第四期第八隊學習。
1937年11月,在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2月,經黨中央選派到新疆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迪化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和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整編而成的“新兵營”學習,並擔任炮兵大隊文化教員。8月,經八路軍辦事處的鄧發同志指派到哈密地區工作,先後被任命為哈密公署教育局長、科長,漢族文化委員會委員長、新疆反帝總會哈密分會組織幹事、中蘇友好協會秘書幹事。
194徠2年2月~4月,根據黨代表陳潭秋同志指示回到迪化,參加新疆省幹部培訓班學習。
1942年4月~1942年9月,在迪化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參加中共黨內整風運動。
1942年9月,與在新疆的150名中共黨人及家屬一起,被新疆反動軍閥盛世才集體逮捕。被囚禁在新疆迪化八戶梁監獄。
由新疆釋放回到延安的張東月(後排左四)
由新疆釋放回到延安的張東月(後排左四)
1943年4月~12月,被反動軍閥盛世才囚禁在新疆第一監獄。期間,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於1943年9月27日被殺害。1944年1月~1946年6月,被盛世才囚禁在新監獄和第二監獄。
1946年6月,經黨中央、周恩來出面營救,經張治中協助,與馬明方、楊之華、張子意、方誌純、高登榜、吉合、呂黎平、胡鑒、王謨、薛漢鼎、錢萍、曹建培等129名同志及家屬一道出獄。7月,返回延安,受到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和林伯渠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
1946年7月~10月,在延安中共中央駐地學習、療養。
1946年11月~1948年8月,在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任行政秘書,併兼任機關黨支部書記。期間,1946年冬,隨中央土地改革工作團到晉綏分局,參加土改工作。1947年初,在中共中央工委所在地區平山縣組織土地改革實驗時,擔任土地改革試驗工作組組長、土改工作團團長、兼任區委書記。並負責草擬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草案)》。
1948年8月~1951年9月,在中共中央馬列學院第一期學習,兼任學院行政秘書,並參與學院的籌備工作。
1951年10月,受黨中央、國務院委派,第二次到新疆工作,出任中共新疆省府黨組成員。根據周恩來指示,主要任務是“在新疆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正規的新疆大學”。
1951年1月~1954年10月,擔任新疆民族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時任院長為新疆省政府主席包爾漢)。
1952年3月,中共新疆民族學院黨支部成立后,擔任黨支部書記。
1953年,中共新疆民族學院黨組成立,擔任黨組書記。
1954年5月,中共新疆民族學院委員會成立,擔任黨委書記。
1954年10月,新疆民族學院複名為“新疆學院”后,擔任黨委書記、第一副院長;主持工作。(時任院長為包爾漢)。
1956年3月,“新疆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兼任副主任委員。
1959年6月,新疆大學校務委員會成立,兼任副主任委員。
1960年10月,新疆大學成立后,擔任第一副校長;主持工作。(時任校長為自治區主席包爾漢;1963年3月以後為賽福鼎、艾則孜)。兼任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66年9月21日,《新疆日報》第一版刊登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關於撤銷新疆大學副校長張東月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定,大字標題是《新疆大學各族革命師生揪出反黨黑幫分子張東月》。此後,《新疆日報》多次了刊登了揭發批判張東月的文章。10月9日,被“紅衛兵”抄家。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林彪、“四人幫”殘酷迫害,蒙受罪名分別是“資產階級、地方民族主義在新疆大學的代理人”、“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黑幫分子”、“叛徒”等,蒙冤達十一年之久。
張東月(左三)與民族幹部親切交談
張東月(左三)與民族幹部親切交談
1977年8月,恢復工作,擔任新疆大學革委會副主任,黨的核心小組成員。1978年2月—1984年6月,任新疆大學校長。
1978年6月,中共新疆大學黨委恢復成立,任黨委副書記。
1979年,被選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五屆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3年,被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常務委員。
1979年,自治區歷史學會、中共新疆黨史學會、中國民族研究會相繼成立,被選為自治區歷史學會副會長、中共新疆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研究會理事。還被聘為新疆高等教育研究學會顧問、北京大學新疆校友會樹人培訓學校名譽校長等職。
1984年6月,被批准離職休養,享受副省級幹部待遇。
2009年2月13日22時,因病醫治無效,在烏魯木齊市不幸逝世,享年97歲。

主要作品·

《關於民族問題》(專著,全四卷,50萬字。1960年3月,新疆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編輯出版);
·《縱觀新疆》(論文,專輯,8.7萬字。1963年12月,《新疆大學論文集---人文科學》1963年第二期。新疆大學編輯出版);
·《延安學習生活散記》(回憶錄,22萬字。1996年10月,新疆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第一次聽毛主席的大報告》(回憶錄,詳見《毛澤東與我---我見到了毛主席》,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懷念鄧發、陳潭秋二位先烈》(回憶錄,詳見《新疆烈士傳通訊》,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民族團結的旗手---包爾漢》(回憶錄,詳見《回憶包爾漢》,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記將軍文採的片段》(回憶錄,詳見《新疆大學創始人---王震》,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員在新疆的貢獻》(回憶錄,1992年1月,詳見《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我與新疆大學》(回憶錄,1989年4月,詳見《當代新疆---新疆紀實》叢書,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