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公學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幹部學校
陝北公學,簡稱“陝公”,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一所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幹部學校。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延安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前身。
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為造就成千上萬的革命幹部,滿足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需要,中共中央於1937年7月底決定創辦陝北公學,並於8月任命成仿吾為陝北公學校長兼黨組書記。陝北公學實行黨團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直屬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領導,是中國共產黨中央直接領導創辦的一所革命的大學。
陝北公學,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一所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幹部學校。
1937年7月,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后,大批愛國青年從全國各地來到革命聖地延安。一所抗大已不能滿足需要,為了把大批愛國青年培養成為優秀的抗戰幹部,1937年7月底,中共中央決定創辦一所新的學校――陝北公學,原本叫陝北大學,因當時國民黨政府以陝北已經有了抗日軍政大學為由不予核准,才改名為陝北公學,人們簡稱“陝公”。由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張雲逸、成仿吾等人籌辦,成仿吾任陝北公學黨委書記兼校長。1938年中共中央又派李維漢任副書記兼副校長。
1937年8月,陝北公學開始招收全國各地及海外華僑青年入學。9月1日編班上課,11月1日正式舉行開學典禮。陝北公學最初的學員有5個班約300人,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共產黨員,也有國民黨員;有工人,也有農民;有漢族,也有少數民族;有紅軍,也有國民黨統治區的幹部;有十幾歲的青年,也有年過半百的老人。
陝北公學舊址碑
1939年11月期間,黨中央為了培養更多抗戰幹部,決定復辦陝北公學,又稱後期陝公。
1941年8月底,中央決定將陝北公學(後期)與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學。
毛澤東主席給陝北公學學員講課
陝北公學的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是:"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抗戰人才"。為此學校制定了"幫助青年獲得抗戰中實際工作的方法與民族自衛戰爭的最低限度的理論基礎"的教育方針,並根據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原則制定教學計劃,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繫、教學內容少而精、教與學一致“確定為教學工作的原則。在辦學過程中,陝北公學形成了"忠誠、團結、緊張、活潑"的校風。辦學兩年,陝北公學共培養6000多名學生,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陝北公學教育的偉大成果,是陝北公學對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不朽貢獻。
初創時期的陝北公學校徽(1938年)
陝北公學開學典禮時的校門
陝公辦學分為普通班和較長期的高級研究班。普通班學習期限一般3個月為1期,高級研究班學習期限則1年為1期。
學習的內容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課程設有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問題、哲學、社會科學概論、軍事知識。上午上課,上課都是上大課,沒有課本,沒有講義,一般是教師講,學生聽記。下午討論、自習、閱讀、作筆記。政治課教師有李凡夫(解放後任江西省副省長)、何干之、陳維實、李惟一、溫紀澤、李達等。軍事教員是一名長征幹部。公學的業餘生活豐富多彩,經常舉辦球類比賽、軍事演習;每周定期舉辦的文娛晚會,參加的人不下千人。此外還組織學生到附近的何家山開過荒地。
學校的生活待遇很艱苦。除麥面、蔬菜、糧油由公家供應外,每人還按月發給少量生活補貼。標準是:學員1元,幹部1元5角,教員5元(當時每斗麥價值8角錢)。
陝公新正分校自1938年春開辦,至1939年6月搬離,培養出上千名學員。這些學員有的上了前方,象1938年畢業的,大部分奔赴抗日前線;有些回到大後方,做了地方工作。女學員大部分上了醫科大學。他們有的為新中國的誕生貢獻了年青的生命,大多數在解放后則成為黨在各條戰線的中堅和骨幹。
毛澤東在陝北公學作報告
陝北公學學員聽毛澤東主席作報告
校歌:
作詞:成仿吾 作曲:呂驥
這兒是我們祖先發祥地,今天我們又在這兒團聚,民族的命運全擔在我們雙肩,抗日救亡要我們加倍努力,忠誠、團結、緊張、活潑,戰鬥地學習!努力,努力,爭取國防教育的模範。努力,努力,鍛煉成抗戰的骨幹。我們忠實於民族解放事業,我們獻身於新中國的建設,昂頭看那邊,勝利就在前面!
教育方針:
堅持抗戰 堅持持久戰 堅持統一戰線 實現國防教育 培養抗戰幹部
校風:
忠誠 團結 緊張 活潑
陝北公學於1937年7月成立於延安,成仿吾李維漢任正副校長。從1938年6月陝公分校成立到1939年7月,陝北公學與魯迅藝術學院,安吳堡青年訓練班、延安工人學校四校合併,成立華北聯合大學,之後歷經華北大學,成為今天的中國人民大學。
華北聯合大學時期(1939-1948)
1939年夏,抗日戰爭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日寇、國民黨頑固派加緊進攻解放區。6月,中共中央決定陝北公學、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聯合成立華北聯合大學,開赴華北敵人後方辦學。7月7日,華北聯合大學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長兼黨組書記,實行黨組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設社會科學部、文藝部、工人部、青年部。華北聯大在延安宣布成立時毛澤東親臨講話。他在講話中引用《封神榜演義》里杏黃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樣法寶的故事,說:“現在你們出發上前線,我也贈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毛澤東這次講話的主要思想,後來發表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三大法寶的理論,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老同志回憶幾十年的革命歷程,那次講話的光輝不時照亮他們前進的路程。
陝北公學舊址
一年後,學校向正規化方向發展,將各部改為學院,設有社會科學院,下設法政系、財經系;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文藝學院,下設戲劇系、音樂系、美術系、文學系;工學院,下設機械系、採礦系。除原有的專修科外,增設了本科和預科。后成立法政學院、群眾工作部、中學部。這時全校共4000多人,其中學員 3000 多人,是華北聯合大學鼎盛時期。
1941年8月至1943年是晉察冀邊區最困難的年代,敵人的"掃蕩"、封鎖使根據地縮小,邊區糧荒嚴重,生源減少。華北聯合大學經過兩次縮編,只保留了教育學院,改由邊區行政委員會領導。在此期間,許多幹部、學員在對敵鬥爭中犧牲。1944年,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對華北聯合大學教育學院的性質、任務、教育方針等問題做了具體規定,即以提高在職幹部水平、文化為主,貫徹學以致用、理論和實際密切聯繫的原則,培養幹部為抗戰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服務、為群眾服務的技能。
抗日戰爭期間,華北聯合大學在殘酷的敵後戰場辦學6年,培養幹部逾萬。其中政治經濟行政幹部3000多人,教育工作幹部3000多人,文藝幹部1000多人,政治理論、文學藝術、教育、政法、財經等方面的教師和理論人才數百人,短期培訓幹部2000多人。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結束。12月10日,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決定全面恢復華北聯合大學,任命成仿吾任校長兼黨委書記,實行校長負責制。設政治班;教育學院,下設教育系、國文系、史地系;法政學院,下設政法系、財經系;文藝學院,下設文學系、音樂系、戲劇系、美術系、新聞系、舞蹈組;外語學院,下設英語系、俄語系;復建了文工團。全校共約1100人,其中教工約400人,學員約700人。華北聯合大學明確學校的教育方針是政治思想教育先行,思想教育與業務教育並重,教學必須同實際密切結合。並規定:在解放戰爭的情況下,學校的辦學方向以辦短期訓練班為主,兼顧將來,積極建設學校,為向新型正規大學過渡作準備。從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共培養了政治、經濟、教育、文學藝術、外語、新聞等方面的幹部約2000人。
華北大學時期(1948-1950)
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以便集中力量擴大辦學規模,為迎接全國解放培養大批建設幹部,校長為吳玉章。
北方大學1945年11月成立於晉冀魯豫邊區,是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和邊區人民政府創辦的一所規模較大、學科專業比較齊全的高等學府,由范文瀾任校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下設行政學院、財經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農學院、藝術學院。北方大學以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從事和平建國的各種專業人才為宗旨,確立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育方針,按照學以致用的原則,大膽創新,不斷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調整課程設置,並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提倡自由思想、民主討論、互相學習、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學風,逐漸培育起實事求是、團結友愛、耐勞樸素、活潑愉快的校風。北方大學建校兩年多的時間中共培養了各種專業人才1000多人。
華北大學
1949年4月,華北大學遷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關於放寬招生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解放全中國迅速培養大批幹部的指示精神,華北大學把辦學重點放在一部,招收學員15000餘人,並在正定和天津各辦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學員畢業並走上工作崗位,至此,華北大學圓滿完成了為全國解放培訓幹部的歷史性任務。
中國人民大學時期(1950年10月至今)
當革命取得全國性勝利之際,黨和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國家建設和過渡時期的經濟恢復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從學校領導到黨中央,都在考慮學校今後發展方向問題。經黨中央再三考慮,決定以華北大學等校為基礎,創辦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70多年來,從陝北公學到中國人民大學,共為中國培養人才20多萬,4000多名外國留學生曾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今天,中國人民大學已經形成並初步完善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及成人函授教育為主要辦學形式的多學科、多層次、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辦學格局和體系,向著具有自身特色和重要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
其他傳承
華北大學孕育了新中國一批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間,為了適應文化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需要,一些下屬單位陸續脫離學校獨立辦學。
工學院獨立出來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現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
二部外語系離開學校,同北平外事學校合併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后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
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底,華北大學共為國家培養幹部19194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陝北公學復校(1939-1941)
從1939年11月恢復陝北公學到1941年8月,人們稱為“後期陝公”,陝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學,歷經西北人民革命大學、中央政法幹校西北分校、西北政法學院,成為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學。
1939年11月,黨中央為了培養更多抗戰幹部,決定復辦陝北公學,一般稱為“後期陝公”,在延安重新招生,校址在延安北門外原址。
延安大學時期(1941-1949)
1941年9月,經黨中央研究決定,陝北公學(後期)與中國女子大學、澤東青年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延安大學,吳玉章任校長,校址在陝北公學原址,延安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1943年,延安“魯藝”、自然科學院、民族學院、新文字幹部學校,1944年行政學院依次併入延安大學。延安大學歷時8年,在艱苦的戰爭歲月,培養了萬餘名革命幹部和知識分子,培育了“立場堅定、公正無私、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的“老延大”精神,積累了創辦綜合大學的寶貴經驗。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為黨的教育事業、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5年的延安大學校門
學風:自由思想 實事求是 埋頭苦幹 遵守紀律 主動自治 團結互助
教風:教師有講學與研究的自由;教師與實際有密切聯繫;教師與學院打成一片;教師經常進行自我教育。
延大教師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兼職教師,即實際工作部門的負責幹部;一部分是專門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專家學者,可謂群賢畢至,大家雲集。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時期(1949-1954)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校門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堅持黨對學校的領導,有優良的校風、學風,有充實的學習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她辦學4年,為西北五省區培養了各類建設幹部11000餘名,為西北地區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校風:忠誠老實 實事求是 團結互助 艱苦樸素
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時期(1954-1958)
1953年3月,為了提高西北地區政法幹部的政治、業務素質,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改組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成立西北政法幹部學校。1954年學校更名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校址由通元坊遷至西安南郊。
基本任務:為西北及周邊一些省份培訓縣級民政、司法、檢察、監察幹部。
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在辦學5年中,為西北五省區和內蒙、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培訓在職公、檢、法幹部2154人,舉辦民族班17期,培訓民族幹部305人。
西安政法學院時期(1958-1962)
西北政法學院雁塔校區大門
1962年陝西省委為貫徹黨中央關於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方針,將西安政法學院、陝西財貿學院合併為西安政治經濟學院。
西北政法學院時期(1963-2006)
1963年8月,國務院作出把西安政治經濟學院分為西北政法學院和西安財經學院的決定;同年9月1日,西安政法學院正式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1980年以後劃歸司法部主管。90年代末,學院形成法學為主、多學科、多層次協調發展的辦學體系。
西北政法大學時期(2006年11月至今)
西北政法大學長安校區
今天的西北政法大學立足現代大學本位,深化改革、堅持創新、團結拼搏、奮力進取,已具備了相當的辦學規模和較強的學科實力、師資力量、學術環境、基礎設施、管理水平,形成了一定的辦學優勢,成為一所以法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學府。西北政法大學將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專業人才,為建設法學特色鮮明、人文、經濟、管理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開放性、高水平的教學研究性政法大學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