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晉察冀的結果 展開
- 晉察冀
- 晉察冀邊區
晉察冀
晉察冀
晉察冀,即晉察冀邊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之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在華北同蒲路以東,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張家口、承德以南廣大地區創建了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譽之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
由於處於敵佔領區心臟地帶,共作戰32000多次,殲日偽軍35萬餘人,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譽之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境內。
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徠。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在華北同蒲路以東,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張家口、承德以南廣大地區創建了第一個敵後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譽之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
平型關戰役后,八路軍第115師的一部2000餘人,在聶榮臻率領下展開游擊戰爭。1937年11月,建立了以
晉察冀邊區郵票
民國二年(1913年),察哈爾改為察哈爾特別區,有6個旗和11個縣,即張北、多倫、沽源、商都、寶昌、康保、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察哈爾省自1937年至1945年被日本佔領並成為德穆楚克棟魯普領導的日本控制區蒙疆的一部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由馮玉祥和吉鴻昌在張家口成立於1933年3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行政區劃重新進行了調整,晉北雁北地區和大同市併入察哈爾省。1952年,察哈爾省廢設,現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和山西省,延慶縣划給北京市。
晉察冀
河北省
抗日時期,晉察冀兒童團,曾出過許多大家認識的人,如雨來、王二小等人,也曾出過“狼牙山五壯士”分別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4年在冀晉軍區建立一座新的化學廠的過程中派人赴敵區購置,建廠的過程中用它畫了廠房設計圖紙及製造無煙葯的全部圖紙,如:切割機、攪拌機、切葯機等等。
晉察冀軍區工業部使用過的電阻表:該表是用一隻繳獲的鉗型高壓交流電流表交換來的,一直保存至今。在戰爭後期,軍工廠安裝了發電機、電燈、電動機等設備,它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以上兩件文物曾由晉察冀軍工季剛保存,1988年5月31日捐贈給抗戰館。
三用卡尺、小型計算尺:二者均為1988年4月23日晉察冀軍工孟廣賢通過晉察冀兵工史編輯部贈與抗戰館的。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兩件工具在八路軍和解放軍中是最先進的計算工具,當時只有作戰科作戰處才能使用。
晉察冀抗日游擊小學
七七”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侵華戰爭的步伐,1938年底,日軍向蠡縣進軍,他們沿途占城掠地,肆意燒殺搶掠,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死在他們的屠刀之下。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們,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領導下,燃起一片一片抗日烽火。在抗日救亡的熱潮中,我少年兒童也不例外,也投入到了火熱的鬥爭中去,各村組建了兒童團,成立了抗日游擊小學,堅持學習和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如站崗、放哨、捉漢奸,募捐、送信、作宣傳。區委在學校成立了除奸隊,為黨的外圍組織。那時學校沒有固定的校址和教室,有時在各家各戶,有時在青紗帳里,樹林里,瀦龍河的沙灘上。更沒有桌椅板凳,沒有統一的課本教材,教材大多是教師編寫,自己刻印后發給學生,教學一般採用教師巡迴上課,學生自己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學生常常在地上寫字,做算術題,有時分組討論。敵情緊急時,則利用導師生制,即教師把功課講給優等生,再由這些學生講給大家,以完成教學計劃。當時我們編了個順口溜:“沒有老師自己鑽,沒有教材自己編,沒有桌子趴膝蓋,沒有凳子搬塊磚。”這正是當時艱苦學習條件的真實寫照。雖然學習條件艱苦,但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刻苦認真。學校文化生活異常活躍,在瀦龍河的河套里跑步,在沙灘上翻跟斗,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拿起我們的武器刀槍,到前線去吧。走向民族解放的戰場......”
“我們生在蠡縣,我們長在蠡縣,我們都是蠡縣的戰鬥員,我們為了保衛祖國,保衛家鄉,保衛田園,誓與日寇展開生死戰......”學生們還自編自演小型活報劇,如《打擊鬼子》、《堅壁清野》、《不識字的害處》等,以活躍學校文化生活,宣傳群眾,鼓舞抗日熱情。
1942年,日寇氣徠焰愈加囂張,對抗日游擊區開始了“五一”大掃蕩,施行“三光”政策,那時崗樓林立,壕溝如網,離我村很近的北高晃村就設了崗樓,是日本軍隊統治周圍村莊的一個據點。崗樓里的日偽軍,經常出來掃蕩,進行拉網式的搜查,抓人,放火,搶糧,對日鬥爭進入了極端困難的時期。在環境極端困難和異常惡化的情況下,學校解散,學生轉入地下活動,做秘密偵察工作,一部分學生深入到敵人辦的日偽學校裡邊去,在日偽小學里展開了對日鬥爭。學校也開始有了黨的組織,張光同志任黨支部書記(原保定市一輕局黨委書記,現是離休幹部),日軍為對學生進行奴化教育,強迫學生學日語,學生堅決不學,一個外號叫“齊頭牛”的偽教師,為此經常對學生進行體罰,打罵學生,學生們恨透了他。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下,一天夜裡,十幾名大一點的學生,進入學校把他抓了出來,弄到黃庄村東的樹林里,打了個半死後,將他活埋了。同學們就這樣經常經受著鍛煉和考驗。
日寇鐵蹄下的抗日游擊小學,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建國后,我們在抗日游擊小學的同學,大多數參加了國家各行各業的工作,成了新中國建設的骨幹力量,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祖沖之 | 秦始皇 | 廉頗 | 董仲舒 | 曹雪芹 | 紀曉嵐 | 劉備 |
趙雲 | 張飛 | 藺相如 | 趙匡胤 | 蘇軾 | 關漢卿 | 武松 |
李大釗 | 趙麗蓉 | 趙忠祥 | 董海川 | 賈慶林 | 馬本齋 | 鄧麗君 |
張學良 | 陳強 | 馮玉祥 | 楊露禪 | 董存瑞 | 陳佩斯 | 霍元甲 |
馬鳳圖 | 燕子李三 | 大刀王五 | 王寶強 | 崔永元 | 鄧鳴賀 | 谷文澤 |
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境內。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察冀根據地的創立,鞏固和發展,對堅持華北敵後抗戰和全國持久抗戰起了“堅強堡壘”的作用,對全國戰略反攻和進軍東北起了“前進陣地”的作用。根據地軍民在對敵鬥爭和根據地的各項建設中,創造了極為豐富和寶貴的經驗,被中共中央譽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晉察冀邊區郵票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經過聶榮臻同宋劭文及邊區各抗日團體領導人多次協商,在阜平縣完全小學校召開了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參加大會的代表共146人,代表著邊區39縣的縣政府,一千餘萬的民眾,代表著擁有120萬民眾的114個民眾團體,代表著全邊區的正規軍與民眾武裝游擊隊、自衛軍,代表著蒙、回、藏少數民族,代表著宗教界人士,代表著國共兩黨。
會上選舉產生了“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即邊區政府),並一致選舉聶榮臻、宋劭文、胡仁奎、張蘇、劉奠基、呂正操、孫志遠、婁凝先、李傑庸等九人為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委員。宋劭文為主任委員,胡仁奎為副主任委員,婁凝先為秘書長。邊區政府當時設有秘書、民政、財政、教育、實業、司法等六個處。每處職權相等於省政府的一個廳。
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后,廣大軍民認真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權,實行了減租減息,開展了生產運動和經濟文化建設。
隨著游擊戰爭的進行,晉察冀邊區進一步擴大;西起同蒲路,東至渤海;北起張家口、多倫、寧城、錦州一線,南至正太、德石路。
包括山西、河北、察哈爾、熱河、遼寧等五省之各一部,面積40萬平方公里,人口2500萬,縣治108個,成為華北敵後最大的抗日根據地。由於地處華北敵人的心臟地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八年抗戰中,根據地軍民與日偽軍作戰3.2萬次,斃傷日偽軍35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