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聞天的結果 展開
  • 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
  • 配音員

張聞天

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

張聞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人,原名應皋(也作蔭皋),曾化名洛甫,字聞天。張聞天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

張聞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並出席遵義會議,1959年被錯定為反黨集團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受盡迫害,於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1979年8月,中共中央對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有《張聞天選集》。

人物關係


人物生活


張聞天與毛澤東、周恩來、陳毅
張聞天與毛澤東、周恩來、陳毅
張聞天取《詩經》中“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之意;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上,張聞天曾在短期內當過黨的總負責人(總書記),遵義會議后三年多存在著“洛(張聞天當時筆名為洛甫)毛合作”的領導體制;不過這位被譽為“紅色教授”的學者型人物,一向願意鑽研理論而不長於具體事務,曾三次主動“讓賢”,被傳為佳話。

人物生平


1900年8月30日出生在江蘇省南匯縣的殷實農戶家庭。
張聞天
張聞天
少年時期,他先後在族侗私塾、康家宅小學和惠南小學讀書。1914年,張聞天考入江蘇省立水產學校(今上海海洋大學),1916年,進入浦東中學,1917年,去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今河海大學)攻讀,受《新青年》影響傾向革命。
五四運動爆發后,投身於學生運動,並開始從事文藝創作和翻譯,評介外國文學名著,后在南京加入少年中國學會
1920年至1923年,先後到日本東京、美國舊金山學習和工作。1925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知識,並任助教、翻譯,同時兼任共產國際東方部報道員。
1931年2月回到上海,不久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同年夏,共產國際決定成立臨時中央,他被指定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及政治局常委。
1933年初,隨中央機關從上海遷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2月,在中華蘇維埃二大上當選為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遵義會議前夕,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在遵義會議上,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作了批判“左”傾軍事路線的報告,為會議的成功召開作出了貢獻。會後,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代替博古負總責;長征途中,同張國燾分裂主義進行了堅決鬥爭。
抗日戰爭爆發后,1938年5月,兼任延安馬列學院院長。
1942年,到陝北和晉西北農村作了一年多的農村調查。曾長期兼任黨中央宣傳部長、西北工作委員會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負責人、《共產黨人》編輯,作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
張聞天
張聞天
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 員。抗戰勝利后,到東北工作,1946年春任合江省(今在黑龍江省內)省委書記;1948年春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長,並任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次年調任遼東省(今在遼寧省和吉林省內)省委書記,為東北根據地的開闢和建設作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到外交戰線工作。
1951年4月出任駐蘇聯大使。1954年底回國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長。
1956年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他還是第一、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59年在廬山會議上,因為支持彭德懷的正確意見,受到錯誤的批判,被打成“彭、張、黃、周反黨集團”的骨幹成員。此後離開外交部門,從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理論的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堅持原則,堅決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陰謀集團進行鬥爭,並遭到迫害。
張聞天與毛澤東合影
張聞天與毛澤東合影
1976年7月1日,張聞天同志在江蘇無錫病逝,7月13日,南京的《新華日報》第三版右下角以“本報訊”的報道方式,登出張聞天逝世的消息。這則消息由北京方面擬定,僅78個字:“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張聞天同志,因長期患心臟病,醫治無效,於一九七六年七月一日在江蘇無錫病故,張聞天同志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終年七十六歲。”
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糾正了過去對彭德懷、張聞天等所作的錯誤結論;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大會,隆重追悼張聞天。
稱讚“張聞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一生”
在舉行追悼會的當天,《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發表了張聞天在肇慶寫成、又在無錫精心修改的文稿《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政治和經濟》。1979年8月27日,又發表了肇慶文稿中的《黨內鬥爭要正確進行》。使全黨共享他在“文革”中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
198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胡耀邦發表講話,張聞天的名字被列入同毛澤東一起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黨的傑出領導人的行列,給了張聞天應有的歷史地位。

浦東故居


張聞天故居
張聞天故居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祝橋鎮鄧三村九組,1900年8月30日,張聞天出生於江蘇省南匯縣(現浦東新區祝橋鎮)鄧三村張家宅。
張聞天故居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一面正屋,兩邊廂房,磚木結構,坐北朝南。屋脊上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顯示房屋主人有較高的地位。正屋有五間,兩側廂房各兩間,在西廂房外側有雜用房四間,共十三間。
,先建正屋,后建廂房,再建雜房。故居中間是青磚鋪地的天井,前面有木結構門亭,古稱秀才亭,亭上有陳雲同志題寫的匾額,亭前有兩塊用綠籬笆圍的菜地;屋后原為水流潺潺作響的宅河溝,溝邊有翠竹、綠樹,放有水車等農具。隨著歲月變遷,宅河溝逐漸形成硯台狀的小和溝,現稱硯台溝。溝邊是張聞天少年時代經常與小夥伴讀書、玩耍的地方。正屋中間是客堂稱孝友堂,是張氏族邀請至親好友聚會議事之處。右側是卧室,陳列著衫木大床、印花夏布蚊帳以及梳妝台、腳箱、開門廚等傢具。這兒是張聞天出生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地方。書房裡陳列有小木床、書桌、書架和筆墨紙硯等文具用品,這兒是張聞天少年時期讀書的地方。故居建築面積共488平方米,佔地面積686平方米。
張聞天是我黨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他的光輝一生,無論是身居高位,還是廬山罷官、文革被禁,自始至終胸懷坦蕩,公而忘私,忠於革命。他一生儉樸不為名利,他的兒子張虹生,在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幾十年一直默默無聞;臨終時張聞天把歷年來積蓄的四萬元全部交了黨費,沒有給子女留下分文。
1979年,在張聞天含冤去世三年後,黨中央為張聞天隆重舉行了追悼會,鄧小平代表中央作的悼詞中對張聞天在中國歷史上的功績作出了充分肯定。
1985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撥專款對張聞天故居進行了修繕,張聞天故居現被列為上海市旅遊局推薦觀光點。

紀念詩詞


憶少年同學張聞天
南匯 顧燕蓀
自幼生於朱家門,曾經學問南沙城。
鑽研國學群英冠,品德高超理想純。
接受家君勤教導,黌庠一片讚揚聲。
先賢久與同窗硯,感菏潛移默化深。
平生依依贈語真,英姿勃勃赴前程。
青春抱負凌雲志,君讀工程我學文。
五四雷聲驚宇宙,狂飄銳氣震乾坤。
宣傳愛國蒼生悟,白話維新倡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