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寺

福建安溪縣普陀寺

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安溪縣鳳山,始建於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初名“龍安”,后改名“善惠”,開山立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寺名由南海普陀山方丈戒忍法師親筆題名,並且從浙江普陀山上迎請到“南海觀音”永久供奉。

過去曾有多位長老大德在此精進禮佛參禪、弘揚佛法、普渡眾生。

徠2008年的奠基動工興建成立。地址位於參內鄉大厝村後院。

地理位置


普陀寺地處於安溪縣參內鄉大厝角落與員潭村,毗鄰的鳳山延伸到後院山,稱為後院善惠院。莆田廣化寺高僧學航來主持更名為鳳山普陀寺摩崖。

歷史沿革


後院山是參內黃氏家族人的山地,初建一院名仁旺廟,宋建隆二年(961年)獻建龍安院,宋治平二年(1065年)更名為善惠院。供奉觀音菩薩,院內住有高僧,香火鼎盛。宋宣和三年辛丑(1121年)住院僧人於院前勸農石刻,勸農詩,院是千古古剎為僧人之所慕,2002年有僧人追蹤探索發現,決心擴建更名為普陀寺。

文化價值


寺內發現有遺址出土的宋元時期的寺院柱礎互當等諸多文物及院下側有一石刻勸農詩。該寺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2002年10月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此立一保護碑。

旅遊景點


莆田廣化寺高僧學航授其徒普空接管善惠院即改名為普陀寺,決心擴建寺廟2008年10月正式奠基開始籌建主殿。鳳山後院普陀寺定能成為安溪知名徠度的佛教聖地。將成為安溪鳳山旅遊區的延伸重點旅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