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寺

珠海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

普陀寺位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前山街道東坑鳳凰山下的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順著山勢以1:1的比例重現中國著名的——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的主要建築物及名勝,普陀山部分已建成並對外開放。景區內的古建築藝術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檐翹角,佛像雕像造型精美,姿態雄偉。鐘樓懸掛著重達7000斤的“大呂銅鐘”堪稱一絕,叩之其聲轟鳴,餘音綿綿。整個景區將建為包括牌坊、塔林、美食、商業和頤年等九大功能區的園林式風景區。寺中池塘養有很多長壽龜,成為普陀寺的亮點之一。

南普陀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廈門八大風景區之

歷史沿革


普陀寺位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前山街道東坑鳳凰山下的四大名山旅遊風景區,順著山勢以1:1的比例重現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的主要建築物及名勝,普陀山部分已建成並對外開放。景區內的古建築藝術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檐翹角,佛像雕像造型精美,姿態雄偉。鐘樓懸掛著重達7000斤的“大呂銅鐘”堪稱一絕,叩之其聲轟鳴,餘音綿綿。整個景區將建為包括牌坊、塔林、美食、商業和頤年等九大功能區的園林式風景區。寺中池塘養有很多長壽龜,成為普陀寺的亮點之一。佔地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是一座觀世音菩薩應化顯聖道場。其前身為懷庵古寺。據《香山縣誌》記載:“清順治年間有參將馬雄飛登臨鳳凰山,見山高林密,風景清幽,遂發心捐建一禪院供奉觀音大士,此為初載史冊之佐證”,亦印證了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中的“常居南海願”,後幾經歷史變遷,至上世紀末禪院僅存殘垣斷壁。
珠海鳳凰山前山東坑,金鳳路東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太陽輻射量大,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氣候。與鳳凰山比鄰的普陀寺,是四大佛山風景區之一,該景區佔地40多萬平方米,古建築藝術十分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檐翹角,具有濃厚的古寺廟建築特色,佛像雕塑造型優美,雕刻精細。所有佛像還採用24K金箔貼金,金光燦爛,莊嚴輝煌寺內可以燒香禮佛,與佛結緣。
2000年春,經珠海市民族宗教局批准,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明生大和尚親率兩序大眾,經多方籌措,開山創建,歷經十幾年建設,現普陀寺建築齊全、設施完備、道風嚴肅、莊嚴清凈,是集弘法利生、慈善公益、凈化人心為一體的佛教活動場所。

建築特色


景區內的古建築藝術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檐翹角,佛像雕像造型精美,姿態雄偉。鐘樓懸掛著重達7000斤的“大呂銅鐘”堪稱一絕,叩之其聲轟鳴,餘音綿綿。整個景區將建為包括牌坊、塔林、美食、商業和頤年等九大功能區的園林式風景區。寺中池塘養有很多長壽龜,成為普陀寺的亮點之一。
珠海鳳凰山前山東坑,金鳳路東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太陽輻射量大,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氣候。

主要景觀


與鳳凰山比鄰的普陀寺,是四大佛山風景區之一,該景區佔地40多萬平方米,古建築藝術十分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檐翹角,具有濃厚的古寺廟建築特色,佛像雕塑造型優美,雕刻精細。所有佛像還採用24K金箔貼金,金光燦爛,莊嚴輝煌。據說,鐘樓懸掛的“大呂銅鐘”重達7000斤,堪稱一絕。寺內可以燒香禮佛,與佛結緣。普陀寺,景區內的古建築藝術精湛,殿堂黃牆黛瓦、飛檐翹角,佛像雕像造型精美,姿態雄偉。鐘樓懸掛著重達7000斤的“大呂銅鐘”堪稱一絕,叩之其聲轟鳴,餘音綿綿。整個景區將建為包括牌坊、塔林、美食、商業和頤年等九大功能區的園林式風景區。寺中池塘養有很多長壽龜,成為普陀寺的亮點之一。

文化活動


對外交流

2012年5月,明生法師率領的廣東佛教友好交流團一行30人訪問斯里蘭卡。此次到訪斯里蘭卡,中國廣東珠海普陀寺和科倫坡讚頌寺結為友好寺院,此舉將為中斯間佛教和文化交流做出新貢獻。

相關人物

普陀寺[珠海普陀寺]
普陀寺[珠海普陀寺]
明生法師,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寺方丈,俗家姓名林宏生,男,1960年9月生,廣東揭陽市惠來縣人,碩士文化。
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慈善委員會主任、中國外交協會理事、中國反邪教委員會理事、廣東省反邪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教協會會長、珠海市青年聯合會常委、佛山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光孝寺方丈、廣東省珠海普陀寺住持、佛山仁壽寺住持。
2015年11月27日17日,明生法師榮膺珠海普陀寺方丈。

旅遊信息


交通

乘坐26路、36路、70路至普陀寺下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