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玉米紅蜘蛛的結果 展開

玉米紅蜘蛛

玉米紅蜘蛛

紅蜘蛛學名玉米葉蟎,又名棉紅蜘蛛,俗稱大蜘蛛、大龍、砂龍等。我國的種類以硃砂葉蟎為主,屬蛛形綱、蜱蟎目、葉蟎科。分佈廣泛,食性雜,可為害110多種植物。

玉米紅蜘蛛又稱玉米葉蟎,屬蛛形綱、蜱蟎目、葉蟎科。玉米葉蟎種類很多,主要有二斑葉蟎、硃砂葉蟎和截形葉蟎。具有較高的發生頻率,容易形成暴發性,尤其是在玉米葉蠟發生期,具有嚴重的危害,單株能夠寄生幾百到幾千隻不等,嚴重時甚至達到上萬隻,導致玉米植株大面積發生枯死,空穗率明顯提高,就算是結實的植株,籽粒大量都較瘦,明顯減產,不但影響產量品質,且危害過的玉米莖葉不能作飼草。

簡介


生長特性

棗樹上紅蜘蛛種類較多,棗糧間作的棗園中的優勢種為截形葉蟎,其寄生廣泛,包括棗樹、棉花、玉米、豆類及多種雜草和蔬菜。國內分佈於河北、北京、河南、遼東、江蘇、廣東、廣西等地。國外分佈於日本、泰國、菲律賓國等。
玉米紅蜘蛛
玉米紅蜘蛛
(1)成蟎雌成蟎深紅色,體兩側有黑斑,橢圓形。
(2)卵越冬卵紅色,非越冬卵淡黃色較少。
(3)幼蟎越冬代幼蟎紅色,非越冬代幼蟎黃色。越冬代若蟎紅色,非越冬代若蟎黃色,體兩側有黑斑。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3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一般在3月初開始孵化,4月初全部孵化完畢,越冬后1~3代主要在地面雜草上繁殖為害,4代以後即同時在棗樹、間作物和雜草上為害,10月中下旬開始進入越冬期。卵主要在棗樹榦皮縫、地面土縫和雜草基部等地越冬,3月初越冬卵孵化后即離開越冬部位,向早春萌發的雜草上轉移為害,初孵化幼蟎在2天內可爬行的最遠距離約為150米,若2天內找不到食物,即可因飢餓而死亡。4月下旬,當棗樹萌發時,地面雜草上的部分棗紅蜘蛛開始向樹上轉移為害棗樹,轉移的主要途徑是沿樹榦向上爬行。棗紅蜘蛛的各個活動狀態均可轉移。

生活史

玉米紅蜘蛛一生經過卵、幼蟎、若蟎和成蟎,若蟎期又分為前期若蟎和後期若蟎,每齡期蛻皮后增羽化為雌性成蟎,雄性蟎則無後期若蟎階段而提前進入成蟲態。玉米紅蜘蛛主要是有性繁殖,而雌成蟎還有不經交配亦能產卵的功能,其後代均為雄性。從幼蟎到成蟎用時7天左右,並很快進入新一輪繁殖,如此一代接一代地繁殖,在無任何抑制因素的情況下,害蟎種群可迅速擴大。

防治方法


農作物防治方法

根據棗紅蜘蛛的生物學習性,可應用農業、物理、和化學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樹皮並集中燒毀,刮皮后在樹榦塗白(石灰水)殺死大部分越冬卵。
(2)農業防治根據棗紅蜘蛛越冬卵孵化規律和孵化后首先在雜草上取食繁殖的習性,早春進行翻地,清除地面雜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間田間沒有雜草,使紅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
(3)物理防治可在棗樹發芽和棗紅蜘蛛即將上樹為害前(約4月下旬),應用無毒不幹粘蟲膠在樹榦中塗一閉合粘膠環,環寬約1厘米,2個月左右再塗一次,即可阻止棗紅蜘蛛向樹上轉移為害,效果可達95%以上。
(4)生物防治田間棗紅蜘蛛的種類很多,據調查主要有中華草蛉、食蟎瓢蟲和捕食蟎類等,其中優以中華草蛉種群數量較多,對棗紅蜘蛛的捕食量較大,保護和增加天敵數量可增強其對棗紅蜘蛛種群的控制作用。
(5)化學防治應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蟎死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5%噠蟎靈乳油2000倍液,1.8%齊蟎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花卉防治方法

在栽培花卉過程中,紅蜘蛛是常見的破壞者,受其害的有月季、米蘭、茉莉、金桔、海棠、桂花、佛手等花。這種蟲子個體很小,不到1毫米,圓形或卵圓形,桔黃色或紅褐色,由於體小不易發現,一旦發現其為害時,往往花卉受害已是比較重了。這種蟲子為害方式是以口器刺入葉片內吮吸汁液,使葉綠素受到破壞,葉片呈現灰黃點或斑塊,葉片桔黃、脫落,甚至落光。
紅蛛蜘繁殖能力很強,最快約5天,就可繁殖一代,此蟲喜歡高溫乾燥環境,因此,在高溫乾旱的氣候條件下,繁殖迅速,為害嚴重。蟲子多群集於花卉葉片背面吐絲結網為害。紅蜘蛛的傳播蔓延除靠自身爬行外,風、雨水及操作攜帶是重要途徑。
防治紅蜘蛛為害,平時應注意觀察,發現葉片顏色異常時,應仔細檢查葉背,個別葉片受害,可摘除蟲葉;較多葉片發生時,應及早噴葯,常用的農藥有克蟎特、三氯殺蟎醇、樂果、花蟲凈、速滅殺丁等。家庭養花可備花卉噴霧器,在400毫升水中,克蟎特或速滅殺丁或花蟲凈可滴入4滴(相當於2000倍藥液),用三氯殺蟎醇或樂果可滴入8滴(相當於1000倍藥液),加藥后搖勻,隨即噴灑,噴葯要求均勻、周到,尤其要注意噴好葉背。噴葯時,最好將盆花移到室外進行,若在室內噴葯,切勿接近食物、用具。每次用畢,把多餘的藥液倒出,用清水把噴霧器洗凈。

農業防治

由於玉米葉蟎具有能夠越冬的習性,因此每年秋收后要適時進行深耕滅茬,將正處于越冬的玉米葉蟎翻到深層土壤;冬春季節可對耕地採取磙壓、耙耱以及冬澆春匯,不僅有利於蓄水保墒,還能夠將正在越冬的玉米葉蟎沖入淤泥中,使其由於窒息而發生死亡;存在於地畔、田埂、溝渠上的雜草要及時清除乾淨,使葉蟎有更少的食料和繁殖場地,從而將蟲源基數降低。如果當地發生比較嚴重的玉米葉蟎,可選擇栽種抗蟎品種,防止玉米與蔬菜、豆類作物進行間作套種,也能夠有效減少種群的數量。田地施用足夠的底肥,合理施肥,最好採取包衣種子。田地進行精細整理,適當進行晚播,且在苗前適時使用化學試劑除草。玉米生長過程中,早間苗、早中耕,確保其能夠茁壯成長。如果條件允許,可在玉米拔節一抽雄初以及抽穗一灌漿期進行1~2次澆水,並大面積採取隔行去雄的方法,將雄穗拔下後放入統一的袋中,採取統一處理,形成良好的田間小氣候。

物理防治

由於玉米葉蟎對藍色、黃色具有趨向性,在葉蟎侵入的農田初期到盛發期,將適量的45cm×27cm大小塗上黃色和藍色的木板或者紙板插置在玉米行間,並包上透明塑料膜后再塗上黃油,對玉米葉蟎進行誘殺。在玉米生長前期,由於葉蟎主要集中危害植株基部的1~5片葉,可在該病發生初期及時將這些葉片剪去,並放在袋內統一處理。

化學防治

適時進行防治,選擇適宜的農藥,且做到及時、均勻噴灑藥物,交替使用不同藥物,特別是葉片背面必須噴灑。對於早播玉米,一般適宜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噴灑藥物,而晚播玉米則可適當延後,一般是在玉米植株下部葉片形成黃白色斑點時立即進行防治,如果為同時殺滅蚜蟲等害蟲,可混合使用殺蟎劑和殺蟲劑。如可選擇使用57%奧美特乳油1500~2000倍液、甲氫噻蟎酮乳油1000~1500倍液、5%輝豐唑蟎酯懸浮劑1000~2000倍液、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99%綠穎100~200倍液和甲氫噻蟎酮乳油1000~1500倍液、1.8%陽帆3000~4000倍液以及1.8%害極滅乳油3000倍液對全株進行噴霧。確保藥液充足,每畝(667m2)用量為23~50克,噴灑要全面,保證上下葉片以及葉背面都噴灑到藥物。

生物防治

1.選育抗蟲品種,增加玉米本身抗性,是應對紅蜘蛛蟲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2.天敵;如:七星瓢蟲和十三星瓢蟲;人工飼養繁殖瓢蟲等方式培養益蟲,根據田間蟲情釋放適當量的蟲,將紅蜘蛛控制在經濟被害允許水平之下。
3.生物試劑;使用茵篙素、苦參鹼、葵。鹼、苦毒素、苦皮藤素等不會傷害天敵的環保型生物試劑。

危害


危害對象

玉米紅蜘蛛主要危害玉米、黍子、豆類、花生、瓜類、向日葵、茄子、苦菜、狗尾草、馬唐作物和雜草若蟎聚集植株葉背刺吸葉片汁液被害處呈現失綠斑點或條斑,嚴重時整個葉片變白乾枯。

危害特點

當成蟎、若蟎聚集在玉米植株葉背處開始吸取葉片汁液,從而能夠在葉背面和正面都看到針尖大小的紅點,且其能夠不斷移動,最終造成整個葉片不斷失綠、變黃、乾枯。同時,在葉片表面上覆蓋有不同大小的絮狀物、網狀物,導致植株的光合作用受到影響,造成玉米出現早衰、倒伏、乾枯,田地病害,嚴重時甚至出現絕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