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

靜以修身

徠所謂“靜以修身”,是一種精神境界。

詞語出處


徠靜以修身
徠靜以修身
靜以修身書法
靜以修身書法
出自《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詞語註釋

“靜"是一種修養,靜不僅可以思考,也可以養性、養心。縱觀歷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是以靜制動!在靜思的過程中,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思考可能會更上一個台階。而對於儉以養德,則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辦法,德行的提高在於對於自身的約束,而“儉”則是對於自身的一種約束,對於德的修養則無疑是有好處的!

現代解讀

北京市西三環中央電視塔下的標誌性建築物上,有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總後勤部政治部丁嘉耕大校書法的:“靜以修身”。

作者簡介


(181年農曆七月二十三——234年農曆八月二十八),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后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讚揚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