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逸仙中學

桂林市逸仙中學

桂林市逸仙中學是桂林的一所高中,創辦於1938年,是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興學儲材”而建的。學校高中部校區位於桂林市區雉山路尚智巷15號,初中部校區位於桂林市民主路9號。學校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抗戰時期,著名作家巴金艾蕪、陳殘雲、甦夫等相繼到校任教。

2013年,學校與桂林市第七中學合併,稱為逸仙中學。逸仙中學高中部與初中部分離,高中部位於原第七中學校區,初中部校區佔地面積約40畝,高中部校區佔地面積約70畝。

截徠止2017年4月,學校高中部佔地面積43500平方米,有30個教學班,1500餘名學生,教職員工129人。

截至 2018年12月,該校初中部校區佔地面積約40畝,高中部校區佔地面積約70畝。截至2017年9月,學校初中部共有教學班28個班,學生1239人,教職工103人。截至2017年4月,學校高中部有30個教學班,1500餘名學生,教職員工129人。

辦學歷史


1938年,廣東旅桂同鄉會據孫中山之旨,在桂林市廣東會館創建逸仙中學(私立)。
1952年,學校改為公立、改名桂林市立第三中學。
1953年,學校改名為桂林市立第一初級中學。
1956年,學校改名為桂林市第二中學。
1981年,經廣西區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原校名——桂林市逸仙中學。1983年起開設勞動技術課,開辦旅遊外語和旅遊服務班。
1985年,學校確立校訓。
2003年11月,學校通過自治區普通高級中學一級學校評估。
2005年10月,學校順利通過新生學籍審核,成為桂林首批通過信息化學籍審核的學校之一。
2006年,學校通過評估考察,成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應用示範學校。
2011年,桂林市人民政府審議通過“桂林市逸仙中學與桂林市第七中學進行資源整合”的決議,將桂林市逸仙中學和桂林市第七中學兩校整合合併,並設立了學校的高中部校區、初中部校區。
2012年5月,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桂林市逸仙中學立項建設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的申請。
2012年7月,自治區教育廳批准逸仙中學立項建設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並要求在2015年底前通過驗收評估。
2015年3月,學校高中部已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正式被授牌為自治區第十九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2016年7月31日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之一
2017年由中國自主招生信息平台聯合學科競賽網發布的《2017全國500強高中之五大學科競賽省一排行榜》中排名第494名(全國四萬多所高中中共有835所學校獲得了省一等獎,能夠獲得省一等獎的學校僅佔全國高 中數量的2%

辦學條件


基礎設施

截止2012年5月31日,學校初中部有1棟綜合大樓、1棟辦公大樓、4棟教學樓、2棟實驗大樓,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12間。學校體育用地6127平方米,分別建有籃、足、排球場以及塑膠跑道,田徑運動場,風雨室內球場。
截止2017年6月19日,學校高中部所有教室裝備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標準示範性各類實驗室、微機室、多功能活動室,擁有標準籃球場、排球場、體育館以及塑膠田徑運動場,所有教室和學生宿舍均安裝空調,同時高中部還有桂林市首批一級心理輔導室、廣西中小學示範性心理輔導室(最高級)。高中部心理諮詢服務中心,擁有十二室一廳一舞台、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心晴驛站。2017年9月,高中部投入使用1200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宿舍綜合樓。

師資力量

截止2017年6月,共有教職員工123人,廣西特級教師2人,廣西自治區基礎教育名師1人、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B、C類人才20人,廣西園丁工程骨幹教師3人,桂林市名師培養對象4人,桂林市學科帶頭人9人,桂林市教學能手23人,高級職稱50人,中級職稱57人,中高級教師占任課教師的比例為82%
新校區(高中部)美景
新校區(高中部)美景

辦學成果


學生成果

• 高考成績
2014年高考,一本上線11人,二本上線135人,姜子寒理工類總分655,獲大桂林市普通高中第一名;2015年,高考一本上線6人,二本上線272人,趙夢穎文史類單科數學148分,排廣西第47名;2016年高考,一本上線19人,二本上線377人,關智鑫同學理工類總分(裸分)605;學校近年一二本人數均超額完成教育局下達的指標。
2017年高考,學校參考人數468人,在二等生3人(無一等生),三等生113人,其餘均為四、五、六等生的生源情況下,一本上線29人(裸分),二本上線426人(不含體育、藝術上線人數)。超額完成教育局一本13人,二本436人的指標。
2018年高考,高考人數478人,在2018屆學生中一等生9人,二等三284人,三等生42人,四、五等生共167人的情況下,一本上線66人,其中600分以上4人,本科上線406人。
• 素質成績
徠科技創新:2016-2017有7件學生作品獲國家實用發明專利。學校共有32人因在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而得到高考加分。2016年學生髮明的《人性化吶喊心理宣洩儀》獲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代表廣西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體育運動:近5年有30多名學生獲國家二級以上運動員稱號。代表桂林參加2014年全國三人制籃球賽,獲廣西賽區冠軍、2015年廣西第1屆區運動會獲季軍,2016年廣西學生運動會男籃第五名。2016年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高中組冠軍。2015年學校馬承釗同學考入北京體育大學;學校唐俊傑同學代表廣西師大男籃打進2017年CUBA全國總決賽;袁程依依獲廣西第13屆區運動會網球比賽女子個人冠軍及年度網球錦標賽女子個人冠軍,2016年代表中國參加2017年澳網青少年組女單打進16強。
社團獲獎:2014年以來參加桂林市校園文化藝術節課本劇、童聲合唱及現場書畫比賽連續四屆獲桂林市一等獎。2015年學校蔣靈芝同學被中央美院錄取。

所獲榮譽

廣西綠色學校廣西衛生優秀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國家教育規劃課題研究優秀實驗單位
自治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科研成果評比活動先進單位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先進集體
廣西科技教育優秀學校廣西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2015年心理科研課題獲國家級科研成果一等獎
廣西中小學發明示範單位廣西青少年發明示範學校廣西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示範學校
全國青少年校園特色足球特色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北京化工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藝術學院後備人才培養基地、生源基地、教育實踐基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風:文明、守紀、求真、奮進
教風:敬業、愛生、嚴謹、創新
學風:勤學、刻苦、深思、好問

學生活動

• 社團活動
學校有國學社、音樂社、美術社、話劇社、攝影社等二十個學生社團組織。社團節日包括文化節、體育界炎夏祭。
• 國際交流
學校與紐西蘭玫瑰山學院結為“姐妹學校”;三次組織學生赴馬來西亞參加“全球華人英語辯論賽”;組織師生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玫瑰山學院交流學習,選派優秀英語教師赴美國進修;2015年學校2名學生作為交換生到美國就讀高中。

學校領導


校長:蔣向東
黨總支書記:蔣向東
副校長:黃凱
校長助理:邱家譜,熊宗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