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內逍遙

坪內逍遙

坪內逍遙,日本戲劇家,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將近半個世紀在日本文壇占重要地位。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1886寫了日本近代第一部近代文學評論《小說精髓》,批判近代小說結構鬆散,人物特性不明顯,後來翻譯了莎士比亞的作品,同時寫了9部長篇小說和許多支持議會民主的政治寓言,1891年創辦並主編文藝雜誌《早稻田文學》,他又是新戲劇運動的創始人,把易卜生和蕭伯納的作品介紹到日本。並為日本作家寫新戲劇開闢了途徑。

小說理論


坪內逍遙
坪內逍遙
坪內逍遙(1859~1935),日本小說家、戲劇家、文學評論家。原名坪內雄藏。出生於美濃國岐阜。父親坪內平之進,曾任地方官,后辭任歸田,住名古屋郊外。他從父親那裡學到了漢學。受到母親的影響,十一歲左右在租書的小店大量閱讀讀本、草雙紙之類的江戶戲作、俳諧。喜愛龍澤馬琴。
坪內逍遙初在私塾讀中國古籍,繼入外語學校學英語。卒業於東京大學文學本科,傾心於英國文學,譯過沃爾特·司各特等人的作品。1883年得文學學士學位,曾任東京專門學校(即後來的早稻田大學)講師。
所著《小說神髓》於1885年出版,其中否定江戶時代勸善懲惡的物語故事,主張小說應描寫人情世態,並以寫人情為主,著重心理的觀察與持客觀的態度,是日本現代文學中一部重要理論著作。他為實踐自己的主張而創作的長篇小說《當世書生氣質》,用寫實主義手法,寫當代學生生活,成為明治時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其後陸續發表小說和翻譯英國文學作品,並致力於文學評論工作。曾就理想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問題與森鷗外展開辯論,成為明治文壇最初的一場大論爭。

個人經歷


1883年從東京大學文學部政治課畢業后,成為文學學士。在學校期間大量學習西方文學,1880年翻譯沃爾特·司各特的《特里亞明的婚禮》為《春風情話》發表。後來成為早稻田大學的前身——東京專門學校的講師。1884年將沃爾特·斯科特的《湖上美人》翻譯為《泰西活劇·春窗綺話》、將莎士比亞的《朱利尤斯·凱撒》翻譯成《該撒奇談·自由太刀餘波銳鋒》,並分別出版。
1885年他在長篇文藝論文《小說神髓》中提倡新的寫實主義文學,主張“小說的主腦在表達人情和世態風俗”,又說“小說的主要特徵在於傳奇性,在於對社會風俗的描寫,對人生事件的展開。”是日本第一部重要的近代文學評論集,小說(novel)一詞在日本普遍使用,乃自坪內逍遙提倡開始,“長篇小說”(novel)、“短篇小說”(short story)、“社會小說”、“私小說”(self-novel)、“政治小說”、“問題小說”等小說名詞常見於日本報章,並由周作人傳入中國,影響中國政治小說之發展。
然而,後來人二葉亭四迷在《小說總論·浮雲》里對坪內逍遙自身因為沒有完全擺脫戲劇文學的影響而導致其近代文學觀不全面的缺陷進行了批評。
1889年接受德富蘇峰的委託,執筆《細君》刊載在《國民之友》上。《細君》發表后,他不再創作小說。1890年開始著手真正的研究莎士比亞和近松門左衛門,致力於戲劇文學和演劇運動。並且創作戲曲、為演劇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寫出了新歌舞伎劇目《桐一葉》(1894)、《夏日狂亂》、《放牧者》、《子規鳥孤城落月》、 《 坪內逍遙手跡》(1897)、《新曲浦島》(1904)、《留別新月夜》(1917)、《義時的最後》(1918)等著名戲劇作品等。
1906年與島村抱月等人開設“文藝協會”,創辦露天劇場,成為新劇運動的先驅。次年創刊《早稻田文學》雜誌,發表《美辭論稿》,指導學生演劇活動,加入江戶時代大戲劇家近松研究會。
1909年譯完《莎士比亞全集》40卷。后以20餘年時間完成第二次新譯,成為聞名世界的莎士比亞學者。在此期間陸續創作。
1928年,早稻田大學在坪內逍遙在70壽辰之際為紀念他將莎士比亞全集翻譯完成的功績,建立了演劇博物館。
晚年在移居到熱海市的雙柿舍,度過了自己的餘生。據說河竹俊繁等人曾對他進行過拜訪。

家人


妻子是離東京大學很近的根津游廊八大幡樓的娼妓花紫。與當時還是學生的逍遙有數年的交往之後,1886年結婚。松本清張以這個故事為題材寫出了《文豪》。兩人沒有孩子,逍遙過繼了兄長七歲的孩子士行。後來因為士行在女人上有一些問題斷絕了關係。後來收養了攝影師、能笛家鹿塢清兵衛的六歲的長女作為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