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飛

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

王一飛(1898—1928),1898年11月17日生於浙江省上虞縣豐惠鎮;王一飛,1898年生,浙江上虞人。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被派往蘇聯,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莫支部負責人。1924年6月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少共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7月,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1928年1月,中共湖南省委機關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破壞,王一飛被捕入獄。18日,他於長沙教育會坪英勇就義,年僅29歲。

人物簡介


王一飛,浙江省上虞人,1898年11月17日出生於一個貧苦的知識分子家庭。1910年,從上虞縣立第一高級小學畢業后,他渴望繼續升學,囿於家庭貧寒,因而選擇可免交學費和膳宿費的紹興山會初級師範學堂就讀。畢業后,當了幾年小學教師,對社會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王一飛對軍閥、官僚的腐敗統治深感不滿,立志改革現狀。1920年,他孤身一人奔赴上海,尋求實現理想之路。同年秋,經同鄉胡愈之介紹進入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習,11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被派往莫斯科學習。
在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班學習期間,他主要學習了“辯證唯物論”、“政治經濟學”、“西方革命運動史”、“俄國共產黨歷史”、“共產黨黨綱黨章”等課程。因俄語成績優異,王一飛還擔任了“政治經濟學”、“俄國共產黨歷史”兩門課程的俄語翻譯。後來,中共黨組織又安排他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1922年,王一飛由社會主義青年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此時,在中共旅莫支部的領導下,中國班建立了青年團旅莫支部,由王一飛、任弼時、華林3人輪流負責。1924年6月,王一飛受社會主義青年團旅莫支部委託,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產國際(少共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7月,王一飛又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並擔任中共正式代表的翻譯。同年他還出席了國際革命互濟會第一次代表大會。
在東方大學這座革命熔爐里,王一飛的革命活動能力和馬列主義理論素養提高很快。1924年春,他在莫斯科翻譯完成的《共產國際黨綱草案》一書,作為新青年社叢書之一在上海出版。回國后,他又翻譯了蘇聯郭范侖科所著的《新社會觀》一書,署名王伊維,由瞿秋白校正後出版。這本著作系統闡述了馬列主義關於社會發展一般規律,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詳細介紹蘇聯實行新經濟政策以及蘇維埃政權的情況。這本書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曾先後由漢口、廣州和上海等地的進步書店多次再版發行。1927年初,王一飛受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委託,翻譯了《俄國共產黨歷史》(蘇聯季諾維也夫著)一書,這本著作對中共早期黨員了解俄共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和發展起了主要作用。
1925年初夏,根據黨的指示,王一飛返回祖國,到中共中央軍委工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早期革命鬥爭中大顯身手。
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旨在推翻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在北伐戰爭期間,王一飛不辭勞苦奔走於上海、長沙、漢口之間,聯絡南方各地軍隊中擔任政治工作的共產黨員,為接應國民革命軍北上長江流域作了大量的工作。同年9月,當北伐軍進入江西戰場與孫傳芳部作戰最緊張的時刻,他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軍事特派員的身份赴江西前線視察,加強與蘇聯總顧問加侖將軍的聯繫。在視察途中,他還儘可能地把地方上的舊軍隊爭取到革命方面來,以便孤立孫傳芳;注意加強國民革命軍的政治工作,特別是加強國民革命軍各軍領導人的團結協作,力勸蔣介石與唐生智放棄個人成見,合力對付孫傳芳。這期間,王一飛多次向中共中央詳細彙報情況,如實反映江西戰場敵我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狀況,就北伐軍繼續進軍的方針和部署,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同時,他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指出了在革命高潮時所出現的背離革命的種種跡象,批評了某些做政治工作的共產黨員沒有站在工農大眾一邊的錯誤。
1927年春,王一飛從漢口返回上海。經周恩來的推薦,王一飛參加準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軍事工作,並主管上海區委的宣傳工作。在起義前夕,王一飛按照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的指令,代表武裝起義總指揮部,同中共南市區委書記張永和,對南市區工人武裝起義作了周密的布置。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打響了。南市區1000名工人糾察隊員按原定計劃在老西門一帶集合,繼而他們手持杠棒榔頭,進攻大東門的淞滬警察廳。駐守的警察大隊見勢不妙,舉起白旗投降。警察大隊繳械后,每個糾察隊員都得到一支槍,聲威大振。接著,工人糾察隊乘勝攻打高昌廟兵工廠,駐守該廠的一個連的敵軍被迫繳械。至此,南市區工人起義首先取得了勝利。英勇的上海工人佔領上海后,立即成立了上海市特別臨時政府。在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中,王一飛和大家一道分享著勝利的歡樂。
不料,國民黨反動派向革命群眾舉起了屠刀。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上海又處於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之下。危難之際,王一飛協助周恩來主抓黨的軍事工作。4、5月間,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王一飛(未出席)當選為中央委員。之後,王一飛隨同中共中央機關從上海來到了武漢,繼續開展領導全國革命的工作。
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公開叛變革命,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王一飛以中央軍委代表的身份參加了這次會議。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會後,大多數中央委員分赴南方各省領導秋收起義。王一飛被派往鄂北指導秋收暴動的準備工作。他深入基層,了解具體情況,根據實際修正暴動計劃。後來,由於當地條件不成熟,此次暴動未能實現,但以王一飛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員在鄂北播撒了革命的種子,擴大了黨的影響,為後來鄂北革命鬥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27年10月初,中共中央派羅亦農、王一飛赴湖南長沙,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同時任命王一飛為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時值馬日事變后不久,湖南的革命形勢處於低潮。三湘四水血雨腥風,白色恐怖籠罩湖南。為了重新喚起兩湖地區的革命生氣,10月底,中共中央致函兩湖省委,指出從發生於寧漢的新軍閥戰爭看,有第二次發動工農群眾舉行暴動以奪取政權的可能,以王一飛為首的中共湖南省委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提出了“變新軍閥戰爭為革命戰爭”的口號,要求湖南農村各地發展游擊戰爭,盡量破壞敵人的軍隊,奪取敵人的槍支。
11月中旬,中共中央再次致函兩湖省委,要求兩湖省委發動暴動,並發展成為總暴動。27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羅亦農又寫信給王一飛,重申這一精神。於是,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決定舉行長沙暴動,由王一飛擔任總指揮。
12月10日晚7時,長沙“灰日暴動”的槍聲打響了。然而由於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暴動未能成功。
“灰日暴動”失敗后,白色恐怖再次籠罩長沙城。湖南反動當局宣布:“長沙全城自12月31日到1月2日特別戒嚴三天”,並指使湖南省國民黨黨校的反動分子大肆搜捕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連日進行挨戶搜查,一百多名革命者被捕。1928年1月上旬,由於叛徒告密,中共湖南省委及長沙市委多處機關被國民黨特務破壞,1月11日,王一飛、李子驥、塗正楚等省委領導同志在召開秘密會議時一道被捕。
王一飛被捕后,中共湖南省委曾派人去探監。探監同志見他寒冬臘月穿的衣服很單薄,就對他說:“下次我們給你送棉被和衣服來。”王一飛當即回答:“由於黨內出了叛徒,事情將會很快了結,為保存更多的革命同志,保護地下省委機關,不宜再派人前來探監或送禦寒衣物。”這是一個革命者的襟懷的坦露。他在獄中生死相系的時刻,關心的仍是黨的利益和同志的安全。經受了一周的鐵窗刑獄的折磨,1月18日,王一飛在“中國共產黨萬歲!”“工農暴動萬歲”的口號聲中血染長沙教育會坪。
生為人傑死為烈,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王一飛的。1945年黨的“七大”為王一飛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了他的不朽業績。他的革命精神,將在家鄉人民中得到延續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