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忠

水墨畫家張志忠

著名水墨畫畫家,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教授(1945.5—)署名張志中,河北人。擅長水墨畫。196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教授,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人物簡介


光影墨荷
光影墨荷
張志忠署名張志中,1945年出生於河北束鹿,1966年畢業於中 央美術學院附中,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一級美術師,作品入選第六、八、九屆全國美展和許多大型的國際交流展覽,出版有《張志中畫集》等。張志中自幼受親友影響,十分注重文化修養,由此而使他的美術創作總是帶有探索性。
紙墨水鄉
紙墨水鄉
黃河水墨
黃河水墨

個人履歷


• 張志中藝術簡歷
• 1945年生於河北 水墨雙馬
• 1966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附中畢業
• 1980年 北京中國美術館 第二屆“星星美展”參展
• 1982年 北京 當代美術館 三人聯展
• 1984年 北京 中國美術館 第六屆全國美展 參展作品為北京市美協收藏
• 1986年 日本 靜岡美術館“中國百景展”參展
• 1986年 美國 西雅圖DAVIDSON畫廊“現代中國畫展”
• 1986年 獲文化部中國美協第二屆全國連環畫二等獎
• 1987年 美國 波特蘭等城市個展
• 1988年 美國 西雅圖DAVIDSON畫廊個展
• 1989年 比利時 布魯塞爾ZINZEN 畫廊 個展 比利時 皇家學院講學出版由比利時國家銀行贊助畫集《張志中。安東尼奧》
• 1991年 韓國WALKER HILL 美術館 中國畫家聯展作品為該美術館收藏
• 1992年 美國 北卡州弗曼大學 個展
• 1992年 新加坡 南洋藝術學院 個展 並出版《張志中現代水墨》畫集
• 1995年 韓國 中。日.韓美術節參展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 赴美交流展
• 1995年 北京 作品參加世界婦女大會活動並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收藏
• 1996年 葡萄牙 波爾圖市政廳 中國文化周活動 三人聯展
• 1996年 北京 中國美術館“中國當代水墨現狀展”參展
• 1997年 葡萄牙 米尼奧大學 應邀訪問講學及畫展
• 1997年 美國 舊金山“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參展
• 1998年 北京 中國歷史博物館 上海 上海市圖書館 廣州 廣州市展覽館 光明日報主辦“紀念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二十周年”巡展參展
• 1999年 北京 出版《張志中畫集》
• 1999年 北京 中國美術館“中國畫人物肖像展”參展 藍彩荷
• 1999年 廣州 廣州美術館“第九屆全國美展”參展
• 2000年 蘇州 吳門藝苑 個展
• 2000年 北京 全國山水畫展 澳門回歸展 特邀參展
• 2001年 北京 首屆全國名家扇畫展 青島2001全國中國畫展 特邀參展新加坡“藝術之家”畫廊個展 韓國 首爾。韓國國家美術館 中。日.韓“水墨之香。水墨之藝----21世紀筆。墨.紙水墨展”參展
• 2002年 德國美因茨大學講學 展覽 出版“張志中”畫集
• 2003年 大連 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參展 獲優秀獎
• 2004年 上海 上海美術館 中。日.韓。朝四國畫家聯合展覽
• 2005年 寧波 寧波美術館 開館特邀作品參展
• 2006年 宜興 徐悲鴻美術館個展
• 2007年 北京 故宮博物院八十周年展參展 作品故宮博物院收藏
• 2008年 北京 貴賓樓《奧林匹克之窗》張志中水墨京劇人物展
• 北京 世紀壇 文化部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主辦 捐贈四川地震畫展 捐贈作品多幅
• 2010年 台北 國父紀念館 《祈禱》作為抗戰巨幅史詩繪畫《浩氣長流》一部參展
• 2011年 北京 張志中新作辛卯中秋展
•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語言文化大學一級美術師,作品多次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江蘇畫刊》.《新觀察》.《文藝報》.《中華兒女》.《中國美術報》.《中國當代美術圖鑑》.《藝術潮流》等書刊發表
• 水墨京劇 穆貴英 水墨京劇 霸王別姬 水墨京劇 貴妃醉酒 水墨京劇 穆貴英掛帥

創作風格


彼岸 低語系列
彼岸 低語系列
莊子 美國當代中國藝術展_張志中1986年作品
莊子 美國當代中國藝術展_張志中1986年作品
彼岸 人馬系列
彼岸 人馬系列
夢荷
夢荷
80年代初,他即開始了對水墨語言現代化與個性化的探索,至今不輳他大膽地借用書法與版畫中的拓印手法,佐之以中國畫固有的骨法用筆,始而花鳥,繼而人物,進而山水,創造了頗具個性而又完整的藝術語言。他的花鳥畫,近乎宋人繪畫,著色典雅,但構圖是現代的;他的人物畫以人體為主,在西方寫實繪畫的基礎上,著意於人體的動感;他的山水畫則多有元人繪畫的氣象,蒼茫渾厚。張志中總是在探索,但他的探索總是理性的,沒有盲從,也沒有動搖,而是踏踏實實地向前走,很少走彎路,而成為實力派畫家中的一名幹將。

人物評價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張志忠的作品中,常常具有一種屬於畫家所獨有的藝術魅力和精
雁盪_水墨風景_張志中2010
雁盪_水墨風景_張志中2010
低語嘶鳴 人馬系列 張志中1996
低語嘶鳴 人馬系列 張志中1996
神世界,一份蘊涵在畫面深處的作者對於所要表現的客觀對象的深摯感情。看來,畫家所追求的,已經不只是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技法和筆觸,而且也包含了一種如同我國古代美術家所倡導的“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居下”的深刻哲理。我注意到,他的所有的佳作常常是在刻意追求一種神韻和意象的內在的美。同樣的荷花,或在風中,或在雨下,或值清秋,或遭霜摧,或斑彩絢爛,或凋零蕭瑟,卻都能給人帶來一種各具韻味和風骨的藝術感受。 ——馮牧
張志忠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畫家。他攻書法、詩詞,攻儒道、武林、中醫,都是為了尋找中華民族的魂魄。這些傳統在他心中洶湧澎湃,再糅進版畫的方法和效果,大大增強了志忠作品的魅力。別人的看法我不知道,反正我讀了他的畫鼻子尖上直出汗,一陣激動的涼風抽得脊背起雞皮疙瘩,正如聽了大師的音樂作品時,產生一種夠不著、撓不到癢處的激動一樣。——韓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