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區惠民街道

重慶市轄街道

惠民街道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巴南區東北部,距重慶市中心20公里,距巴南區政府30公里。轄區分別與二聖鎮天星寺鎮南泉街道、南岸茶園新區毗鄰。全街道幅員面積63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數27363人。

歷史沿革


惠民鎮駐地惠民場,原名毛家鋪,據傳,有毛姓在此交通要道上開設店鋪,故名。大約在清初逐漸形成集市,名為毛家場。據乾隆《巴縣誌》載:“節里毛家場,四甲,離城(重慶)六十里,四七十期。”后取“惠及萬民”之意,故改稱惠民場。1911年至1929年,先後名惠民場、惠民里。1930年6月設惠民鄉。1935年稱惠民聯保。1940年與永興聯保合併為惠永鄉。1941年兩鄉分設,恢復原惠民鄉。解放后1952年10月划轄區建回龍鄉。1954年4才裁回龍鄉併入。1958年建惠民公社。1959年2月改稱惠民管理區,1960年12月復稱惠民公社。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曾改名團結公社,1969年複名惠民公社。1982年稱惠民鄉。1993年12月,惠民鄉、東永鄉合併建立惠民鎮。

地理環境


惠民鎮位於巴南區北部,距區政府所在地魚洞38公里,轄區東與二聖鎮接壤,南臨天星寺、南彭鎮,西與南泉鎮相連,北與南岸區長生橋、迎龍鎮毗鄰。惠民地處丘陵地帶,地理條件優越,南東公路橫貫境域,全鎮有行動電話3000多部,13個村1375戶裝有程式控制電話,交通、通訊便捷。惠民街道系重慶市主城區,已納入重慶東部新城組團。繞城高速公路、南東公路穿越境內,迎龍湖水庫開發建設、500KV變電站建設落戶於此。

經濟


惠民的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水、電、氣充足,土地和勞動力資源豐富。耕地面積22322畝,其中田17951畝,土4371畝,人口出生率9‰,人口自然增長率-1‰。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4682萬元,比上年增加22.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448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71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524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3萬元,鄉鎮企業25個,工業產值12317萬元,同比增長499.4%,銷售收入16200萬元,增106.1%,上交稅金502萬元,實現利潤209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997萬元,糧食總產量17433噸,蔬菜產量11070噸,水果產量1371噸,魚產量2359噸,生豬出欄數34676頭,完成財政收入1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52萬元。全鎮中學2所,教職工62人,在校中學生98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衛生院1所,衛生技術人員31人。全鎮公路里程92.4公里。

經濟狀況

惠民鎮面積63.21平方公里,2002年有耕地面積31326畝。轄沙井、小春、上壩、梨子、沙崗、古時、輔仁、玉皇、力壩、龍鳳、勝天、顯林、雙建、七星、前進15個行政村和惠民社區居委會及133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7475人,其中農業人口26187人,農業總產值6682萬元(其中多經產值5781萬元),工業企業總產值318萬元,糧食總產量23476噸,生豬出欄34400頭,魚產量1457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497元。
該鎮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發展較好,現有重慶市渝惠建築工程公司、重慶華運機械廠等企業14個,工業產值1583萬元,銷售收入1567萬元,上交稅金101萬元,實現利潤22萬元。有農業企業6個,其中鎮屬重慶市玉皇花椒發展有限公司被重慶市命名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該公司生產的“玉皇鳳仙”牌花椒是惠民的特色和亮點,以其品質優良、香味濃郁、麻味純正深受消費者青睞。目前惠民鎮採用“公司+基地+農戶”、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生產經營模式已見成效,其優質花椒基地已達10000餘畝,產量達到300噸,產值375萬元。以種植、加工“百千層”等香料為主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慶瑞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香料加工廠,已入駐惠民鎮,其“茶樹油”系列產品進入市場受到好評。

發展優勢

惠民鎮是重慶市區的近郊鎮,位處城鄉紐帶結合部,地理位置、土地資源、水利、電力、交通及人力資源等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為發展鎮的經濟提供了非常優越的條件。惠民鎮又是一個典型的城郊型農業大鎮,1994年即達到了市級科技示範鎮標準,被重慶市命名為“農業科普示範鎮”,科技的發展為惠民注入了活力。近年來,黨政一班人以“一流精神、一流作風、創一流佳績”為座佑銘,帶領全鎮人民以“建場鎮、調結構、引企業”為主攻方向,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種植業、養殖業得以迅速發展,並初具一定規模,成為全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典範。現有“九葉青”優質花椒種植與產品加工開發、規範化高產葡萄園、優質水果種植開發、名優水產養殖、香料(百千層)種植與產品開發、美國王鴿養殖、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名貴花卉園、名優茶種植開發與良種母本園等9個農業產業化示範項目。力爭達到農業種養殖與休閑觀光農業有效結合,種植業與退耕還林相結合,充分發揮生態效益。

社會


街道目標

街道黨政班子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區關於促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決策要求,堅持“一三五”發展戰略:“一”即一個目標建設生態宜居惠民;“三”即圍繞三條主線重點突破:做強特色農業、發展環保工業、打造休閑旅遊業;“五”即抓住五個重點區域發展:南(泉)東(泉)路沿線、惠(民)南(彭)路沿線、迎龍湖周邊、明月山脈、場鎮規劃區。

基礎設施

惠民鎮集鎮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日趨完善,2002年,城鎮建設資金總投入670萬元,完成環城公路硬化6000平方米,安裝人行道路板1200平方米,栽植綠化行道樹300株,建商住樓房10000平方米,其中完成中小學校教學樓危改工程1300平方米,教師安居工程800平方米,已建城區面積0.50平方公里,場鎮面貌煥然一新,初具小城鎮規模。

人口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惠民街道常住人口為182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