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漢

徐江漢

人物簡介


徐江漢 徐江漢,湖北襄陽人。1927 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中任職,1931 年12 月參加寧都起義,加入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到紅軍學校第五期上干軍事班學習。1934 年8 月間,調任閩贛軍區參謀長。此人十分驕橫、奸滑,軍閥作風嚴重,看不慣當時農工出身缺乏戰鬥經驗的省一級領導人,也瞧不起工農群眾。徐江漢和宋清泉、彭祜三人牢牢地控制著軍區的大權。紅軍主力長征后,他們繼續奉行“左”傾軍事路線,面臨強敵的猛烈攻擊,仍命令部隊“備足糧食,堅守城池”,與優勢敵軍打硬仗,拼消耗。因此,閩贛蘇區損失慘重。1935 年3 月,閩贛省接到了中央分局最後一個電報指示,指示上說:閩贛省要獨立自主地堅持鬥爭,哪怕十年,十五年,如果萬一不行,可前往閩南,與陶鑄領導的閩南特委會合。結果閩贛軍區部隊向閩中游擊時,在紫山被包圍。徐江漢與宋清泉、彭祜合謀投敵叛變。據彭祜叛變后在福州反省院關押“感化”期間寫的自首反共文章《誤入歧途與悔禍來歸》一文交代: “初我等三人(按:即指彭、宋、徐三人)均未正式會議過……亦系暗合;蓋均有是種衷曲,互相心知,不謀而同;不過中以宋往返於我與徐之間,因彼在司令部與徐同屬一處;迄至五月初旬,軍次際上,入夜因宋至偽第二營與該營長、政委(按:營長吳仁金、政委王為生均於此次事變中叛變)相談,出言不慎,為偽保衛局偵探偷聽而迅報於偽保衛局,此時政治部之某特務員又適在保衛局,因與宋有同鄉關係,竊聽偵探之報告后,知宋有危險,又飛告於宋,於是我等三人,方正式密議,宋、徐先將偽第二營拖出,我負責偽第一營。從起事日起,至完全拖出止,前後共約五天。與在仙游擊第四行政督察公署接頭,全團員兵五百餘名,概歸中央。”實際投降的有630多人,是在5月11日被國軍第9師包圍繳械的。閩贛省委書記鍾循仁、省蘇主席楊道明均未叛變,楊道明突圍后在永泰當了和尚,鍾循仁下落不明。徐江漢叛投后被國民黨當局關在福建反省院“感化”三年,1937 年8 月被釋。1938 年前往延安,12 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歷任抗大教員、大隊長、步兵科主任、東北鐵路吉林站軍代表。解放后先後在天津、北京鐵路分局任車務段長、車務處副處長等,后查清叛變投敵歷史后,被安排到天津車務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