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楊無咎的結果 展開

楊無咎

明末清初學者

楊無咎(jiù)(1634—1712或1636-1724)名一作元咎,字震百,一作震伯,號宜亭,一作易亭,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末清初學者。楊廷樞子。以父明末殉難,閉門隱居,與徐枋、朱用純友善,時稱吳中三高士,有《小宛集》。

生平簡介


楊無咎像
楊無咎像
楊無咎(jiù)(1634—1712或1636-1724)字震百,一作震伯,號易亭,江南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思宗崇禎九年,卒於清世宗雍正二年,年八十九歲。(三續疑年錄作生於明崇禎七年,卒於清康熙五十一年,年七十九歲。此從清史列傳父廷樞殉難時年十二推得其生年,卒時年八十九歲推得其卒年)幼穎慧,覃思經學,多前人所未發,工書鼓琴。父楊廷樞,明末殉難。無咎痛未從死,自父殉難后不復鼓琴,杜門隱居七十餘年,與徐枋、朱用純友善。三人皆以先人死於忠,益用名節相砥礪,時稱“吳中三高士”。
與徐枋交最厚,所謂“惟予與君交,兩世敦孔李”。徐枋長子孟然、三子文止皆師於無咎。徐枋臨歿,招無咎至,命五歲孫出拜曰:“此亡兒文止遺腹子也。兒向辱先生教,不幸早卒。今余且死,念非先生無可託者,願以此累先生。”其為枋信重如此。

著述名錄


無咎著有《譚經錄》、《三易卦點陣圖說》及《小宛集》,又有《示后》、《管窺諸錄》,《論世》、《唐風諸選》,(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相關文獻


楊無咎石刻像
楊無咎石刻像
蘇州楊忠文公廷樞,順治元年殉節於里第,事載府志。有血袍一件,忠文之子易亭先生名無 咎者謹藏於家,珍同球璧。易亭生文叔先生繩武,文叔生石埭教諭慶孫,教諭十二三歲時,曾受業於先外祖華嶰山先生。其時易亭尚在,年八十餘矣。外祖既設帳於其家,擬請忠文公血袍一見,久之而未允也。一日忽命家人入書房請外祖,遂衣冠而進,見易亭服斬衰上香,三奠酒,三奠畢,俯伏大哭,命啟箱,取袍出,復大哭,然後呈示,外祖亦拜而觀之。是紅袍有綉補,俱變黃色,刀痕血跡宛然。外祖亦不覺失聲,趨而出。蓋外祖之祖曙生公,故為忠文弟子也。后外祖謂人曰:“易亭真孝子,吾早知如此,何忍觀之,以傷孝子之心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