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

漢語成語

青梅竹馬,拼音qīng méi zhú mǎ,一個漢語成語,成語語出李白《長干行》之一:“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解釋是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與“總角之交”相對。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出處


“青梅竹馬”原典出自唐·李白《長干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典故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詩《長干行》描寫一位女子,思夫心切,願從住地長干(今南京中華門外)跋涉數百里遠路,到長風沙迎接丈夫。詩的開頭回憶他們從小在一起親昵的嬉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後來,用“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來表明天真、純潔的感情長遠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變。後人以青梅竹馬稱呼自幼一直陪伴長大的男女,尤其指之後長大后戀愛或結婚的人,至於從小相伴一起長大的同性朋友則稱為“總角之交”。

解釋


1.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遊戲的樣子。語出唐李白《長干行》之一:“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后以“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之間兩小無猜的情狀。歐陽予倩《孔雀東南飛》第四場:“我與你自幼本相愛,青梅竹馬兩無猜。”魏巍《東方》第一部第九章:“那少年時的青梅竹馬在他的心靈里留下了多少難忘的記憶呵!”
2. 借指自幼親密玩耍且陪伴長大的青年男女。古華《芙蓉鎮》第一章:“一對青梅竹馬,面對面地站在一塊岩坂上。”

詞語辨析


使用: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青梅竹馬
青梅竹馬
近義詞:兩小無猜、親密無間
反義詞:素昧平生
燈謎:青梅竹馬(打三字口語一)謎底:小朋友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示例
李白《長干行》之一:“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