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蘊華

美術師

周蘊華,號紅石,自幼酷愛繪畫,刻苦堅持自學,他的傳略被“中國美術年鑒”等數十家辭書收錄。

人物經歷


周蘊華
周蘊華
周蘊華,號紅石。出生宜興市官林鎮(1935.12.11-)自幼酷愛繪畫,刻苦堅持自學。1954年畢業於江蘇省洛社師範。同年由國家統一分配在金壇縣下新河中心小學任教師、教導主任。
1955年報考中央美院華東分院。因生病未錄取。1955年調往金壇金山區文化站負責工作8個月。1956年4月調往金壇縣文化館負責群眾美術工作。同年到江蘇省文化幹部學校調干學習半年。1958年進江蘇省文化藝術學校美術班,從師亞明,沈鵬等老師學藝(調干學習)。1956年選為金壇縣美協常務理事。1980年3月5日批准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同年10月參加中國美協江蘇分會。1980年6月。應日本國日中文化剪紙協會邀請,參加該協會。1980年4月參加江蘇省第四次文學藝術代表大會和第二屆江蘇美術家代表會(正式代表)。1982年加入家省屬科普美術家協會。1984年11月應邀參加常熟市紀念元代大畫家黃公望逝世六百三十周年學術活動。1985年9月21日應邀參加傅抱石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學術活動。1985年10月應邀參加呂鳳子先生誕生一百周年紀念活動。1984年選為金壇縣美協理事常州市文聯委員。1986年任金壇縣文聯副主席,同時調至文聯工作和搞專業創作。1988年7月調至常州市劉海粟美術館工作,任副館長一職。
1981年11月《中國美術家人名詞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收入本人條目:“周蘊華,1935年生,又名紅石,江蘇宜興人,擅國畫刻紙,江蘇金壇縣文化館”。
1987年被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美術辭書《美術辭林》中國現代美術家卷中。1987年被編入無錫名人辭典。1988年被編入中國美術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1988年被編入《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1989年被評為國家高級美術師,1993年被選為中國剪紙協會常務理事。

主要成就


周蘊華和周冰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江蘇省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常州博物館等捐贈作品六百多件為他們收藏,充分顯示他們在藝術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對社會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的傳略被“中國美術年鑒”等數十家辭書收錄。
周蘊華的創作
自1955年至今,從事群眾美術事業和美術創作長達56年。創作以山水為主,尤擅畫雲,所作筆墨奔放,意境靈動,氣勢磅礴,富有強烈的時代感。1980年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從1977年中國畫“風雪為鄰雲作伴”,剪紙“江南抗日之春(組畫8幅)”參加全國美展以來,有二百餘件作品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或被多家報刊發表。多件中國畫和剪紙作品為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收藏。中央電視台、江蘇電視台等多次拍攝其專題片播放介紹,周蘊華和周冰帶領全家前後共創作了剪紙近千品種、數萬件作品,並出版《江南一枝花》、《憶江南》、《延陵刻痕》、《江南剪影》、《陽羨剪影》和《紫禁神韻》、《2000年江南剪影筆記本》、《春風得意馬蹄急》剪紙周曆等剪紙作品集。從2002年起,周蘊華家庭剪紙展到馬來西亞、日本、法國等舉辦展覽和講學。周蘊華的剪紙作品多次榮獲全國展金獎。2009—2010年又以中國上海世博會中各國的場館為題材創作了數十件剪紙作品。